典蕴文化网>故事>王老汉分家产

王老汉分家产

收录日期:2025-11-21 04:56:53  热度:9℃

年过半百的王忠老汉,老伴早年去世,留下一儿一女,儿叫兴达,女叫兴梅,他含辛茹苦养大,分别成了家。

儿女成家后,王忠独自生活,虽然还有五年才满花甲,却得了冠心病和糖尿病,每天被病魔缠绕,不知自已还有多少时日,他决定及早把家产分给儿女算了。

一天,他请了亲友,把儿女找来,商量财产分配的事。他说我的现有财产,就是两样,一是祖宗留下的传家宝,是一个上了锁而比较沉重的小木盒子,一直也没打开看过,里面装的肯定是古董,几代人了,应当说是很值钱的东西;二是现居住的60平米的小套二房屋,儿女两个各分一样,要古董的就不要房,要房的就不要古董。

儿子兴达自幼好强自私,歪心眼多,抡先说,我自己有房,条件比兴梅好一些,我就吃点亏要古董算了,其实他想的是几代人留下的古董肯定比房子值钱,心里早有打算。

老实的女儿兴梅,听她哥这样说,马上表示同意,说他现在住房是租的,哥哥照顾她,谢谢他。

王忠老汉说,你们兄妹没有意见,我很高兴,我现在身体不好,挣不到钱,你们兄妹得给我一点抚养费,当着亲友的面,写个赡养协议。

‘这没问题,是应该的!儿女异口同声地说。亲友建议,他们兄妹每月各给父亲赡养费300元。古董和房屋都要他过世后,才分别给他们,他们也表示没意见。

于是写了赡养协议,在场的亲友作为见证人,他们和亲友都签了字。

王忠老汉原以为儿子会同妹妹争房屋,没想到这样顺利就把家分了,把赡养协议签了,心里像一块石头落地——踏实了。

儿子兴达分得了古董,回到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对媳妇说,我们要发大财了!翠花忙问发什么大财?他说,电视里有些古董评价值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我们分到古董了,当然就要发大财了!媳妇翠花连连夸他分强了。

开初几个月,兴达每月都比兴梅先把赡养费送到父亲的手里。

后来,翠花听说华侨城的别墅修得好,二百多万可以买一套,心想要是把那古董卖了拿去买一套多好。兴达听媳妇这样说,觉得是个好主意,他一定要想办法提前把古董拿到手。脑壳里便开始画盒子,当月他给父亲送赡养费多送了三百元去,明给父亲说把古董先给他,以后每个月都多给赡养费。

常言知子莫若父,王老汉知道儿子的脾性,自私心强、歪心眼多,只要东西要去了,掉脸就不认人,左说右说都没有承认提前把古董给他。

兴达急于想把古董拿到手,一计不成又来二计,决定采取偷的办法,他把父亲骗到兴梅家去住几天,然后他到父亲家里拨开窗户,钻进屋里去翻箱倒柜,把古董偷出来拿回了家。晚上,他和翠花把古董盒的锁东搞西搞打开了,看到里面装的象是一块玉石,他们高兴得通宵达旦没睡觉,决定天亮吃了早饭就拿到古董鉴定所去鉴定,看能值多少万元钱。

这天早晨翠花做好早餐,兴达狼吞虎咽吃了一碗,就把古董盒拿起到古董鉴定所去,他边走边想,这古董要能值几百万上千万,一定要买一幢别墅,把如今的高档家具家电都买起,同媳妇儿子好好享受这一辈子。

想着想着就到了鉴定所,他小心翼翼地从挎包里把古董盒拿出来,对鉴定员说,这是我家几代人留下来的宝玉,你打开看能值多少钱?很有经验的鉴定员拿出来,一眼就看出不是什么宝玉,而是一块大理石,上面有“好儿不得爹娘地,好女不穿嫁时衣”两行字。

鉴定员说这块石头值不了几文钱,他一听气得捶胸顿足,说我上父亲的当了!鉴定员问他上什么当,他一五一十把他分家产签赡养协议的事说了。鉴定员又说,你也算没有上当,这古董上的两行字是自力更生的精神,可以说是无价的,是不可以用钱来衡量的,你若按这两行字去做,肯定会发大财!

“你说得轻巧,手里拿根灯草!”兴达说:“那里有那么容易。”他无精打采地拿着古董盒往回走,完全没有了去时那样快步如飞的劲头,好半天才回到了家中。

翠花见他跨进门,脸上没有一点笑容,估计肯定是古董值不了多少钱。问道,那古董究竟能值多少钱?

“值庇个钱,我们上爸的当了!”他气呼呼地说:“幸好才拿几个月的赡养,要是时间长了,那我们就更惨了。””翠花问那现在怎么办?他说,你附耳来,只要如此这般,保准没问题。

翠花按老公的主意,嘻嘻哈哈到了兴梅家,对她说,妹子你的好事来了,爸那古董值的钱,比那套房要多几倍的钱,你哥说你困难些,还是把那古董给你。兴梅说,爸当着亲友,跟我们写了协议,我反正缺房子,那古董再值多少钱我也不眼红,左说右说兴梅不同意换。

翠花回去跟兴达说妹子不同意,估计爸也肯定不会同意再写协议,那就找个理由向法院起诉。媳妇说,起诉你也要有过硬的理由才行,我想起个理由你想看行不行?

前几天,我听说爸跟他同院子的那个张寡妇同居了,他再婚了难道我们还拿赡养费去养别人的老娘不成,据说这事兴梅早已知道,她认为老人有病找个伴是好事,子女可以少操一些心,那你就去找兴梅商量,去劝爸同张寡妇结婚登记把证领了,我们起诉就有铁证了。

翠花又去找到兴梅,叫她劝爸与张寡妇领证正式结婚,她原认为哥嫂会有意见,也一直没告诉他们,没想到他们还这样开通,还来叫她去劝爸与张寡妇领证正式结婚。兴梅想这事就趁热打铁,很快就去叫她爸与张寡妇到镇里领了正式结婚证。

过了不到两个星期,王忠老汉与张寡妇还在为正式结婚高兴,打算着以后如何幸福的生活。却万没想到收到了儿子向区法院起诉的传票,内容是请求撤销赡养协议的诉状,理由是父亲已经再婚,他不可能拿钱赡养别人家的老人。

王忠收到儿子的起诉书,如五雷轰顶,他作梦也没想到会同自己的儿子打官司,面对现实,他只好请律师给他写了答辩书,开庭那天,他和律师及签赡养协议书时的见证人都到了法庭,法院通过审理认为,根据老年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的有关条款,老人再婚合理合法,不影响赡养协议的执行,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

兴达不服判决,又向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增加了他爸用假古董欺骗他写赡养协议的理由,庭审时,面对咄咄逼人的儿子,王忠老人说,签赡养协议那天,是儿子主动提出要他爷爷留下来的古董,我一直保存未打开过,怎么说是假古董!法官问兴达有什么根据说那是假古董,这时他便把偷古董拿去作了鉴定,结论就是大理石,而不是宝玉!

王老汉的律师发问,请问原告,你们当时签赡养协议时说那古董是宝玉没有?他答没有。那你怎么说那是假古董呢?他哑口无言。

法官分别问了兴梅和签赡养协议当时的见证人,都说不存在欺骗行为,最后法官宣判,赡养协议合理合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时的兴达像秋天的茄子一样——蔫了,亲友都向他投来了鄙视的眼光,他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

猜你喜欢

  • 读懂十四年的爱在戛然而止时

    你要是我闺女,就叫她一声妈!一切开始在六岁。她熬了几个夜晚,给我做了件漂亮的小棉袄,招呼我过去试试。父亲说你还不叫妈。我操起剪刀“呲”地一下挑破缎子面说:“戏里唱的,后妈都是用柳絮给做棉袄!”父亲巴掌扬起来,我就一头朝她隆起的小腹撞去,撞没

  • 就等那只表了

    奶奶17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爷爷。爷爷对奶奶一见钟情,头一回去奶奶家,就厚脸皮地主动留下来吃饭。那天中午家人刚好不在。奶奶是家中的小女儿,从没做过饭,她说:“我不会。”想借此打发爷爷走,爷爷继续厚脸皮:“你随便弄点,你做啥我都吃。”于是,

  • 为你做早餐的人,一定很爱你

    01记忆中起床最早的人,一直都是妈妈。天色蒙蒙亮,我的梦刚好做到尾声,便听见厨房里传过来锅碗瓢盆轻轻触碰的声音。一阵香味唤醒了我,有时是鸡汤的醇厚,有时是煎蛋的浓烈、有时是米粥的清甜。妈妈的声音也远远传来了:“懒虫起床啦!不早啦!”揉着眼睛

  • 母爱致命伤

    爱是好东西,好东西也伤人。爱尤其容易伤人,伤人最深的,往往又是最爱。要说母爱,那正是爱之最了。其他种种爱,都不比血浓,只要你铁了心,都可以躲开,可以了断,可以删除,可以遗忘。唯有母爱,是命定,是天生,是天地日月江河山川。一个女人,只要经历了

  • 门铃前的守候

    10岁那年,妈妈离开了我和爸爸。从此,我和爸爸一起相依为命。第二年,我小学毕业升到镇上读初中,爸爸在镇上租了房子照顾我。出租屋在一幢楼的三楼,离我们学校很近,下了楼没几步远就到学校门口了。这样,我每天中午都可以从容镇定地回家吃爸爸为我准备的

  • 拽住妈妈的衣襟

    小时候,上街是愉快的事。开始,上街由妈妈抱着,不须走路便可环望四处风景,而且我的视点与妈妈的眼睛同高。在妈妈怀里逛街,还有一个好处是困了便睡,越颠簸睡得越香,涎水湿了母亲肩胛。那时,我当然不知道妈妈是否辛苦。及长,上街被妈妈用手牵着。她一手

  • 让我搀着你

    无家可归的老爸周末一大早,我就接到老妈打来的电话:“闺女,听说他和后儿子吵架,被后儿子扫地出门了。他要是来找你,你可千万别管他。他现在落到这个地步,是他自作自受。从他离开咱娘儿俩那天起,我就预料他有这么一天。况且,你那儿也住不下……”老妈连

  • 原谅我曾经不喜欢你

    如今的我竟和当年的母亲如出一辙,不知不觉中,我还是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可是,于母亲,从没有此时此刻,让我对她那份固执的爱如此通透了解。对于母亲,我是有许多不喜欢的。6岁。周末,母亲拎着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回来,然后,油锅刺啦作响,一条鱼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