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世界上永恒的爱

世界上永恒的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14:35:28  热度:8℃
南朝梁人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长这么大,经历的种种别离已无法计数,常年漂泊游离,也习以为常。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与母亲的别离却总是心坎上的一道烙印。

像很多农民一样,我的父母没有文化,不识字,但他们不想后人和他们一样,知识贫瘠,一辈子都呆在闭塞的乡村里。有一年,母亲施错了农药,导致几亩棉花绝收,伤心得哭天抢地。从那时起,母亲就坚定了让我读书的决心。识文断字,也不至于看不懂说明书而误喷农药,使满地庄稼绝收。倔强的母亲,宁可吃最差的,穿最破的,也一直坚持供我读书。我不敢辜负母亲,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母亲把家里的牛卖了,这预示着往后的农活就只能靠他们自身了。我最亲爱的父母,他们的爱让我潸然泪下,那头牛卖了2000块钱。母亲笑着对父亲说,这些钱够孩子两年的学费了。父亲坐在炕头,一口接一口地吸着旱烟,那呛人的烟味,就像家里艰难的生活滋味。

离家前的那一晚,母亲没有睡觉,她把我所有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挂在紧靠热炕的墙上烘干。家里仅有的10个鸡蛋,母亲也全煮熟了。她对我说,鸡蛋有营养,你上学费脑子。那一晚,母亲对我讲了很多出门在外应该注意的问题,而我,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天还没亮,我就被母亲叫了起来。她说,早点吃饭,别误了坐车。那时惟一一趟去市里的车,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必须早起才能赶上。

母亲很奢侈地为我包了包子,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心里酸酸的。就要离开家了,尽管十二分地舍不得,但为了母亲和自己的梦想,我必须走。好男儿志当高远,母亲常常这样教育我。

那是个晴朗的天。月亮很明,星星很亮。母亲踏着夜色,送我到了车上。她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该吃就吃,千万别亏了自己。”车发动的一刹那,我的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羸弱的母亲跟在车后,不停地对我招手呼喊着。虽然汽车发动机的噪音使我听不清母亲在说什么,但是我感觉到了,那是最刻骨铭心的爱的语言。

世上有一种爱,是永恒:离开家的那一瞬,我终于明白。


猜你喜欢

  • 父亲和朵拉

    1朵拉是我们家的一匹马。那年,我家那头老牛再也拉不动车了。一个清晨,父亲去集市买牛。晌午的时候,父亲哼着小曲,手里却牵着一匹马回来。本来看好了一头健壮的牛,正当牛贩子死活不降价时,父亲感觉到身后有人拽他的衣服。回头一看,见一匹马用嘴巴在拉他

  • 长途跋涉的肉羹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看见爸爸满头大汗从外地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用草绳绑着的全新的铁锅。他一面走,一面召集我们:“来,快来吃肉羹,这是爸爸吃过最好吃的肉羹。”他边解开草绳,边说起那一锅肉羹的来历。爸爸到遥远的凤山去办农会的事,中午到市

  • 天堂在哪里

    天堂在哪里我一直都是玉里镇乡下一所小学的老师,来过我们学校的人,都会同意我们学校真是世外桃源。站在校门口四处望去,看不到任何一栋房子,当然也看不到一个人。20年前,我还是个单身汉,我的同事张老师也单身。学校没有宿舍,县政府替我们在玉里造了一

  • 送相机

    陈春这几天做生意发达了,邀约着老同学张良、向军全家人一起自驾出游。一向豪爽大方的他找了两辆车带着三家人高高兴兴地向九寨沟出发。晚上住宿宾馆时,同车的张良提着自已的行李,也帮着陈春提着行李上楼。陈春见状马上说:“这个我来,你帮我把相机拿上就行

  • 生死爱

    小花迷迷糊糊的往前走着,雾很大,她根本就看不清四周的景色,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哪里,心里竟然有点害怕。她早上坐车去城市的姑姑家,坐着坐着自己就睡着了,好像做个梦一般的,就到了这里,这显然不是城市,她脚下的路弯弯曲曲,而且她走了那么远,连一间房

  • 再见老城南

    站在自家的屋顶上看向四周,眼前这片凌乱的街道与古旧的房屋就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老城南。它看上去十足就是一个不修边幅的糟老头子。在这里,主妇们会操着最地道的南京话和菜农小贩讨价还价。老人们喜欢坐在太阳底下喝茶,用单调的词汇,粗陋的言语交流着

  • 石猴

    从前,有一对拜把子兄弟,老大叫张三,老二叫李四,老大性格自私,而老二心地善良。有一天,李四对张三说:“哥,咱去城里找活去吧!”张三说:“去啥去,在城里还不如在家来。”可张三经不住李四的再三恳求答应一路同行,那时从家乡到城里还要很长时间,路途

  • 我一直爱着你

    这才正月初二,年味刚刚冒出了点汁,大院儿门口的鞭炮灰还没被风吹走,老陈就坐不住了。天还没亮就起床,自己一个人闷着个头跑去厨房做饭,东忙西忙的做了一大锅青菜白稀饭——他给自家一大窝人做了顿早餐。做好后他给自己舀了一大勺,又另拿个小碗,放点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