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张艺谋的“笨功夫”

张艺谋的“笨功夫”

收录日期:2025-11-21 15:25:20  热度:9℃

在中国张艺谋几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名字,我一直以为张艺谋的人生如他的电影一样充满传奇,直到看了他新近出版的口述传记《张艺谋的作业》,我才恍然大悟,电影奇才张艺谋原来下的也是笨功夫。

张艺谋涉足摄影时还是一个20出头的毛头小伙子,启蒙老师是他的表哥。那是有一次跟着表哥拍了一夜照片,使他一下子对摄影有了兴趣,便悄悄准备买一台相机。当时张艺谋还是西安国棉八厂的青工,每月工资36元,为了筹集购买照相机这笔“巨款”,他每月省吃俭用,加上卖血的钱,积攒了三年,花186元才如愿以偿。为拍出佳作,只读过初中的张艺谋恶补摄影理论,老摄影师薛子江的《风景摄影构图》被他背得滚瓜烂熟,成了他的引路经典。在当时书籍难得的情况下借书抄书成了他的拿手好戏,他跟表哥借、跟同学借、跟同事借,借来就抄,一丝不苟地抄了几十万字,今天看张艺谋那些手抄本,有一种惊艳的感觉,那种刻钢板字体简直比印刷体还美观耐看。

我们知道摄影是个烧钱的爱好,当年的穷小子张艺谋为了节省胶卷,最大限度地利用底片,即使是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他也抱着相机在渭河边、华山顶上时而“徘徊”,时而“潜伏”,直冻得哆哆嗦嗦,等光线,等云雾,等构图,天长日久终于磨炼出一套精准的构图技术。也正是这种“精准”,使得他后来拍代表作《黄土地》90分钟的长度只用了27000尺胶片,而今天一些导演拍3分钟可用掉30000尺胶片,其效率相差了30多倍。

正是凭着摄影的厚实“家底”,张艺谋终于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像许多人一样我也误以为张艺谋当摄影师成功后才改行当导演的。其实张艺谋早在读大三时就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他未雨绸缪感到自己在同学中年龄偏大,将来搞摄影没有竞争力,偷偷地找导演系的“四大才子”林大庆、白宏、陈凯歌、吴子牛开列书单,拿出学摄影的笨功夫,把人家提到的导演专业书、文化、哲学及艺术普及书,一股脑借来,认真阅读,摘录重点,记下了几大本读书笔记。不仅如此,在电影学院看电影,别的同学都沉浸在故事中,张艺谋边看边做观影卡片,光线色彩、风景构图、经典细节、心得感悟什么都记,一场电影下来记了几十张卡片,四年大学累计记了几千张观影卡片,下的依然是笨功夫。

老子说,大巧若拙。所谓成功,不过是聪明人下的笨功夫。毕竟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这也难怪今天功成名就、年过花甲的张艺谋谈及早年的那些“作业”感慨万千:命运就在于抓住机会的能力。你没有办法辨别什么是机会,没有人能长一双慧眼,看到机会的来临。你只能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正是这些准备,让你有多种选择和决定改变命运。等你若干年后回头看,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次抓住的就是机会。

猜你喜欢

  • 曼陀罗

    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大军西征之时,在撒马尔罕城之中,捕获一中原男子。其人长相俊美异常,眉目如画,鼻若悬胆,唇红齿白,唯独一颗肉胆,微如鸡卵,被捉之时,只顾求饶。但凡长相秀美之人,总有其独特之处,令旁人羡煞也好,妒忌也罢,总不会如同猪羊,

  • 剿匪的三枪

    民国时期,时局动荡,东北匪祸猖獗,来此任职的官员要么与土匪同流合污,要么不明不白地死于任上。李峥是第十个被派来任职的官员,他奉命剿匪,还带来一些先进的武器。李峥上任第一天,当地名流商贾在酒楼大摆宴席,为他洗尘接风,一直闹到半夜才散场。李峥一

  • 刀客

    祥和镇一向平安无事,没有匪祸。可是这天,镇里来了两个大汉。他们骑着马,身背大刀,一副江湖人的打扮,镇上人一看,便知是刀客。两名刀客马不停蹄,来到了镇里的济世药店,直往店里闯。店里的人见来人身背大刀,全都吓得大惊失色,闪躲一边。济世药店的马掌

  • 书剑恩仇

    怪师顽徒康熙年间,苏北古黄府有一个姓夬的塾师,格外与众不同,有两大古怪之处。其一,他不像别的塾师谨遵孔夫子“有教无类”的训诫,而是对孩童挑三拣四——资质愚鲁、反应迟钝的傻孩子不教;品行端正、聪明伶俐的好孩子也不教,却专拣那些大人们都觉得顽劣

  • 仇恨袋的报复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

  • 生命在,希望就在

    有一个阿拉伯的富翁,在一次大生意中亏光了所有的钱,并且欠下了债,他卖掉房子、汽车,还清了债务。此刻,他孤独一人,无儿无女,穷困潦倒,唯有一只心爱的猎狗和一本书与他相依为命,相依相随。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他来到一座荒僻的村庄,找到一个避风的

  • 积极的克里蒙斯通

    美国联合保险公司董事长克里蒙斯通,是美国巨富之一、世界保险业巨子,他的事情在哈佛MBA的课堂上时常被教授们提起。斯通16岁时,念中学。那个夏天,母亲指导他去推销保险。他走到母亲指导给他的大楼前,犹豫不决。这时,他默默地念着自己信奉的座右铭:

  • 怀旧是种病

    一个夏天的下午,在洛杉矶的一家中国餐厅里,奥里森科尔在等待着,他感到沮丧而消沉。由于他在工作中有几个地方出现错误,使他没有做成一项相当重要的项目。即使在等待见他一位最珍视的朋友时,也不能像平时一样感到快乐。他的朋友终于从街那边走过来了,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