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工作情人

工作情人

收录日期:2025-11-20 17:06:01  热度:11℃

一个人热爱工作的理由大致有两种,一是喜欢工作本身,二是喜欢工作带来的名利地位,还有一种,有位编辑朋友小K是实例。

她是著名的工作狂,无论玩得多开心也不忘工作大事,同时又能把紧张工作当成一种享受,这么说吧,她无时无刻不处在工作状态,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生活。比如一个悠闲饭局,人家吃一顿乐一场就算了,她却一定能从中找到选题作者,不出两个月就能在她那看到这个饭局的成果。她的经典名言是,“这工作多好,暗恋谁就找他约稿出书,天天缠住他,公私兼顾。”一听此言,同行女人们马上叫起来“我暗恋毕飞宇,我要帮他出书!”“孙红雷写稿不?怎样才约得着他写专栏?”

小K带给我们热爱工作的第三个理由:在枯燥的工作中注入暧昧因素,把工作对象转化成“工作情人”——这或许是天底下老板们最乐意看到的事了吧?

我们说的“工作情人”,只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关系,因为对工作对象有好感,对方也正好对你有好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再生出一点男女之间的正常暧昧,紧张工作之余,说点一语双关的挑逗性言语,时不时享受一下旁人的起哄,既提高工作效率,又为平淡人生导入新鲜活力,还不影响双方的正常生活,有百利而无一害。

小K的生活无比美好,这份美好一半是稳定家庭带来的,一半则是她热爱的工作带来的。从业十几年,全国各路写手作家被她一网打尽,她的“工作情人”也遍布大江南北,不是长年合作的专栏作者,就是对她慕名已久、经常进行电话沟通的新写手,总之都是见得光的人物,最后总会被她白纸黑字落实到出版物上。一边约稿催稿一边谈情说爱,这愉快的工作谁不乐意干?一流作者全都落实成“工作情人”了,当然说话倍儿响,领导搞不定的事都来找她,一个电话对方就屁颠颠办妥了,让她巨有成就感。每次她出差前一连几天都会面有喜色,一问,早已联系好当地“工作情人”,公务之余有人陪游陪逛陪照相,根本就是“三陪”嘛,陪完了还送她一大堆礼物,拿回来分给大家,让我们也沾足了“情人”的光。我们逼问她,这么多老情人,总有几个是来真的吧?她就指天指地赌咒发誓一“没有,真没有就是纯粹工作关系。”

不过,像她这么善于把工作变情人的人可不多见,完美“工作情人”也是有许多先决条件的,稍一出格就变味走样,那性质可就变了。这种美好的关系一定不能有太强的功利色彩,一定要带给人精神愉悦。为了让客户签一张单不惜撒娇发嗲不是工作情人,那叫勾引客户:一方打着喜欢的幌子对另一方动手动脚也不叫工作情人,那叫性骚扰。这些都是建立在功利和不平等基础上的,不仅不好玩,还需要人权、女权等各种主义来坚决批判。

猜你喜欢

  • 玉茶壶

    雾里青”茶是古城的名片,是老郑家的当家茶品,为把住质量关,掌柜郑伯奇每年在制茶时节,总是每天郑重地拿出玉壶,抽样品尝新茶,他说,用玉壶品茶,茶品制作时的火候、炒制时间等高低一品便知,对于不合要求一律退回,这也是雾里青&rdquo

  • 惊魂茶馆店

    1、走投无路1644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寿皇殿旁的槐树上,当这个消息像风一样吹到苏州时,汪福光听了,居然也有了死的念头,为什么?就因为他开在阊门外的飘香”茶馆被一碗醉”挤兑得即将倒闭了。汪福光怎么也弄不懂:自己与一

  • 棋痴

    清朝道光年间,棋风盛行。四川万州有个棋手,名叫郎伍,一迷上棋盘就撒不开手了,一家老小衣食无着,他也不闻不问。没办法,郎伍的老婆只好靠去给人家做针线活维持全家的生活。他们有个儿子,刚满两岁,老婆说:你活不干,总不能孩子不带吧?”于

  • 烈马雄骨

    马王现身太平府外三十里有座万马庄,庄主马百腾嗜马如命。万马庄里养着上百匹绝世良驹,都是马百腾不惜花重金,从塞北辽东川西等地搜罗的好马,既有大宛骅骝,也有暹罗骐骥,四骢八骏,无不是天下名驹。万马庄雇用着几百个马夫,专门伺候那百匹马驹。这天,马

  • 青铜古镜

    一、意外之财胡进腾老汉一大早去镇上割了十多斤肉,让外孙拎了回去,自己却蹲到集市东头的墙旯旮看别人下起棋来。他正看得津津有味,外孙又匆匆忙忙跑回来,说大舅让他赶紧回去,家里出大事了,帮工的人从地底下挖出宝贝来了!胡老汉听了一惊,赶紧跟着外孙回

  • 张铁手

    张铁手长得白白净净,是个白面书生,平时总是笑眯眯的,人缘挺好。铁手”是他的外号,至于外号是怎么来的,说法大概有两种。一种说法就是他收税的时候毫不讲情面,他的亲舅舅就曾经栽在他手里,至今和他家不相往来。于是很多商贩都怕他,说他收税

  • 茶博士秘闻

    民国期间,苏州茶商总会搞了个一年一度的品茶评判比赛:每年清明过后,茶商们都可以带着各自经销的新茶,来到虎丘山下的茶苑阁里,请大家一致公认的品茶师傅进行品尝评判。对评判出的当年最好的茶叶,可以免费在《苏州明报》上连做七天的整版广告。这个品茶师

  • “石门双楼”恩仇记

    石门县城两家有名的饭馆,福和楼”和百合楼”,被称为石门双楼”,两个老板原来亲如兄弟。但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数十年后,两家饭馆为了生意,明争暗斗,终于闹得水火不容。到最后,一场大火,不但烧了百合楼&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