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李宗盛的“后台”

李宗盛的“后台”

收录日期:2025-11-20 12:12:11  热度:9℃

李宗盛的“后台”

平安夜,我去天津看了李宗盛的演唱会。

北国凛冽的冬夜里,近一万人在大哥的音乐中与青春打了照面,或唏嘘,或流泪。

华语乐坛,拥有这种功力的艺人不多,他们除了有才,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对自己的人生很认真,甚至有点儿轴。

那天演出前,我去后台转悠,先是碰到了李宗盛的御用乐手Mac。

Mac说,李宗盛排练从不迟到,“每次我们赶到,他都已经把乐器、插线等准备好了。”

因为七年没有开唱,一些歌曲难免生疏。

很多时候,李宗盛会要求乐队“再来几遍”。“哪怕有半个和弦没对准,他都会大手一挥,全曲从头到尾再来一遍。”Mac说。

后来,经过经纪人允许,我来到了艺人休息室。

推门进去,几个年轻的助理在那儿聊天。

角落里,一个穿着白T恤、头发灰白的人,正拿着一把吉他疯狂扫弦。

大约过了有五分钟,他站起身,露出那条著名的牙缝:“这曲子有点儿难,还是得多练练。”

作为华语乐坛殿堂级人物、吉他大师,这话从李宗盛嘴里冒出来,多少有些让人震惊。

作为演出记者,我去过太多的后台。

在演出前,很多歌手不是忙于煲电话粥,就是应付各色粉丝的合影,自谦的“还得多练练”,还从未听说。

谦虚和专注,是旁人对李宗盛最多的评价。

当年为了制作出世界级的吉他,李宗盛在全世界各地收集高级珍贵木料,把他对音乐和生活的严谨和细腻付诸于制琴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现在,李宗盛的手工吉他一般十把里可以有七至八把是平稳水平的,剩下的两把会走两个极端,极品和糟粕都有可能出现,“所以,试音的时候是我制琴过程中最紧张的时刻。”他自己说。

其实,李宗盛本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生活。

作为“流行乐坛教父”,他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

仅凭“李宗盛”这三个字,他就可以用一种奢侈的方式安享后半生。但是,身为以吉他为专长乐器的音乐人,有朝一日能亲手做出一把世界级吉他是他的愿望。

“中国每年出口吉他大约800万至1000万把,但中国的吉他在世界上却一直是廉价、低质量的形象,没有华人做的吉他进入世界级的水平,我不服啊。”这是李宗盛掷地有声的宣言。

猜你喜欢

  • 误会

    有两个体格壮硕的工人,正费力气和脑筋,在对付一个巨大的箱子。这箱子高过他们的头部且沉重不已,此刻正卡在门槛上,箱子的一半在门内,另一半在门外。两名工人折腾了半天,仍未能将这个沉重的箱子移动分毫。最后,在门内的工人叹气道:“我看还是放弃吧,我

  • 成功奥秘

    一位百万富翁正在一个盛大的宴会上即兴演讲,这次宴会就是以他的名义举行的。“50年前,当我孤身一人来到这座城市时,”他说,“我没有汽车,仅有一套西装,就穿在身上,皮鞋后跟已磨得很薄很薄,而我的全部家当都在我当时拿的一只棕色纸袋里。”话音刚落,

  • 逆向行驶

    有一天,阿公开车走高速公路去北部找儿子。阿婆心想,阿公车上的收音机坏了,没有办法知道路况,所以就在家里打开收音机听起路况报道,一有情况就打手机通知阿公。忽然,阿婆听到有情况发生了:“高速公路上有一辆汽车在逆向行驶,请驾驶员注意!”阿婆很紧张

  • 天堂之门

    两个等候在天堂门口的人之间展开了一次谈话。“你怎么死的?”一个人问另一个。“我是被冻死的。”另一个人回答说。“哦,太糟了!”第一个人说,“冻死的感觉怎样?”“刚开始感觉很不好,”第二个人说,“但是到了后来感觉还不坏。你是怎么死掉的?”第一个

  • 爱情与大牛排

    盖博因为参加拍摄电影《飘》而名嗓一时。有一次,他在谈到自己的演技时说:“当我第一次拍摄爱情镜头时,导演命令我表演出情人热恋时那种强烈的渴望之情,我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进入角色。这时导演启发我:‘在生活中你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在你的脑子中竭力想

  • 挂肉选址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最有独创性、著作最多的大医学家拉齐斯(865-925),在担任巴格达医院院长时,为了另选一处新院址,曾把一些新鲜肉条分挂在各个城区。不久,他查看到某处肉条腐烂的迹象最少,断定那儿的环境最卫生。这样,新院址便选好了。心灵小语:

  • 狗和海螺

    有一只狗习惯吃鸡蛋,看见一个海螺,以为这是鸡蛋,张大了嘴,一大口就把它吞下去了。后来觉得肚里沉重,很是苦痛,说道:“我真是活该,相信一切圆的都是鸡蛋。”心灵小语:要有勇气怀疑一切。

  • 无言以表

    一位热心的护士在上班的第一天,走到一位到伦敦旅游的病人床前,问他是否有什么事要帮忙。病人只是摇着双手,嘴里发出一些她听不懂的声音,她带着鼓励带着笑容再问,对方也只是重复刚才说过的那句话,可是声音微弱多了,说完就闭上眼睛。她把了把他的脉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