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叶障目的故事

一叶障目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9:57:50  热度:11℃

出处 《欧冠子·天则》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释义“障”,即蔽。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的真实情况以及主流和本质。

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书呆子,家里很穷。

一天;他正在看书,忽然看到书上写着:“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时用来遮身的那片叶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体隐蔽起来,谁也看不见。”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叶子,那该多好呀!”

从这天起,他整天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寻找螳螂捉知了时藏身的叶子。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隐身在一片树叶下捕捉知了,他兴奋极了,猛一下扑上去摘下那片叶子,可是,他太激动了,一不小心那叶子掉在地上,与满地的落叶混在一起。他呆了一会,拿来一 只簸箕,把地上的落叶全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去。回到家里他想:“怎样从这么多叶子中拣出可以隐身的叶子呢?

他决心一片一片试验。于是,他举起一片树叶,问他的妻子说:“你能看得见我吗?”“看得见。”他妻子回答。“你能看得见吗?”他又举起一片树叶说。“看得见。”妻子耐心地回答。

他一次次地问,妻子一次次得回答。到后来,他妻子厌烦了,随口答道:“看不见啦!”

书呆子一听乐坏了。他拿了树叶,来到街上,用树叶挡住自己,当着店主的面,伸手取了店里东西就走。

店主惊奇极了,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去。县官觉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东西,便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书呆子说了原委,县官不由哈哈大笑,把他放回了家。

猜你喜欢

  • 写人仅两笔,做人需一生

    “人”字一撇一捺仅两笔,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生。一笔写成长,一笔写衰老。人生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包括思想

  • 享受归零的乐趣

    人生有一种乐趣,叫做“归零”。何谓“归零”?也就是清空过去,把自己心灵的一切清空,不背任何包袱,简单生活,轻松快乐地面对一切,让自己的未来从零开始,就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这好比用计算器计数,算完一道题最好回到零的状态,再算

  • 控制

    能控制,也还是放弃好。一位在感情上极度失意者感叹:“一个人一生之中的悲欢离合,如果能由心控制,那就好了。”听到他这样说的人,自然都以为他在异想天开,绝无可能。若是真可以由心控制的话,那么任何人都会只选择一个“欢”字,其余一切皆可不论,离、合

  • 为自己留条退路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导演执导的《127小时》?那是根据艾伦·罗斯顿的真实故事拍摄的一部电影。一位登山家,独自攀爬世界上最窄的峡谷,不幸被一块落石击中,右手臂夹在巨石和岩壁之间,他用尽方法,都抽不出手臂,眼看干粮饮水用尽,

  • 人生要跳过自己

    进得庙里会发现,每个殿门口都有一道门槛。人生就像这道门槛,须要过得自己过得人。然而人偏偏都要追求完美,于是许多时候,就过不得自己也过不得人。说得再白一点,就是不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和别人也过不去。譬如画家,要求自己的画从构图、用色、立意都完

  • 释怀的境界

    释怀,是一种境界。所有的不痛快,不管是谁制造的,我都释怀。我只想拥有释怀后的轻松怡然。不是你的,你尽早释怀;无法得到的,也需要释怀。这样,你才有胸怀,去追求和拥抱属于你的世界。胸襟之宽广,重要的不是发掘和拓展,而是从容的释怀。要问释怀的天地

  • 把烦恼赶出家门

    人生世上,总要遇到许多烦事。小的时候因为得不到称心的玩具而烦恼,学生时代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烦恼,学校毕业后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郁闷……可以说,烦恼伴随我们的一生。但是,人生短暂,烦恼并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如何对待随时都会降临的烦恼呢?(

  • 《追魂剑》故事之四

    葛冲命令家仆把辽东八怪尸首慌慌张张往马家庄送,目的是为了制造辽东八怪与马志权争夺追捧魂剑而相互残杀假象。仆人慌里慌张把八怪尸首塞进马车,火燎火急向马家庄赶去。马车行至一段崎岖小径,巅菠摇晃将其中一怪尸首给抛下山崖。家仆为了赶路,也没在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