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别浪费错误

别浪费错误

收录日期:2025-11-20 18:06:13  热度:10℃

松下公司有个厂长叫后腾清一,原是日本三洋电机公司的副董事长。松下非常赏识后腾清一,但后腾清一犯过不小的错误。后腾清一在松下公司担任厂长时,一次因为管理上疏忽大意导致工厂失火,损失惨重。后腾清一心中十分惶恐,以为不被革职也要被降级。令后腾清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松下接到报告后只对后腾清一说了四个字:“好好干吧!”

以往,哪怕是打电话的方式不对,后腾清一也都会受到松下的严厉斥责。而这一次松下这样做,并不是姑息部下的过错,实际上体现了松下管人、用人的秘诀。

其实,松下的做法,并不是姑息部下的过错,而是巧妙地抓住了人们的心理:一个人在犯下大错误时,不必警告也知道自省,因此就没有必要再给予严厉的批评。松下说得好:“这个错误的代价太大了,它让一个工厂白白烧掉了,怎么能让这个错误白白浪费掉呢?”

绿叶需要养料,活力源自土壤。一个企业不能白白浪费错误,一个人更不能浪费错误。人才与环境,如同绿叶之于泥土。发挥人才作用,得破除那些无用的条条框框,为人才真正“释才”,松土施肥、搭台唱戏,将人才潜能竞相激发出来。谁都有走错路做错事的时候,错了就有错的原因,也许是条件还不具备,也许是疏忽大意,或许是突如其来的意外因素。不浪费自己和别人的错误,它和成功一样重要,是我们人生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令人惋惜的是生活中的许多人不善于利用错误,而白白浪费了错误。

浪费错误,也是错误。错误,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命运。错误一旦发生,就会产生难以磨灭的印记,甚至有些错误是致命的,置你于走投无路、山穷水尽的境地。即使最优秀的人也无法避免,最完善的管理也会出现漏洞。那么,我们面对错误是“一蹶不振”还是“吸取教训”呢?很显然,必须吸取教训,抛掉畏首畏尾、左顾右盼的暮气,坚定信心,战胜错误;从错误中接受教训、吸取经验、总结提高,在改正错误、战胜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和飞跃。因而,每当错误出现的时候,我们没必要去抱怨、埋怨,更没必要去回避、逃避。只有以正确的、积极的、昂扬的心态去面对错误,才有进步的动力。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浪费了错误,一次次犯同样的错误。当然,一个人在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理解、包容、宽慰、和谐的环境,用宽容、包容去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激发出潜在的能力和已经沉睡很久的热情,从烦躁、苦闷中苏醒和奋起,勇敢地去面对和战胜一切困难。

猜你喜欢

  • 暗恋

    我们的爱结束了,因为她已经走了,走的很远很远,不再回来了。病重的时候,我曾去看过她,可她却用床单蒙住了脸,不叫我看,当我哀求她再见一面时,床单慢慢拉下,是她的一张惨白的脸,她纽过脸哭了,原来女人是如此注重自己的容貌,尤其是面对所爱的人。从相

  • 爱经不起等待

    瑶瑶不美,笑起来脸上有两个深深的酒窝很可爱。瑶瑶喜欢邻家的默默,追在他身后整天爱呀爱的,弄的街知巷闻。老人们见了,摇头说女娃没个矜持,女孩子们见了,感动于瑶瑶对爱的大胆和执着。男孩子们见了,大声起哄。可不管谁说什么瑶瑶都不理,只知道美滋滋的

  • 匿名信的背后

    那年夏天在公交站台邂逅宫成的场景,依旧萦绕在檀秋萍的脑际,久久不能忘却,只能追随时间的足迹被渐渐消磨,直至变得黯淡无光,并与她的记忆一同被尘封在岁月无尽的洪流中,不知去向。檀秋萍是当地富商的女儿,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这并不能掩盖她是

  • 黄泉之领路人

    魂魄穿过镜门随机进入轮回之所,可是这里却不是终点。所谓的轮回即是再生的地方,人间有道:黄泉、奈何桥、孟婆汤,百年梦一场。可是在此地,没有奈何桥和孟婆,这里只有黄泉,无数条支流从魂魄的身下蔓延开来,弯弯曲曲地通向往生彼岸。古语:上穷碧落下黄泉

  • 要幸福啊

    林琛坐在吧台前看着调酒师帅气的调酒动作。“格调”是他在一星期前偶然发现的,这里的气氛他很喜欢,听着歌,看着别人谈笑风生,虽然不是很安静,却莫名的让他安心。林琛正想着,突然从唱台那边传来一个声音,他猛然转过身去,只见唱台坐着一个女人,她弹着吉

  • 活着是一种修行

    怀上他就是个错误。闹饥荒的年头里,肚子都没办法填饱,哪里还顾得上他的营养。我只知道他从生下来就营养不良,智力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村里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十足的傻子,我也这样认为,他叫温小六。他是我邻居,打我记事起就没见过他的亲人,一个人住在想坟

  • 对牛拉琴结下里恋情

    下乡时我有过一段对牛拉琴的时光,那是一段多么快乐愉悦的时光,在那里我有了自己的第一次初恋,朦胧却美好。那是1970年,我在农村插队,接受“再教育”。那时的我年轻,不知道累,每晚收工后,还看看书、拉拉琴,在自制的油灯下看书时间久了,眼睛好累,

  • 身世

    “爹,今儿咱就把话挑明了,你要是执意您的想法,那咱就得分家。”这是张老头的儿媳妇马凤兰对他说的,张老头一家住在离镇子十几公里的柳林村里,家里做的是以卖蔬菜为生的生意,虽说挣不了几个钱,可是供一家子简简单单的生活还能将就。马凤兰是张老头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