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是你的欺骗成就了我

是你的欺骗成就了我

收录日期:2025-11-21 01:00:22  热度:9℃
读初中的时候,我对考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尽管我对做作业、上课回答问题之类都感觉轻松,可是一到考试关头,特别是比较重要的考试,就如临大敌,心里慌恐得特别厉害。卷面的那些平时都轻车熟路的题目似乎一下子就变得让人不可捉摸起来,每做一个题目心里都没有底,于是做了一遍又一遍,越做越没有把握,而心里就越感慌张。所以每次考试心里都怦怦地猛跳个不停,每次考完试后都是一身虚汗。考试的结果自然也不让人满意,好多答案原本都是做对了的,却又被自己改错了,有时甚至连试卷都没做完就已经到了交卷的时候了。每次老师拿着我的试卷时,总是满脸的疑惑。

初三的第二个学期,安云转学到我这个班上,而且就坐在我的前面。安云性格外向,整天嘻嘻哈哈、无忧无虑,好像烦恼总与他无缘似的。那时他担任班上的体育委员,每到中午或吃晚饭之后,篮球场上就总有他生龙活虎的身影。一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安云热衷于玩球,课外很少翻看教科书,更没有像我这般一天到晚趴在课桌上的刻苦,但他的成绩却一直处在全年级的前十名之内。我对安云除了羡慕加佩服之外,更多了几分嫉妒,就是不知道他有什么学习的法宝。由于是临桌的关系,我和安云也就一些题目经常进行相互间的讨论,再加上他的乐于助人,渐渐地,我和安云成了好朋友。

那时候初中毕业读中专对农村家庭来说是挺荣耀也是挺“划算”的事,因为考上中专不仅可以早参加工作,而且还可以为家里减轻经济上的负担。鉴于家里的经济状况,父亲给我交了底,如果考不上中专,就回家种地;考上中专了,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读出来。于是我暗下决心,为自己能出“农门”一定要考上中专。转眼间,就到初三预考了,预考的成绩决定着参加正式中专的资格。那段时间我的心里总烦躁不安,特别焦虑。课上习题总是看了又做、做了又看,心里却愈发地对考试没底,根本就没信心去面对预考。我知道,如果这次预考考砸的话,不仅读中专的愿望成为泡影,而且家里已明确不让我上高中,那么我的读书生涯就会从此结束,可我一直都是想读书的啊。一想到这些自己就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整个儿人陷入了一种孤立无助茫然失措的惶恐中。

那天傍晚,我趴在课桌上做着题。安云走进来对我说一起到外面去透透气。我放下手中那本厚厚的习题集,满脑子乱糟糟地跟着他来到学校背后的那片柑子林里。安云问我这些天怎么总愁眉苦脸、精神不振的。或许是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吧,我把积压在自己心头很久的苦恼都统统地向安云宣泄了出来。安云一直默默地听着,很认真。诉完之后,我觉得一直压在心头的那块石头终于被掀走,抑郁了好久的心情此刻竟轻松了好多。

“其实你完全有能力通过这次预考的,只是你缺乏一种自信心。”安云用手搭在我的肩膀上,眸子里闪动着真诚。

自信心?安云的话让我不禁为之一震。

确实如此,要不怎么每次考试总那么怀疑自己,一直把原本做对的题目又改错了,正是这种自我怀疑加剧了自己对考试的惧怕。可是,怎么才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呢?

这时,安云转过身去,从口袋里掏出笔和纸在写着什么。写完之后转过身来,他的手里拿着两个小纸团摊在我面前:“一个写着‘赢’,一个写着‘输’,选一个,看你的运气怎样?”

“这……”我犹豫了。

要是在平时,我只把它当成一个无聊的游戏罢了,但在此刻,我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赌拿其中的任何一个纸团,只怕选中那个让我心悸的纸团,我那本已脆弱的不堪的心再也经受不起任何一下哪怕只是很轻微的打击了。

“选一个嘛!”安云的语气接近命令。

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从安云的手中抓回一个纸团的,只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捏着纸团的手一直都颤抖个不停,不敢展开。“快打开啊。”安云一边催道。


猜你喜欢

  • 儿子的“青春信号”

    儿子刚刚上初一时,对男女那方面的感情还是朦朦胧胧的,可班上情窦初开”又相对大方的女同学,已暗中向男生眉目传情”了。但这类青春期动作”常常遭遇儿子等一干男同学的冷嘲热讽。 一次周末的饭桌上,我正开启一瓶四

  • 牛奶里的爱情秘密

    姜家宁喜欢安静的女生,就像沉默的班花程雅君,他不能像校痞一样买PSP送给女生;不能凑齐几周的生活费就买得起蔡依林的演唱会门票;他甚至都没有一个像样的笑话来逗乐女生。但爱一个人总是会有属于自己的好办法——&mdash

  • 不上一天学照样读剑桥

    我没有高中毕业证,也没有全A的成绩单,但现在是剑桥大学法律系三年级的学生。从8岁到18岁我一直接受家庭教育。上剑桥之前,我也申请过其他大学,对方的回复通常是:你是不是忘了填写受教育情况这一栏?”没有哪所大学愿意培养一个小学都没有

  • 要哈佛还是要钱,二选一

    新东方老师每天接触的学生粉丝实在太多,也许一两天还可以清醒地认识自己,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就真得以为自己非同凡响了。 在这个时候,我想到了离开。新东方有不少我的前辈在走出新东方的光环之后寻找到了自己新的舞台。最著名的一个就是钱永强。钱永强其

  • 哈佛“新鲜人”的彪悍青春

    1991年,我离开纽约的家,与所有的哈佛新鲜人”一起展开了大学的生涯。那是多么好玩的日子!宿舍灯火辉煌,走廊里响着音乐,房门被椅子撑开,我们像蚂蚁似的四处跑,有太多青春荷尔蒙点燃的活力,睡眠成了次要的事。 那些英国人据说还站到

  • 钝感力让我无惧当差生

    我上高一和高二时,成绩很差,在班上排名倒数。一次月考,我考到全班第二十一名。发成绩单时,我得到老师的称赞,无意中却听到坐在后排的一个同学说:如果考试输给苏有朋,真的丢脸死了,回去怎么向父母交代?”这句话在我心上深深划下一道痕,我

  • 我的同学是太子

    远在瑞士伯尔尼的同学给我打电话,兴奋地说他入住东宫了,我只是淡淡地回答,早在意料之中。 放下电话,金正恩的影子立刻在我脑海翻滚,这小子终于如愿以偿了。在伯尔尼的时候,金正恩总是表现得很普通,似乎还是一个非常孤僻的人,不过他也曾做过一次大胆

  • 自私地去高考

    一位老师曾经在课上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 我们的一个学长,姓李,家中贫困,当时是他们家乡的小山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位大学生。因此,跟许多故事里说的一样,这位李学长发愤图强,以优异的成绩毕了业,并开始在一个不错的企业里工作。李学长很兴奋地打电话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