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解手助理

解手助理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5:17  热度:9℃

大学生社工郑伟民上班第一天,刚进小区就遇到个妇女慌慌张张地东瞧西看的四处张望,像在找什么地方。热心的小郑忙走上前说:“阿姨,您在找什么,要干啥?”那妇女一看有人搭话,忙说:“急,解手!”小郑听了有点莫名其妙,不知何意,还没等回答,只见那人紧夹住双腿说:“找茅房,尿尿!”

“解手、茅房?”这些农村的土话对于在城里长大的小郑来说还真是头一回听说,不过之后的解释谁都明白。可要问厕所在哪,同样是头一回进小区的他刚要说不知道,可一想自己已经是居委会主任助理了,又觉得这样回答不合适,于是说:“您跟我来吧。”他边走边打听,问了好几个人都说这小区里根本没有公厕。走了半天,才有个老先生告诉他,在进门往西高层里边四层有个厕所,他一看来人的样子肯定是农村的,很少进城,就一直带着她到门口。

路上,他心里就纳闷,这么大的小区,怎么就没有公厕呢?别说外边来人,就是社区里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和腿脚不便的残疾人,要是赶上内急,一时回不了家,还不得尿裤子呀!

到了居委会,他第一件事就和主任说起了这个问题。主任说:“嗨,这小区建成十年啦,原来就没有设计公厕,我们反映了多少回,上边总说得统筹考虑,咱居委会没职没权,能有什么办法。”刚踏入社区的小郑听了,心里暗暗思忖,看来这居委会的工作不太好干哪!这以后,他利用下班时间,在城区反复转悠,专门调查厕所,询问行人,把多半个城区的公厕情况搞得清清楚楚。听到县里要开人代会,他迅速将调查报告通过主任交到地区人大代表手中。让人想不到的是,不到半年,不仅小区里的公厕建起来了,城区街道也建起了好几个。这件事很快在居委会、街道传开,在居委会干了多年的同事说,你瞧咱在社区干了这长时间,怎就没想到向人大代表反映问题呢!也有的说,人家老子肯定是大官,要不然说话咋这灵呢?

要说人家学传媒专业的,眼睛看问题就是敏感。一次他随民政主任老路去一个残疾人特困户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骚味,低头一看,床头地下放着一个尿盆。他忍不住捂住了鼻子。老路告诉他,这个老人瘫痪已经多年,家里就他和一个智商不高的儿子,他们每次去家访,都是这个样子。回来以后,他打开电脑,输入了“小便器”三个字,随后就蹦出来很多生产厂家和商品信息,最吸引他眼球的是本县一个福利厂的产品,图示:一个带盖的小桶样式的接尿器由一根皮管连通着床下的便桶。他一瞧就乐了,这么一个小玩意儿不就把尿盆代替了吗。他当即打电话询问,每个还不到20元。问好乘车路线,趁周六休息,他立即前往厂家。厂长问明来意,听说他是新来的大学生社工,就跟农村的村官一样,要帮助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残疾人购买,非常感动,当即决定送给他两个试用,如果觉得还可以,就给宣传宣传。小郑回来,一直去了那户残疾人家,并且让他马上试试。那人觉得当着陌生人面尿尿不好意思,没想到小郑毫不犹豫地说:“看您这岁数,跟我爸爸差不多,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快试试让我看看,如果有问题,人家厂家好改进!”说着,撩开被子,就把接尿器塞进去。知道自己经常尿床,褥子总是骚的,老人脸都红了,忙接过来又盖上了被子。看到尿液流进地下的尿桶,老人高兴坏了,忙说:“你从哪儿淘换来这么好的东西呀,多少钱?”小郑说:“从网上找到的,不过就是咱本县一家福利厂生产的,人家说不要钱。”老人一听忙说:“不要钱可不行,咱不能白用人家的东西呀。”小郑说:“他们说要是用得好,给他们做广告。”老人说:“做广告,我连门都出不去,咋给人宣传呀?”“这不是还有我吗,这,就不用您操心了。”第二天上班,他把这个消息跟老路一说,老路也乐坏了,马上向民政、残联反映,很快,这个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小便器便走进了千家万户,郑伟民这个名字也在全县叫响了。

你也别说,不少领到小便器的都说好,也有的说不能用,他一打听,原来是个尿失禁的患者。正赶上春节走访,他特意来到这个人家,一进门,就见院子里挂满了尿布,再一见到那人,年龄也就四十多岁,坐在椅子上,眼看着尿顺着棉裤腿往下滴。主人告诉他,是一场车祸导致了腹部以下无知觉,膀胱失灵,有尿就往外流,一天不定得换几次衣服。那人见到有人来看他,话说不清,只是咧嘴哭。小郑看了,心里很不好受。回去以后,他再次打开电脑,终于找到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小便器,他自费购买回来让那人试用,又把问题解决了。后来,他又经过广泛调查、多方联系,和他的朋友及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制作了不少重残人使用的带便器的轮椅、可以在床上解便的活动床和洗澡用的坐浴椅等器具。居委会的同事对他的举动看法不一,有的说,你瞧这么一个大小伙子,大学毕业,不干点大事,整天为“解手”动脑筋,还主任助理呢,我看叫解手助理好了;也有的说,什么叫大事,为老百姓解难就是大事,我们干了这么多年,为啥就没能想到这些呢!

你还别说,就是这个“解手助理”的绰号,引起了各级领导的注意,街道、县残联特聘请他为康复顾问。在县代表大会召开前夕,他以地区满额高票当选为人民代表,随后“解手助理”“解手代表”的绰号也就传开了。

猜你喜欢

  • 按图索骥

    伯乐是战国时辰养马的能手,他最能辨认马的黑白。他把辨认马的方式写了一部书,鸣《相马经》。书上说:千里马的额角很饱满,眼睛闪闪发光,四个蹄子又年夜又规矩。伯乐有个儿子,他拿了《相马经》出往寻觅千里马,带归来的但是一只年夜癞虾蟆。他高欢快兴地奉

  • 螳臂当车

    齐庄公乘着马车到郊野往狩猎,瞥见路上有一只小虫,高举着前脚向马车的轮子直扑过来。齐庄公以为很奇异,问赶车的说:这是甚么虫子呀?赶车的答复说:这就是螳螂。这类虫只知道进步,不知道撤退退却;不本身估量一下气力,只知道进犯敌人。齐庄公说:真了不得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代的时辰,杭州有个卖瓜果的人,很会蕴藏柑桔。他保留的柑桔颠末一个冬天以及一个炎天都不会腐臭,柑桔皮又红又津润,饱含着水份,像宝石同样,很是标致。柑桔的代价尽管很高,买的人却很多。有一次,明代年夜臣刘基买了他一个柑桔,剥开皮却臭气冲天,再望

  • 囫囵吞枣

    畴前,有小我买了一堆瓜果,有梨儿,也有枣儿,坐在路边上吃。有个老头儿瞥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儿可不克不及多吃呀。它尽管对牙齿有益处,但是吃多了对身体欠好。”青年人就问:“枣儿吃多了呢?”老头儿说:“枣儿对身体是好的,可吃多了对牙齿欠好,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是年龄时期闻名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不少有趣的传说。听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滨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年夜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午时,理氏又暖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往。今后,理氏怀了

  • 一丝不苟

    明代时辰,皇上下令制止宰杀耕牛,就是信仰归教的人也不破例。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入相约往造访高要县知县汤奉。汤知县置酒款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归教的人拼集起来的五十斤牛肉。汤知县一贯贪赃纳贿,并且他也是信仰归教的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明帝时,班超同匈奴构兵,立了年夜功,因而天子便对他委以重担,派他出使西域。班超先到了鄯(shàn)善国。鄯善国王知道他颇有才华,对他十分敬重。但过了一些时辰,国王却对他怠慢起来了。班超感触形势不妙,便招集同业的三十六人研究对策。他阐发那

  • 芝兰玉树

    在古时辰,有一个汗青朝代鸣东晋。东晋时期,有两个很受人尊重的年夜家族,一个是王家,一个是谢家。这两个家族,培育出了许多良好、精采的人材,在皇宫里担当首要职位,辅助天子处置国度年夜事。谢家有个鸣谢安的人,他是那时的宰相,至关于咱们今天的国度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