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世仇

世仇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8:24  热度:13℃

这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长大、刚刚成年的一匹公狼,它承袭了祖辈在大漠里奔袭捕杀养成的桀骜不屈的野性,两眼闪着生机蓬勃、特立独行的气息和气吞万里的寒光。

狼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很少在白天出窝。可公狼不然,光天化日之下照样在荒漠上游荡。它矫健、敏捷、凶悍,那森冷凛然的目光不是在沙漠里寻找猎物,而是在扫视天空,好像它的猎物潜藏在天空哪片云朵后面,潜藏在蔚蓝色的深处。

它在等待和寻找一只鹰。

那是一只曾经捕杀了它的父亲,又捕杀了它的母亲的一只食狼鹰。

当时公狼还在哺乳期,父母忍不住饥饿,光天化日之下到荒漠上觅食,它跟随在后面撒欢。突然,飞过来一只巨鹰,就是凶猛强悍、以狼和黄羊为食的食狼鹰。乌孜别里山本来没有形体巨大的猛禽,这只食狼鹰不知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落户到这里,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狼的天敌。

那时,公狼还不知道食狼鹰对于狼意味着什么,站着看稀奇。

食狼鹰从高空俯冲而下,箭簇般迅猛。当它意识到危险,拼命逃跑时,食狼鹰已经逼近,巨翅扇起的风飞沙走石。父亲见状猛扑过来,用身体阻挡食狼鹰的攻击。近在咫尺的食狼鹰随即改变了攻击目标,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父亲的后腰。父亲嚎叫着转过头,欲同天敌拼一死活。不料食狼鹰老练而迅速地伸出另一只爪子,准确无误地钩进了父亲的双眼。

那一刻,公狼目睹了食狼鹰的凶猛,凶猛到没有可能抵挡。对于相对弱小的狼来说,除了被捕杀似乎再无其他选择。

不久,母亲同样丧命于食狼鹰的利爪。

公狼是在对食狼鹰的仇恨和恐惧中长大的,是在对父母痛苦的思念中长大的。仇恨、恐惧和思念,最终熔铸成了讨还血债的欲望。它走上了光天化日之下的荒漠,向仇敌挑战……

食狼鹰终于出现了,悠闲、高傲地在天际盘旋,如同在巡视自己的领地。公狼冲着仇敌仰天发出一声宣战般的长啸,而后不紧不慢地小跑。食狼鹰一阵回旋作势后,敛翅俯冲而下,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射向公狼。

公狼开始加速,撒开四蹄向一片灌木丛狂奔,那是展示公狼全部野性和活力的狂奔。从天而降的食狼鹰还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近了公狼,一只钢钩般的爪子抓住了它的后腰。公狼感到钻心的疼痛,但它没有停止狂奔,更没有像父辈那样掉转头与食狼鹰相搏。

遭到食狼鹰从后面攻击时,回头以死相拼,是狼自卫、求生的本能和天性。而公狼克制住了自己。

任何动物得以生息繁衍,都有其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核心,是其本能、天性顺应了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如果没有自己的本能和天性,谁也别指望生存下来,哪种动物也休想生息繁衍。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放任自己的本能和天性,往往又是导致毁灭的根源——不论是作为这种动物整体还是个体。

那么,在一定情况下克制、遏止自己的本能和天性是理智的。公狼克制住了自己。

其实,对狼的攻击,食狼鹰的第一爪不是杀手,而是激发狼回头反击;当狼回头欲以死相拼时,食狼鹰才使出撒手锏——迅雷不及掩耳地将备用的利爪钩进狼的双眼。

食狼鹰的爪子不但强健有力,而且铁钩般尖利。

当即便可直刺进狼的颅腔而使之顿时毙命。

从对父母被捕杀惨痛景象的记忆中,从一次又一次同类遭捕杀血淋淋的场面中,公狼掌握了食狼鹰的伎俩。因此它克制、遏止住了自己的本能和天性,绝不回头,继续狂奔。而食狼鹰这时完全不必等待狼的回头,它完全可以用另一只爪子,抓住狼的脖颈或脑门,腾空而去。但食狼鹰墨守惯用的章法套路,固执地、坚定不移地在等待狼的回头,被狂奔的公狼拖着朝前飞。

公狼已经狂奔到了灌木丛的边缘,食狼鹰还抱着胜券在握的信心在等待。公狼拖着张开翅膀的食狼鹰,狂奔进了灌木丛,食狼鹰被灌木丛撕扯成了碎片。

痊愈后的公狼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狼王。

猜你喜欢

  • 明开国大将傅友德简介 傅友德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傅友德谥号:武靖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明朝出生地:砀山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1394年职业:颍国公、太子太师信仰:道家封爵:颍川侯、颍国公追封:丽江王主要成就:第二次北伐平定甘肃、平四川取贵州 下云南傅友德是中国明朝

  • 明朝开国大将冯胜简介 冯胜是怎么死的?

    冯胜是明朝开国大将,是将领冯国用的弟弟,所以也叫冯国胜,还叫冯宗异,后来才定名为冯胜。冯胜是濠州定远人氏,少时与自己的哥哥一起习武读书,懂兵法通谋略。元朝末年,朝廷腐败,天下大乱,冯胜和自己的哥哥冯国用一起组织武装山寨自保。后来朱元璋路过之

  • “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简介 达延汗的人物

    达延汗,为蒙古奇源部包,姓包尔之金,本名巴图猛克,号大元汗,又有蒙古中兴之主的美称。所谓的蒙古中兴之主是后世人对达延汗的评价,实际上他是将被明朝驱逐出中原后退回到蒙古高原,并且逐渐分离的蒙古帝国,再一次统一起来的大汗。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功绩在

  • 明朝开国名将邓愈的故事 邓愈最后是怎么死

    邓愈是明朝开国名将,安徽虹县人,原名邓友德,字伯颜。邓愈是领兵打仗的熟手,早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领兵抗敌了。1333年农历2月15,一个小男婴在虹县龙须里出生,他的父亲邓顺兴为其取名邓友德。邓顺兴是一个重气节,讲义气的人。元朝末年,社会

  • 赵括的生平简介 赵括是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

    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赵括,嬴姓,赵氏,名括,人们常常将纸上谈兵和赵括将军联系在一起。可是,战国那时候还没有纸张呢,怎么能这么说呢?虽然这纸上谈兵的意思大概能够概括这位将军,可是在这个词语没出来之前,人们是怎么形容这位将军的呢?赵括的出身很好,

  • 赵括是谁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谁?为何要进言

    长平一战,奠定了秦国的霸主地位,使得赵国迅速衰弱,这一战,秦将杀神白起杀了赵国降军四十万。秦国先后派出了王龁和白起,而赵国则先后派出了廉颇和赵括。由于白起截断了赵军的粮草,使得被困赵军孤立无援。秦军有后援军的补给,将赵军围困了整整四十六天,

  • 历史上真实的赵括是怎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幼熟读兵书,好排兵布阵,早年也跟着父亲出过几次战。但是,真正意义上由赵括带兵的却是一场惨败的战争,即长平之战。都说赵括不是一个好的将军,他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会实战。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赵括是否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呢?

  • 赵括是英雄吗?如何评价赵括的长平之战?

    提到赵括,大概都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华而不实的人吧,没有战争经验,却带领赵国几十万大军败给了秦军。要说赵括是不是英雄呢,这不好说,但是能够上战场不怯场,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曾经,赵括的父亲赵奢就说过赵括的这个问题,便是不把战争和人命当成一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