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马戏虎德卡的故事

马戏虎德卡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5:07:26  热度:11℃

旺家族,泰国首屈一指的驯兽世界,无论多么凶悍的猫科动物,只要经过旺家族的驯养,就如同被金手指点化出了灵性一样,聪明温顺。数百年来。泰国所有马戏团顶梁的猛兽马戏明星,无一例外都是由旺家族启蒙驯养而出。

阿培是泰国国家大马戏团的驯兽师,也是旺家族目前唯一的嫡传子孙,可惜的是,因为家族专注于驯养猛兽,随着孟加拉虎、华南虎等猛兽的濒危灭绝,祖先传承的绝艺慢慢变成了屠龙之技,正日益失去在马戏界的王者地位。

阿培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能重振家族传奇的机会。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已经在野外灭绝的孟加拉虎,在泰国政府的保护下,国家动物同里硕果仅存的最后8只,经过人工繁殖,终于产下了第一只后代--德卡。

在国家大马戏团德再三要求下,政府不得不考虑作为名族文化遗产德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马戏团的要求,在德卡满月后,它被送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迎接它的是一个人类的温暖怀抱--阿培,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德卡的启蒙教练。

将德卡搂在怀里,阿培兴奋得浑身都在颤抖,他明白,只要自己能把德卡训练成为马戏虎明星,旺家族这块金字招牌就会在蒙尘多年后重新熠熠生辉。

在阿培呕心沥血德驯养下,德卡很快就一日千里地成长起来。阿培对德卡的训练过程一直严格保密……这当然是为了防止自己独家的训练方式泄密:与别的驯兽师用嘹亮的哨声指挥猛兽不同,阿培使用的是一个祖先传下来的工具--一枚可以含在嘴里的极小的口哨。这枚口哨发出的声音极小,人类几乎听不见,但对于听觉比人类灵敏100倍的老虎而言,却是清晰又响亮,只需要吹动这个小口哨,德卡就会清楚地按照命令做出动作。

整整一年时间,阿培与德卡同吃同住,将满腔期待注入到对德卡德训练中。德卡,终于到了可以登台演出的时候了。

然而,荣耀并不属于阿培。就在德卡将在一个月后登台的预报传遍大街小巷的时候,坎努取代了阿培登台的地位--坎努并不是个优秀的驯兽师,一直以来,都只能担当一些狗之类的小把戏。但是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国家大马戏团副团长。

坎努大大咧咧地来找德卡,眼角眉梢俱是前途灿烂的喜气。阿培根本没有反对的权利,他只告诉坎努,希望他在表演成功后,能够提到德卡是由旺家族的传人启蒙驯养的。坎努随口应着,表情却明显看得出来是敷衍。

阿培没有马上将德卡交给坎努,他为自己争取了一周的时间,他说德卡还需要最后一次系统德训练。

阿培找了一个塑胶假人放在自己的秘密训练场地,在假人的脖子上挂上一块鲜嫩的牛肉,用口哨吹出一个短促的音符作为命令,德卡一听到这种哨声,就会直扑假人的咽喉,一口咬下那块牛肉大嚼。一个星期,一直重复着这一个动作的训练,直到德卡的扑咬万无一失。

三个星期后,马戏虎明星德卡的首次登台终于开始了。虽然坎努没有指挥猛兽的经验,但因为阿培的训练为德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三周的临时磨合,人与虎的配合尚算默契,事先排练好的表演项目也都一一成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掌声雷动。

在首场演出大获成功的记者招待会上,坎努信口开河地胡诌自己驯养德卡的艰辛和种种危险,所有的功劳都成了他一个人的。阿培的心渐渐发冷,他从不奢望能位居首功,却无法接受自己家族的荣耀被如此轻轻抹去。

随后的庆功宴会上,阿培一直坐在角落里等待,等着坎努来向自己表达谢意--按照马戏界的传统,接任的驯兽师是必须在表演成功后前来对启蒙驯兽师前期的培养、训练表示尊重和感谢的。

可坎努一直没来……

阿培叹了口气,轻轻松开了紧握的拳头,里面是一个小小的口哨。

第二天的演出依然人山人海,当坎努和德卡的表演接近尾声的时候,后台的阿培眼睛一闭,用力用嘴里的口哨发出了一个短促的音符--没有丝毫的犹豫,刚才还温驯无比的德卡,风一般地扑倒了坎努,张开大嘴,对准他地脖子就咬了下去……

坎努当场毙命,德卡随后被麻醉枪击中,送返到动物同--有过伤人历史德猛兽,便永远失去了马戏表演的资格。

没有人怀疑阿培,猛兽伤人是马戏界不可避免的事情,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意外。马戏团决定再次引进孟加拉虎幼崽,并希望阿培能再次担起驯兽师的重任。可是,阿培发觉他已经失去了驯兽的能力,他根本不敢看孟加拉虎幼崽的眼睛,那双清澈漆黑的眼睛里,似乎饱含德卡的委屈与哀怨。

阿培悄悄来到动物园,以驯兽师的身份获准进入德卡独居的虎山。看见阿培,德卡开心地朝他跑来,当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阿培又一次吹出了短促的音符--当德卡下意识地用利齿刺破阿培咽喉的时候,阿培的眼角流下了一滴泪珠--他是旺家族死在自己驯养的猛兽口中的第一个驯兽师,也是最后一个……

猜你喜欢

  • 范仲淹够狠

    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是个励志的大典型,两岁死了父亲,四岁随母亲再醮寄养山东,念书极其吃苦。划粥而食不说,大寒天还用冷水浇脸醒神,最利害的是,五年不解带,也就是说五年没脱衣服睡觉。从这一点来讲,范仲淹对本身有点狠。范仲淹说先全国之忧而忧

  • 被人赞美的赵高

    一提起秦代的赵高,大师想到的是指鹿为马窜改圣旨,制造秦代宫庭政变,草菅人命,最后杀死秦二世,造成了秦代的衰亡。这些都是赵高的B面,是断章取义,若是联系赵高的人生前半段,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天地之别,下面我们抛开小我之见,听一下赵高的A面。赵高是

  • 张之洞和听月楼

    晚清重臣张之洞持久在外为官,很少回抵家乡。此日他接抵家乡的信儿,说筹办为他盖一座高楼。张之洞一听很欢快,本身辞职归里后,可以悠哉游哉地登楼看月、喝酒赋诗了。欢快之余,他亲身为高楼起了一个高雅的名字看月楼。看月楼完工此日,张家大宴宾客,楼上楼

  • 好辩皇帝司马昱

    东晋时辰,有个叫司马昱的皇上,很是伶俐勤学,常与臣子驳难,朝廷上下无人能敌。有个姓牛的宰相,为了拍皇上马屁,提出请皇上召集全国辩士到京一会,一来好提拔人材,二来也扬扬万岁的才名。皇上被牛宰相吹嘘得满意失色,颔首赞成,因而牛宰相拟了一慌张榜,

  • 李白不上船

    杨贵妃是李白的铁杆粉丝,总想李白为本身写几首诗,就要玄宗把李白宣进宫来。当时,李白正在安徽顽耍,听得皇上宣召,只觉得立功立业的时辰到了,很是兴奋,牛气冲天的诗句脱口而出:仰天大笑出门往,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在皇宫享受着大唐最高规格的招待,皇

  • 唐朝的猛人猛事

    一话说在唐朝,有一些处所,是诗人们PK谁更猛的处所,就仿佛武林中的西岳。那时,在山西蒲州有一个楼,叫作鹳雀楼,一共三层,挺壮不雅。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唐朝良多诗人都一窝蜂跑到鹳雀楼往写诗。他们相互PK,看谁最猛。要知道,唐朝是甚么时期?

  • 玄奘给唐太宗讲的四个故事

    玄奘往天竺取经,用时十八年,他终究回来了。在他达到长安之前,肃州的太守早就调派快马将动静传递到了国都长安。唐太宗很欢快,让苍生接待他回来。玄奘进进长安那天,有几万人围不雅他进城,官员们峨冠博带,苍生们欢欣鼓舞,排场十分昌大热烈。玄奘百感交集

  • 历史上的四次中日之战

    从空中俯瞰地球,日本很轻易被发现:亚欧大陆东头的大海里,悬浮着一个孤伶伶的岛国。从外形上看,日本列岛就像一张弓,一张蓄势待发的弓。在古代日本,他们是大陆母亲的游子,火急需要中国文明的津润,献贡求封,恭敬之至。一旦羽冀饱满,这张弓即搭上武力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