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掌控自己的爱节奏

掌控自己的爱节奏

收录日期:2025-11-21 12:21:42  热度:9℃

那天,和闺蜜雯一家约好去新开的美食城开胃。吃饭的时候,雯的老公军特意把我对面的位置留给老婆,笑着说:“这个角度最适合你们两个死党聊天了。”就这么个体贴的小细节,让我对其貌不扬的军一下子顿生好感。

我和老公基本上已跟哥们儿感觉差不多了。每天的午饭他一般在外解决,不用通报,到了晚上都是我准时回家做,等他回来的时候,我从厨房风风火火钻出来,虽说不上蓬头垢面,却“简装”得不可再省略,绝对失了颜色。谁在家还“精装”?简直自己给自己找累,我是坚决反对的。所以,我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就那样坐下来,与他且吃且聊,不急不火,我感到如此才能放慢吃饭的节奏,不辜负我忙活了好久的美味佳肴。在舒缓的节奏下,我们一边吃一边聊着每天发生的事,彼此的工作,孩子的学习,等等。这时,我感到再不是年轻时激烈的爱情了,甚至连温馨的感觉都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长里短的琐琐碎碎,婆婆妈妈,一点儿也不浪漫。

把这些感受讲给雯听,雯笑了:“不错,很多女人都这样。但需要警惕的是,太一成不变了,会让爱麻痹。”

雯属于生活智慧丰富的那类女人。她常感慨:女人太幸福了并不是好事,因为容易把属于自己的节奏搞乱、搞错,不知不觉以男人为重心,一天到晚如向日葵围着太阳,这是很糟很蠢的行为。婚姻中,男人本不是第一位的,可女人总把男人放在优先位置,所以时间长了男人误以为自己就该第一,才有了理所当然的不在意,进而上升到理直气壮的不满。这不能怪男人,都是女人惯出来的毛病。爱男人当然没错,错的是,爱到一切为对方安排好,把爱对方当成人生中一刻也不能松气的事,并为此失去或乱了自己的节拍,那就大错特错了。雯说她时常一人晚上出去跟朋友吃饭、聊天、K歌,去休闲会馆SPA,高兴了还喝杯红酒,等老公和儿子睡了之后才悄悄回家。甚至过段时间找个地方玩一回人间蒸发——“清空垃圾,给心充氧”,她说这是她独有的爱节奏。

想想我自己。总是一下班就飞快冲进超市一通狂购,然后大包小包拎回家。不厌其烦,变着心思做这做那,为的是让老公女儿回来吃到一桌色香味俱全、营养搭配均衡合理的晚餐。可是,时间一长,我明显观察到俩人满不在乎甚至无精打采的表情。终于有一天吃饭时,我发现这一大一小对着盘子里的菜扒拉来扒拉去,目光游移,神情涣散。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打听,原来这父女俩耐不住回家路上烤骆驼肉的诱惑,一人麻辣了10串,所以面对饭菜有点儿无所谓。我一听就气坏了:“外面的零散小吃既不卫生又缺营养,你们怎么能这么做?太辜负我精心摆弄的饭菜了!”那天的晚餐,以我的大怒、唠叨,老公女儿的郁闷、沉默而收场。同时也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的爱太按部就班了,每天雷打不动同一个节奏,让他们感觉绵密的单调,甚至疲惫无聊,才忍不住去路上吃小食的?

从那以后,我听从了雯的建议,开始有意调适自己的生活,重新把握了爱节奏。每隔几天,我就找借口晚上不回家,让他们自己吃饭。等我回到家时,看到俩人已按自己的心思做了满意的晚餐,或在外面享用了什么喜欢的美食,一脸的心满意足,睡得又香又甜。

一次周末,我又请假了,女儿趁机把她的几个同学喊来。山中没老虎,猴子称霸王,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做了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一个个吃得嘴角流油,比考了百分还兴奋。渐渐地,我发现老公和女儿不仅没有因为我不在家对我有意见,相反,因为有了自己想要的节拍,父女俩感觉自由放松,还新鲜无比。以至如果有几天我不出去了,他们反而会惊奇:“呵,要当宅女了?”

周末,老公好垂钓,我爱跳舞。我去舞馆,他有时就给我惊喜,在外一边等,一边练哑铃。邀他陪我习舞,他总严词拒绝,理由是:“咱一个爷们,满眼花红柳绿的,容易迷糊。”每隔两周,我就陪他去一次河边。他钓鱼,我躺在支好的行军床上,戴着遮阳帽读张爱玲,眼睛累了听MP4。老公有了收获,我就大喊一声:“真棒!”以兹鼓励。其实完全可以把跳舞改到晚上,每周陪他去的,但想想那样做,老公未必有感觉。再说不跳舞还可以逛街或做点儿别的事。隔一两周这样的节奏最适度了,不固定才充满期待。如此下去两个人都深感既呼吸清新、独立自我,又团结和谐、相亲相爱,日子别有一番滋味。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保姆式的妻子,缺的是在美满婚姻里不失自我、还能掌控自己的爱节奏的女人。而我们想要的,正是那种适合自己的幸福节奏:你自在舒服,我也悠然惬意。正如宋丹丹“微博”里的话:如果我不能在你面前放松,不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那我干吗要和你结婚呢?

猜你喜欢

  • 迊亲

    迊亲有一小乡村,兴这么个风俗。当婚的那天,男家把新娘子接到了村头,要家里的长辈,组织一支迊亲的队伍。 长辈们头戴花帽,身穿长袍,肩上斜挂着写有“水货新郎”的红彩条。队伍的前面由两人扛着一小红横幅,上面写着“迊亲”的醒目大字。 到了村头,做长

  •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王闩闩出生在大凉山的一个小山村,从小就喜爱打猎。他是村里名不虚传的神枪手。 他有个娃儿(四川方言),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就跟着老汉(四川方言)学打猎。 刚开始两天,娃儿跟着老汉,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走过一片树林又一片树林,老汉说:“

  • 撒尿成文

    撒尿成文农村讲究结婚姑爷回门。老张一早起来犯了愁,姑爷是位大学生。一般人家姑爷回门,找一位村里体面人相陪。可姑娘打来电话叮嘱,一定找一位有文化的,不然丢面子。老张想了想,要说是有文化,还是养羊的李羊倌,而且还出过几本书!。酒桌上,姑爷拽文拽

  • 聪明猴

    聪明猴猴王曲艺团,是一个以两只聪明猴表演骑马射箭、开汽车等惊险而又滑稽的猴戏为主,人戏为辅的民间艺术表演团体。这天,他们刚结束一场成功的演出,就又接到东风乡的邀请。团长高兴,就美酒好菜地款待演职员工,还破例让两只聪明猴入席与人一起吃喝。去东

  • 《红薯哥》

    《红薯哥》老米是村里的暴发户,抠门又势力。这次他出远门回来,见地里的红薯还没有挖,不禁冲儿子大骂道:“混小子,把我交代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红薯再不挖就全烂了!”儿子眼珠一转,讨好地说:“爸,我有妙计,不仅能把红薯全部收上来,而且人工是全免费

  • 白吃谁不吃

    白吃谁不吃七十年代的供销社门口,两个小孩子在玩耍。女孩手里拿着山药干慢慢吃着。嘎子眼巴巴的看着吞咽着口水。女孩有所查觉的看着男孩问;“想吃吗?叫声姐姐。”嘎子若有所思的说;“不叫。”随后笑笑得意的说;“我会倒立,你会吗?”说着双手拄地轻巧的

  •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市长参加一个同学会,一边喝酒,一边闷闷不乐的。旁边的同学陈巴子在乡村经营一辆农用车,经常拉些猪呀鸡什么的出去卖。他问,市长大人,你为什么闷闷不乐的?市长说,我现在成了弱势群体了。陈巴子一巴掌拍在他肩上,说,你都成了弱势群体,那我们是

  • 竟然像间谍

    竟然像间谍这几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条件好一点了,可以把在农村生活的父母接到城里,为他们租一套房子住。回想父母在乡村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想,我必须回报他们,让他们在祖国各地没有走过的地方,去走一下。前年,我去城里的旅行社为他们联系。我亲自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