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爱人就该在远方

爱人就该在远方

收录日期:2025-11-20 14:30:44  热度:9℃

爱情真是一个容易氧化的东西,做不到长相守,那么最好的只能是长相思,把爱人放在隔山隔水的对岸,默默注视,不必靠近,对于爱情,这也许

是真正的爱护。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意境很美,更重要的是,作者似乎很享受那种距离,也许,他就是想讲那么个意思,恋人就该在远方,或者,换言之,恋人不该离得太近。

关于这个道理,《聊斋》里的那篇《云萝公主》说得更清楚。

云萝公主来路不明,总是牛鬼蛇神花妖狐怪一类吧,她跟《聊斋》里其他女主人公口味差不多,看上了一个名叫安生的书生。安生知道她的意思,就汤下面,开始动手动脚了,云萝公主说:君暂释手,今有两道,请君择之。安生正在兴头上,估计没心思听一个女人口,唆,但毕竟是新相识,还没有将对方吃定,少不得耐着性子,细问端详。云萝公主说,若为棋酒之交,可得三十年聚首;若作床笫之欢,可六年谐合耳。安生想也没想,张嘴就说,六年之后再说吧。云萝公主沉默了那么一会,但还是顺从了安生,完事之后,方道:我知道君也未能免俗,这也是我的命啊。

原来花妖鬼怪们也认命哦!可为什么要在六年和三十年中选择?它们各自代表了什么?男人懒得花费琢磨它,这个问题,是属于女人的。很多年前,我读到某女作家写的一篇小说,讲述一对男女绝望的忘年恋,他们相爱多年,隔着纷纭尘事,就像两座寂静的山,只能相望,不能相亲,女主角长久地注视着他高贵的白发,肃穆温和的背影。

这个小说是我的阅读史上的里程碑。然而,世界存心让我惊奇一把似的,待我长大成人,那位女作家突然推出了长篇力作,讲述的还是一对男女的忘年恋,两人外面的身份气质跟那一部里面没有什么区别,但内里那些花花肠子可就太不一样了。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两人的爱情不再那么缄默,终于得到了爆发。用云萝公主的话就是,把棋酒之交变成了床笫之欢。

离得那么近,看见的便不只是高贵的白发,还有透出腐朽气息的老年斑。他们开始争吵、猜忌、算计,两人都是感情那么强烈的人,爱起来固然刻骨铭心,恨起来也会让对方终生难忘,眼看着那爱情绝唱变成了一场闹剧,作为忠实观众的我,张大了嘴巴的同时,不由暗暗心凉。据说这小说是有生活底本的,假如是这样,我得说,爱情真是一个容易氧化的东西,尤其对云萝公主以及文中女主人公这些走非主流路线的女人们。她们的来历处境或是性情使她们做不到长相守,那么最好的只能是长相思,把爱人放在隔山隔水的对岸,默默注视,不必靠近,对于爱情,这也许是真正的爱护。

猜你喜欢

  • 裸婚

    以前常想:都说“七年之痒”,那第六年呢? 现在我知道,第六年的时候,我们在猜测第七年时会不会痒。要是痒得轻呢,就挠挠;重呢,就互相蹭蹭;万一痒到不行了呢,就把鞋子脱了吧! 真没想到六年过得这么快。有时候我们都很纳闷:怎么自己爱的人,与选择结

  • 鞋子上的小污点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每个人身上或许都大大小小存在着一些小污点,有的人总是不以为然,而有的人则能够立刻改正。 明朝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张瀚的人,在京城都察院任职。张瀚才貌双全,深得御史大人的赏识和器重。由于当时明朝官场腐败混乱,不正之风盛

  • 以牙还牙

    我们主任比较刻薄,这天到办公室查岗,发现小江正盯着电脑屏幕上一组照片出神,主任咳嗽一声,问:“这是谁的照片啊?”小江想关闭相册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实话实说:“主任,这是我儿子的生日照。” 主任立即沉下脸道:“现在你已经违反了两项纪律:第一,上

  • 不好也不坏的人

    有一天我到某地办事,下飞机之后搭计程车。 由于是初次到那个城市,就跟司机打听当地的情形。他除了为我介绍,还发表了不少对时局的看法,两人谈得很投机。 到达目的地,表上是180块。 “给一百就好了!”他居然手一挥,豪爽地说。 “那怎么成?”我递

  • 人生也如跨栏

    毫无疑问,曾经的“跨栏王”刘翔一路跑来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 雄鹰折翼,刘翔一下子从“神坛”跌落下来。“懦夫!”“骗子!”“装病!”“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虽然大部分人满是宽容、同情和理解,但谩骂、质疑和轻视仍长期笼罩着他。 其实,刘翔的脚

  • 奶牛与黄瓜

    从前,有一对夫妻,总是为将来发愁,越想越感到烦恼,因此他们常常整夜在床上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每天都忧心忡忡。 一天,他们又为无法挣更多的钱担忧。丈夫对妻子说:“如果我现在有了钱,我就会去买几头母牛。” “然后,我们就可以有好多牛奶。

  • 一只老鼠换来的财富

    一天,一位谋臣去参加国王召开的会议。半途,他看见路边躺着一只死老鼠。他对随从说:“可别小看这只死老鼠,它可以作为创业的开端。一个能干的人可以凭它创造一笔财富。如果他努力工作,处事机智,他就能开创一番事业。” 恰巧路过的年轻人普塔听到了这番话

  • 种春风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邮局里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吧。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