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农村汉的际遇

农村汉的际遇

收录日期:2025-11-21 03:53:04  热度:11℃

单刀直入,步入正题。我是一个农民,以种地为生。在人们的印象中,农民有着特有的标签:忠厚、老实、淳朴,与当今的花花世界格格不入,一生就应该辛勤耕耘。

我曾经也认为我的一生和众多的农民一样,大同小异的勤劳一辈子。上了年龄之后,和老伴依然恩爱有加,过起理所当然的“不羡鸳鸯只羡仙”的生活。毕竟,我的老乡,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就是这么平淡一生。

农民甘于平凡,一夫一妻,相伴至死也是一种普遍的认定。因为没有和繁华的世界接洽,“不谐世事,”倒也心甘情愿。

奈何世事无绝对,农民也是人,也有着和城市人一样的思想和各种际遇,只不过相对而言比较渺茫罢了。

记得若干年前,村子里一个非常憨厚的男人,在外打工一年,回到故乡后,便看不惯糟糠之妻,非要离婚,还骂她是黄脸婆,和城市里的女人相提并论,甚至不如小姐貌美。

最终,他如愿以偿,女人含泪和他结束了二十年的婚姻。

村里的老人都说他被鬼迷了心窍,变得薄情寡义。没打工之前,干农活可是一把好手,不仅如此,因为心疼妻子,他几乎抗下所有的活计,为的是不让妻子过于操累。仅仅一年而已,判若两人,对妻子不在存有半丝情意。还因为离婚的事宜对妻子拳脚相向,毫不留情……

因此,都说城市是个大染缸,再好的人一旦踏入其中,无论如何都得沾点色彩回来。

那年,我刚结婚,便牢牢的记住了这句话。因为对婚姻的认识还处于迷茫的阶段,此言成了我人生的箴言,我发誓,一辈子都不去城里务工!我怕自己变坏,让人戳脊梁骨。就像乡亲们耿耿于怀的那个男人一样,都过了十几年了,他的事例至今还引以为戒,遭人唾弃。当年,他的背叛,在村子里引起极大的轰动,乡亲们难以置信会发生这种难以启齿的事情,犹如天方夜谭般。可却真实无疑的上演了,此事在村子里是破天荒的头一回!如今,那个男人杳无音讯,不知是否生活的如意,没有人会过多的关心,可他的劣迹却深深的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在我的印象中,夫妻就应该携手并肩的共度一世,这个思想根深蒂固。而且事实就是如此,村里的那些老夫老妻的幸福生活足以说明一切!每一对老人都是从年轻的时候一步步走过来的,这才是真正的婚姻!包括我们村的方圆数十里,多少年来,他是唯一的婚姻背叛者!

所以,即使十几年过去了,我依然以他为耻,尽管我也步入中年!

然而,以上的想法都是往昔之念了……

我想,我极有可能步他后尘,成为创造“奇闻”的第二个人,再次令安逸的村庄沸腾起来!

如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着,我的思想也随之改变。都二十一世纪了,尤其在城里打工近三年的我,看惯了太多的滥情事例,有的人甚至拿婚姻当做儿戏。相比之下,农村的思想过于古板、单调乏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几年来,我的心态陡变,再也不是往日那个淳朴、憨厚的农民了。我只是一个务工人员,无权无势,也没有油光粉面的脸蛋,甚至活脱脱一个土包子。奈何老天眷顾于我,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的情感之路再开新径!

曾经以为婚姻或者爱情就是老了以后可以相互相依。而今,又添新释,爱情是可以泛滥的!

的确,我也有过耻辱感,自己怎可如此而思。

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家的媳妇才四十左右,皱纹却早已遍布满面,由于没用过化妆品修饰,皮肤不仅干燥无光,还粗糙不已,活脱脱一个老太太。不仅如此,如果用城里的时髦话来形容她的身材,她是一个实至名归的“腹婆,”像水桶一样的臃肿,怎么能和城里的“腰精”相提并论?况且城里的同龄女人,哪一个不是皮肤白皙,光彩夺人?二者简直没有比拟的必要。

真是没想到看了大半辈子特有肤色的特征,进城短短三年,就变得厌恶起来。

更加龌蹉的是,我竟然对当年的那个男人有了怜悯之心,也许是所见略同吧。

看来,老人说得对,我已经沾上城市的色彩了。

是的,凭心而言,我已经厌烦了妻子的那张老脸,尽管是一脸慈祥、淳朴的笑容。

说句实话,如果能选择,我依然还会坚持来到城里,而不会选择当初留守在农村,庸碌一生。

既然谈及选择,那么我便不得不做出摆在眼前的选择。

年关将至,我是随着回乡如潮的工友们一同归于故里,还是抛弃妻子和光彩靓丽的她共度团圆之夜……

猜你喜欢

  • 肯尼迪成长轶事

    毕业于哈佛大学的肯尼迪一直是美国人民的骄傲,同时他更是哈佛人自己的骄傲,哈佛大学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建了肯尼迪政治学院。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从小就注意对儿子独立性格和精神状态的培养。有一次他赶着马车带儿子出去游玩。在一个拐弯处,因为马车速度

  • 雕塑人生的罗丹

    这是一位在哈佛美学课上的“常客”,因为他的事迹实在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奥古斯特罗丹,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西方近代雕塑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师,他的雕塑作品《思想者》是现代世界最著名的塑像。罗丹出生于巴黎拉丁区的一个公务员家庭。父亲一直希望

  • 拒绝死神的乔妮

    1967年夏天,美国跳水运动员乔妮埃里克森在一次跳水事故中,身负重伤,除脖子之外,全身瘫痪。乔妮哭了,她躺在病床上辗转反侧。她怎么也摆脱不了那场噩梦,为什么跳板会滑为什么她会恰好在那时跳下不论家里人怎样劝慰她、亲戚朋友们如何安慰她,她总认为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有一位哲学家将自己的学生带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要在那里对他们讲最后一课。在草地上,他对学生们说:“10年苦读,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

  • 两片海洋的故事

    哈佛一位欧洲文学史专业的教授曾给学生们讲过一个关于两个海洋的故事。以色列有两个内海——加利利海和死海。死海在海平面下392米的低处,它的周围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对岸则是约旦的领土。死海的水中含有很高的盐分,盐的比重很大,当人掉进去时,身体会自

  • 爱说“早安”的传教士

    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的一个小镇,有一个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不论见到谁,他总会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小镇上一个叫贝特的年轻人,对传教士每天早晨的问候,反应很冷淡,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然而,面对贝特的冷漠,

  • 两根蜡烛

    汤姆是一个工程师,在生活中屡屡受挫,虽然人过中年,但事业还是一无所成,因此也常常无端地发脾气,抱怨别人欺骗了他。终于有一天,他对妻子说:“这个城市令我失望,我想离开这里,换个地方。”无论朋友们如何相劝,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和妻子来到了另外一

  • 救人终救己的丘吉尔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哭声,赶快跑去,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他来不及思量,赶紧跳进去,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出来。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前,一位优雅的绅士走出来,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