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追梦之西湖畔

追梦之西湖畔

收录日期:2025-11-20 19:51:36  热度:8℃

“什么、什么?你是姚余洲?!”当爱娜接到余洲的电话时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是老天爷开恩哪!我终于找到你了。”爱娜稍事平静后说:“你说你的小姐妹张颖是一飞的同学?是张颖首先联系到一飞了?一飞是我的弟弟啊,我的电话号码是一飞给你的?”这一个电话足足通了将近半个小时,许久许久双方还都欲罢不能。

余洲是随解放初期转入地质队伍的爸妈在江西出生的,此后不久余洲又随父母搬迁到辽宁,再后来她又跟随父母转场回到江西。直至到了上学的年龄,余洲才随着爸妈及其爸妈所在的地质队伍开赴浙江绍兴。爸妈平时上班都在荒郊僻壤的野外,而余洲则在外婆的看护下住在绍兴城里的家属院。

开学前一日,外婆要求余洲向父母跪拜、感谢爸妈养育之恩。由于那天爸爸出差没能及时回来,因此只由妈妈一人并代表爸爸接受了余洲应该向双亲施行的大礼。而后,余洲就成为了绍兴市鲁迅小学的一年级新生。现在计算起来,那应该是五十年前的事情了。

开学第一天,余洲就被分配到爱娜所在的学习小组,从此她俩成为了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的好同学、好朋友。这一处就是三年,期间她俩的若影随行被旁人戏称是“青梅竹马”的一对。爱娜是那种乖乖女式的好学生、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余洲则是既继承了母亲江西血统的柔情似水,又传承了父亲东北情操的豪放豁达,且她的爽朗颇有些不让须眉的味道,她的学习成绩与爱娜也是仲伯之间难分高下的。也许是性格互补加之志趣惺惺相惜的缘故吧,因此啊,爱娜与余洲的结伴酷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难解难分。

在读三年级那年文革开始了,余洲妈妈因反对造反派要“打到地质队王队长”而被大字报定性为铁杆保皇派。王队长是余洲爸爸在四野时的战友,他们是一直从东北打到江西再一起转入地质队的同事。在王队长还没被彻底打倒之前,他果断地将余洲父母调往位于福建省建瓯的地质单位,从而使余洲一家躲过了那场浩劫。余洲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告别了绍兴、告别了鲁迅小学、告别了挚友爱娜的。

待文革烽火趋于平缓,余洲一家再从福建转回浙江,先是到了长兴,而后再到南浔……爱娜则在绍兴读完了小学、中学,而后去了台州插队务农,再后来加入知青返城大军由当地政府安排她到台州市里当了一名国企工人。

最最难以忍受的是好友的分离,但余洲与爱娜的相思之苦则一直都是在用信件来弥补愁绪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单位派遣余洲到位于杭州的浙江煤校去深造,主攻测绘专业。得知这个讯息后,爱娜专程从台州赶往杭州去探望余洲。

“我俩到西子湖畔去走走吧?让我们也演绎一回许仙和白娘子的追梦!”余洲还是不乏调侃的情趣。

“会不会影响你的功课和学业啊?”爱娜还是把学习任务看得比啥都要紧的乖学生的做派。

“放心吧!”余洲说着就拿出几本自己的作业簿子展示:“你看,这是硬笔习字作业本,这是绘图、描图作业本,这是……你发现了没有,这些作业本子里缺失了许多许多。那都是被老师拿去当做范本和范例了。我是这里最好的学生,我不会荒疏了学业的!”

于是,西子湖边一对倩影踱步、私语蜜蜜。她们谈以往的情同手足,谈人生的社会历程,谈各自对于将来另一半的期待……她俩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走了很长很长的路,直到该是分手的时候了,她俩还是依依难舍地重复地翻版着绍兴戏中经典的十八相送……

猜你喜欢

  • 有故事的人

    这对老人的恩爱,让整个旅行团的人都感到惊讶。 下车时候,老先生先下,再探过手来牵老太太下车;上车时候,他在后边举着手托她;在景点里走着,他们无时无刻不是牵着手——那牵在一起的两只手,沟沟壑壑,像岁月刻刀下的礁石。 导游是个“80后”小姑娘,

  • 那家伙,想和西西公主慢慢变老

    那家伙和西西公主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和她就这样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浑身上下都是浪漫细胞的她被那家伙喊作“西西公主”。可那家伙胸无大志,居然有和她一起走过了青葱的岁月,走过了无数平凡得无从记起的日子。 青春年少的时候,西西公主就和他邂逅。那家

  • 一支口红的故事

    上学时校园流行两种感情,一种是为了爱情选择贫穷的精神之恋,再一个是因为金钱选择物质的婚姻,她选择了前者。大学毕业后,她应聘到一家公司做文秘,一年后,她和他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新婚的最初是幸福甜蜜的。可是,没多久,这种平静就被破坏了。 做了文

  • 爱你难以十分

    一点点酒精就把我的内心出卖了。三十多岁的女人,谁不在意自己经营多年的婚姻? 我也十分爱过,可是走进婚姻,女人的角色就复杂啦,在爱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责任。她不可能在十分专注地爱一个人,她要从这十分中分出一份爱自己的公公婆婆,又要从中分出一份来

  • 互捧才够交情

    做夫妻就是做一对心有灵犀的搭档,同台唱戏,互捧才够交情,互损就太没意思。 有这么一对夫妻,男人勤奋能干,女人贤惠,持家有道,本是很般配的一对。美中不足的是,女人过于心直口快,众人前、台面上,不会操外交辞令,不会粉砌婚姻的美好,而是实话实说。

  • 半糖主义

    1“爱情应该有保留,就像糖,只吃半颗,那种若有似无的甜,才不会觉得腻,才能意犹未尽。”这是我跟骆小桑第一次见面时他对我说的话。那时,我刚刚失恋,心情极度低沉郁闷。我没有想到相恋3年的男友林然那么决绝地就说了分手的话,没有说原因、也没有留一点

  • 那个夏天的黑暗,永不再来

    1十七岁那年夏天,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季节。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连树上的蝉鸣都显得燥热不堪。父母都在午睡,我背着游泳圈,蹑手蹑脚地绕过他们,走出了家。我骑着单车快乐地向同学李惠惠家里奔去。我准备邀惠惠一起去游泳。惠惠家离我不远,我很

  • 爱我的生命

    她是个兰心蕙质的女孩子。很多男孩子喜欢她,围绕在她的身边。她不说拒绝,也不说喜欢,淡淡的,对每一个人都一样。这样一过便是几年。不断有男孩离开,也不断有男孩加入追求的行列,但她的淡漠让男孩们渐渐烦躁,终于离开,最后,她身边只剩下了一个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