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巴乐兔的选择

巴乐兔的选择

收录日期:2025-11-21 01:08:35  热度:11℃

巴乐兔挺矛盾。他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去看望小老鼠米拉呢,还是去地里种萝卜。

昨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小老鼠米拉的木房子给吹倒了。小老鼠米拉十分伤心,哭了一个下午。

“我去看米拉也没用呀,就我一个人,也没法帮他把房子盖起来呀。不是连一个帮手都没有嘛?”巴乐兔想。

可巴乐兔拿起锄头正要去地里,又停住了,“虽然我一个人没法帮米拉盖房子,可安慰安慰他总可以吧?对,我一定要去看望他!”

巴乐兔关上门,往小老鼠米拉家的废墟走去。走了没多远,巴乐兔碰上了提着水壶正往地里走的哼哼猪。哼哼猪问巴乐兔:“你去哪里呀?”

“我去看望米拉。”巴乐兔说。

巴乐兔来到了小老鼠米拉家的废墟前,只见小老鼠米拉正坐在地上抹眼泪。“米拉,你别伤心了。太伤心……会生病的。”巴乐兔说。

“我的房子没了……”米拉抽泣起来。

“你去我家住一段时间吧,让你一直住到新房子盖起来。”巴乐兔说。

“谁知道要什么时候才盖得起来呀……”

这时,只见哼哼猪走来。巴乐兔很奇怪:“你不是去地里浇水了吗?”

“碰见了你,我改变主意了。我把水壶送回家后就来了。”哼哼猪红着脸说。

他们刚说完话,只见快乐猴走来了。哼哼猪问:“你刚才不是说要去给桃树捉虫吗,怎么也来了?”

快乐猴不好意思地说:“看见你来看米拉,我改变主意了,确实该来看米拉。”

快乐猴刚说完,只见河马阔阔走来了。快乐猴问:“阔阔,刚才碰见你,你不是说去清理池塘吗,怎么也来了?”

河马阔阔不好意思地说:“遇见你,我改变主意了。我想来看看米拉。”

巴乐兔一拍脑袋:“这下人手够了。我们一起动手,帮米拉把房子重新盖起来吧!”

“对,重新盖起来!”大家齐声说。

大家立即回家取了锤子、锯子,推来三轮车,一齐动手忙起来……

太阳落山了,一座木房子又盖起来了,比原来的还结实!

“这下大风肯定刮不倒了!”快乐猴高兴地说。

“谢谢你们!”小老鼠米拉又感动又开心,露出了笑容。

巴乐兔一动不动,在想什么。

哼哼猪推了推巴乐兔:“你发什么呆呀?”

“我在想今天早晨的事。”巴乐兔说,“我早晨正在为该来看米拉还是该去种萝卜而矛盾呢,我想我一个人也没法帮米拉盖起房子呀……现在看来,我的决定真是太对了。不要去想有没有用,从我做起,伸出双手,就一定有用!”

“我们完全赞同!”大家一齐大声说。

猜你喜欢

  • 一定要发生

    有些事情是一定要发生的。我们无法阻止,只好由它,例如爱情。喷嚏是不能按捺着不打的,而且每个喷嚏自口腔和鼻孔冲出气流,切莫残酷地把这股气流逼回体内。哈欠亦是同样的道理。京都的桦岛和尚道:“就是途中成功地阻止它的发生,它终究会再来。总之不管好丑

  • 付出后收获

    一个年轻人,准备在他家所在的那条街上开商店,他向他的父亲征求意见:“我想在咱们这条街上开店赚钱,得先准备些什么呢?”他父亲想了想说:“咱们这条街上商店已经不算少了,但门面房还有的是,你如果不想多赚钱,现在就可以租两间门面,摆上货柜,进些货物

  • 越忙心越静

    朋友在一个事业单位,做着一份文职的工作。让很多人羡慕的是,这工作清闲,有大把的时间休息。可朋友把这些时间用来感怀。无论在QQ上还是见面聊天,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真是心烦意乱,好想静一静。”困扰她的事情太多了,工作上的压力,朋友间的应酬,还

  • 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学生时代,我的作文写得好,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朗读。有一次,学校组织作文比赛。比赛前,同学们都对我说:“你肯定是一等奖!”同桌也对我说:“你的作文不得一等奖,简直就是没天理,连老师都说你将来能当作家!”我愈发飘飘然了。那段时间,我陶醉在

  • 人生的迷失

    人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不是莽莽丛林,而是喧嚣人海。生活在其中,人常常像一张破碎的纸片,追逐着每一阵风。一位西方作家说:“每一阵批评的风都会把我们吹得不知去向。”同样,每一阵溜须拍马的风也会吹得你迷迷瞪瞪。当你遭受指责和嘲笑,恼羞成怒的时候,当

  • 一切从爱自己开始

    人的不幸是从小看自己开始的。传统教育让我们从小就谦虚谨慎,大家都更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与自己的不足。这样的习惯下,自我的努力就变成了追赶别人的游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别人”越来越多,让人追得筋疲力尽,充满沮丧。看别人活,活给别人看,

  • 不占落魄者的便宜

    1940年,正值抗战最艰难的时期,局势动荡,造成许多商家关门歇业。这天,作家夏衍找来自己的几位朋友,说要请大家帮个忙。朋友们到后,夏衍说:“我住的这条街上有一家小粮油店,店主平时为人不错,小店明天就要关门了,我想请大家去买些东西,也算是我表

  • 人生的本钱

    有人问我:人生是多大一笔本钱?我认为人的风格就是人生的本钱。人之初生,没有太大的差别,犹如一块璞玉。经过生命历程的影响,有的成了顽石,有的斑驳不堪,没有了丝毫玉的感觉。还有的人,明了本身有玉质,也有杂质,便精心琢磨,时时刻刻,坚持不辍,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