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许世友的故事六则

许世友的故事六则

收录日期:2025-11-20 23:32:33  热度:10℃

一、庭院成了“村庄”

许世友晚年给人的一个深刻印象是:说下就下,对以往的权位毫不藕断丝连。激越的壮心归于平静,冲天的豪气融入了田园幽境。

他住的南京中山陵八号,院子里的草坪被全部挖掉,改为种植小麦、高梁、玉米、红薯的试验田和菜园子。后又在靠马路的围墙下修了一排猪圈,加上原有的三四亩水面,既喂猪,又养鱼。

许世友在他自己营造的“村庄”里,就像个兢兢业业的“村长”,每天一大早起来安排农活。他的工作人员,种地的种地,种菜的种菜,喂猪的喂猪,养鱼的养鱼,分工明确,要求具体。

他自己负责饲养十几只兔子,当了一名“兔司令”。

二、俸禄大都付予“杜康”

许世友因公待客的酒由管理员保管,自己喝的酒由自己保管,两者决不搀和。他每月的薪金大部分用来买了茅台酒,当时茅台酒每瓶不过四元八角,还买得起。他去世后,口袋里只有一千多元现金,没有一个存折。上将司令几十年的俸禄,差不多都付予“杜康”。

三、“颠一颠也是运动”

许世友锻炼身体的方法很多:打猎、撒网打鱼、爬山、散步、坐汽车转悠……可老了,又添了痛风病,犯起病来,趾关节、足背、足跟和踝关节等处疼痛难忍,每天就只能散散步,坐坐车了。他说:“坐车子颠一颠也是运动,也能吃饭。”

一天他和工作人员闲聊,听说国家汽油紧张,军区领导用车都是定量供应,包干使用。从此,他连“颠一颠”也免了。

四、“活着尽忠,死后尽孝”

“我死后不火化”。许司令语出惊人,“中央关于领导工作人员实行火葬的倡议书,我没有签字。我死后和母亲埋在一起。我从小离开家,没有在母亲身边尽孝道,死后要和她老人家做伴。我给了大儿子许光50元钱,要他给我买口棺材,死了往里一装就行了。”

许世友幼年丧父,从小跟母亲相依为命。参军以后,几十年戎马倥偬,为国尽忠,顾不上对母亲尽孝,他内心常存歉疚之情。

1952年,他任山东军区司令员时,请假探家一次,见了母亲,长跪不起,众人百般劝慰才把他扶起来。

1959年,他为看地形又一次路过家门,见74岁的老母亲还在打柴、喂猪,不禁泪流满面。母亲病危时,他因公务缠身,未及赶回去给老人送终,引为终生憾事。当时他发下誓愿:自己死后,一定来为母亲守坟。缘于这笔“感情债”,许司令才没有在领导干部实行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名。

许光收到父亲寄来的50元钱,自己又添了点钱,买了几棵松树,做了一口棺材。这棺材最后没用上,许世友下葬的棺木是用尤太忠将军特为精选的楠木做成的。

对许世友还乡土葬一事,邓小平的批示是:“下不为例。”

五、更名

许世友原来叫许仕友,许世友是毛泽东主席给改的。

毛主席说,仕友是当官人的朋友,要他做天下百姓的朋友,而改成世友。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许世友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毛主席问他:我经常听到你的名字,没有见到你这个人。你的名字是哪几个字呀?

许世友回答说:我的幼名叫友德,姓是言午许,家谱上是仕字辈,父母给取名叫许仕友。参加红军后,我有空就学认字,才发觉‘仕‘字是做官的意思,便把‘仕‘改为‘士‘,那个时候想,这一字改后,当了红军战士就名符其实了!

毛主席听后对许世友说:你看,把‘士‘字改用世界的‘世‘字好不好?这一改,你就成为世界之友了!我们的红军战士不但事事处处要想到中国,还要放眼世界哟!

从那以后,许世友就照毛主席说的把“士”改为“世”了。

六、墓地

许世友同志之墓,位于河南省新县田铺乡河铺村许家洼,距县城31公里。墓地在一个半山腰处,背靠着两座山相接的鞍部。西南面为许世友父母亲的合葬墓,相距约40米;东面偏北为许世友的出生地,相距约50米;正前远方是五虎山(相邻的五个山头),近处是开阔的田野和一方波光粼粼的水塘。

墓包高200厘米.直径350厘米。整个坟墓前方后圆,简朴庄重,长1150厘米,宽850厘米,占地面积约98平方米。墓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

许世友要为母亲尽孝看坟,选择此处是再好也没有了。

猜你喜欢

  • 古画失窃之谜

    序:一时,“52”大案轰动全国,省市县侦破专家及各路媒体记者云集古镇。媒体作了大量而又详细的报道。瘦猴似的余馆长在县有线电视台接受专访,他痛心疾首地向广大群众和程先生表示歉意,并说自己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幸好展品在保险公司投了1亿元巨额财

  • 生命最后七十二小时

    每日一故事,每篇都精彩!各位读者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十二小时,你该怎样度过人生最后的漫长时光?会有人带着自己最亲爱的家人去完成自己和家人最后的梦想吗?还是去花大笔的资金和时间在医院尽力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可能

  • 吃相

    “哎!哎!哎!哥几个!我宣布,今天中午工地上没饭啊……”早上刚开工不久,王老板就扯着嗓子冲着正在工地上干活的工友们喊。王老板的话声未落,离王老板较近的大明立刻就不干了,吹胡子瞪眼睛的吵吵起来,“什么?没饭?!你想饿死俺啊!”“呵呵!别急,听

  • 医生的红包情结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疗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然而,纵使有日趋完善的制度设计,基于医患间的传统博弈不会改旗易帜,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惟妙惟肖的人间小品。仅以“红包”为例,枚举小品两则,以飨众看客。新年伊始,某综合医院为创建“全市无红包医院”

  • 年年半个月

    广联塑胶模具厂会客室。老总陈广禾静心听完上门订货的客商赵俊讲完,敲敲烟盘推向赵浚,说:“抽支和气草。行。我努力。”赵俊敲敲玻璃圆桌上的订单,笑笑,说:“陈总,不能说‘努力’啊!行就行,不行就不行。”陈广禾拈起一支烟点燃,说:“行,2月28日

  • 吴川人的“年例情结”

    年例是粤西地区特别是湛江、茂名地区民间特有的节庆习俗。其中有些地方年例比春节还热闹,吴川就有年例“浓”(热闹)过年的说法。年例大约就是一年一例、约定俗成的节例的意思。据史料记载,吴川过去常受台风、海潮、洪水侵袭,灾害严重,由于抵御能力低,人

  • 并非都为钱

    天麻乎黑,杨明理骑着自行车回家。他是去朋友家联系一桩生意的,因为两人谝的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杨明理骑着自行车小心翼翼的走着,快六十的人了,视力大不如前,还是小心点的好。尽管如此,令他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刚走到一个交叉路口,一辆三轮

  • 过年放炮

    村长从镇上开会回来一脸苦闷,这又表决心有立军令状的,这回任务要是完不成可就惨了,这可怎么办啊?村长媳妇王婶看见村长一回到家就愁眉不展的就问是怎么回事,村长就把去镇上开会的事和王婶一一说过,王婶听后也感叹过年不让放炮这事可不好办啊!过年放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