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娘的白发

娘的白发

收录日期:2025-11-21 00:09:38  热度:10℃

岁月无情,不知不觉娘老了,满头的黑发悄悄变白,像一团白云盘上头顶。

我知道,娘的缕缕白发是不尽的操劳染白的。我从偏僻的小山村,一步步走进省城。离老家越远,思念愈重;离故乡越久,眷恋愈深。以致在看见满头银发的老人,油然产生一种亲近的情感。

我对娘早年的事情了解很少。娘出生在战乱年代,家境贫寒。嫁给父亲时,家里同样一贫如洗。生我时,娘用唯一的破棉袄包着我,自己只盖着个破草毡子。面对生活的困苦与艰难,娘总是乐观自信,从不怨天怨地。在那个凭工分分口粮的年代,只有父亲是个全劳力。娘除了忙家务,喂猪狗鸡鹅,也得挣工分。记忆中,娘一年四季总有干不完的活,从不歇息,可还是填不饱肚皮。

饭吃不饱,就更难添新衣裳了。大人孩子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春节,才可能扯上几尺布,做件新褂子、裤子,或纳双布鞋,或把衣裳打个新补丁,洗得干干净净。我不理解娘为什么没有添一缕布丝,更不懂娘的辛苦和心中的愁苦。

娘不识字,但她知道识字重要,千方百计供孩子读书。我上小学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紧巴,娘却狠狠心给我买了一盏煤油罩子灯。那时的煤油凭票购买,每家每月1斤。煤油不够,娘经常到商店说情,或想办法借油票。实在没法,就用墨汁瓶或萝卜头造个点豆油、花生油的灯。我读书,娘就忙她的事,或在灯下做针线活。有时,娘会停下手中的活,听我读书,背诵课文,脸上洋溢着一种神奇的幸福。我常在娘的督促下进入梦乡,黎明被叫醒时,娘早已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娘性格坚强,无论日子多么艰难,从不落泪。却因条件所限,不能满意,而为孩子揪心难过。我到县城上学前,娘不停地张罗着,恨不得让我把家一块儿背走。临走前一天晚上,娘专门做了顿好吃的,请来本家的几位爷爷和叔叔,既为我送行,也算是对街坊邻居的答谢。娘坐在灶边烧水,泪珠不时从脸颊上落下来,我悄悄问:“娘,娘你怎么哭了,不愿我走呀?”娘忙用衣襟擦掉泪水,轻声叹息:“外出上学都没有几件像样的衣裳,可别让人家笑话。”娘总感觉欠了我什么。

娘的和善有口皆碑。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有了难处,娘总会全力帮助。自家的事总是尽力去做,不愿麻烦别人。年纪大了,耕种、收获时,叔叔和堂弟们常帮帮忙。娘总是念念不忘,想法请吃饭,或者送点东西表示感谢。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她尽可能做几个菜,烙上几张饼,无论如何不能丢了面子,亏待了客人。娘事事关心别人,唯独不顾自己,好像自己是铁打的一样,生病了也不合得买药,一声不吭地硬撑着。

娘从来不图儿女的回报,只是期望儿女们争气。她常说,娘不图你们当什么官,不图你们的钱财,只盼着你们在外实实在在地做事,大人孩子平平安安。娘把自己的心血,全都奉献给了我和家。每次回家,娘像招待贵客,忙里忙外,问长问短。望着娘操劳的身影和晃动的白发,我心中十分愧疚。离家时,娘总是将我送至门外很远,目光中充满关爱和嘱托,又有几分不舍和期盼。风吹起娘的满头白发,眼里泪水盈盈,我都不忍心回头……

夜深了,一缕月光透进屋里,恰如娘那满头的白发。我的惦念,都浸进这圣洁宁静的月光里,溜回了至亲至爱的故乡。

猜你喜欢

  • 逃出陷阱

    李雪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私人公司。这家公司在城郊,是一家专门制售各种音像制品的地下工厂。主要通过一些神通广大的中间商依靠自己的关系和势力推销公司的产品,因此中间商脸色十分重要,如果心情愉快,不但货物销得快,资金回笼也及时,反之,工厂连发工资

  • 小城神丐

    残破衰败的广场,一尊高高耸起的雕像,指引着芸芸众生穿越世态炎凉。这是个旧广场,多年未修。旁边有一湖无人管理,臭气难闻,所以这里白天人烟稀少”,老远就能看见一个老乞丐孤零零地坐在广场的拐角处。老乞丐七十多岁,长须白发,是个瞎子。他

  • 谋皮计

    一老顺子的儿子改革开放初期,村里有个人叫老顺子,老顺子有个儿子叫小顺子。小顺子读书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十六七岁了,小学还没毕业。不过老顺子不急,反而开导小顺子说:公社里有个主任,小时候鼻涕趿拉的,三个字认不全,他爹逢年过节给干部送东西,干部

  • 家和为贵

    宋绍兴年间,吴兴城的大富翁莫百万,年老体衰,一命归西,正在家中停柩发丧。人称五虎兄弟的宋礼、张朝、牛三、周丙、王瘪子之流,认为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密谋挑起莫百万的私生子和莫家的遗产争夺,想从中大捞一笔。当下,五虎兄弟兴冲冲地直奔莫百万私生子的

  • 招贼做婿

    江湾镇首富楚江秋,招女婿出新花样。他出一道难题,门前搭个高台,请镇上名流、百姓作证,让那些小伙儿登台做题。做对了,不论贫富美丑,只要年龄相当、身体健康,即可成为楚江秋的乘龙快婿。消息不胫而走,方圆百多里的小伙子倾巢而来,楚家门前人山人海。楚

  • 义猴除恶

    故事发生在民国初年。在竟陵龙尾山西北的何家湾,有个姓何的老汉。他一无家产,二无田产,却是耍猴的好把式。每天只要他带着两个小伙伴——一只叫青青的小猴和一只叫白白的小狗出去遛一圈,总不会落空。一天傍晚,何老汉带着青青、白

  • 秀才拆庙

    献县秀才张昀,一心要考取功名,但几科下来,都是名落孙山。眼看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脑子也不如当初灵光,就更加着急,也更加用功,常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这日晚上,张昀又在书房中做文章。文章做到一半,但觉才思枯竭,再也做不下去了,抬头一看,见窗

  • 落魄的乞丐

    张均叼着一支烟经过一个广场往家走时,看到广场上有一个衣着破破烂烂,浑身脏兮兮、臭烘烘的乞丐。那个乞丐看到有人来,就俯地哀求说:好心人,求求您给我一点钱吧!”张均平时就讨厌这种人,以前见了都是躲得远远的,可今天他突然动了个心思,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