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田秀英田贵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田贵妃与周

田秀英田贵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田贵妃与周

收录日期:2025-11-20 12:43:01  热度:8℃

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社会动荡,战争不休。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时间段不仅涌现出了许多为人称赞的人物,同时也有许多很有意思,能触动人们心灵的故事。所以这个时间段,一向都是历史剧编剧手中的热门题材,将社会背景放在这个时间段的历史剧多不胜数。要写这个时间段,离不开当时的王朝主宰明思宗崇祯皇帝,写崇祯皇帝往往又会涉及到皇后周氏和贵妃田氏。

在这些电视剧的描绘中,周氏和田氏的形象好似是固定的。周皇后是一位贤良淑德的皇后,田贵妃是一个长相漂亮,常常与皇后不对付的妖娆贵妃。在电视剧的阐释中,田贵妃此人好似除了心思狠辣,长相漂亮就没有其他可写之处了。那么历史上的田贵妃,真的如电视剧表现的那样,是一位一无是处的蛇蝎美人吗?显然不是!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的是田贵妃的确长的漂亮,但绝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田贵妃在当时,是世所公认的才女。

田贵妃之父田宏遇在后来改道经商,小有成就,因而田秀英自幼生活富贵。加之她从小聪慧,且爱好广泛,因而他的父亲不仅为她请来宿儒教导她读书写字,诗词歌赋,还专门为她聘请了一位琴师,教她音律乐器。田秀英对这些课程极为认真,能很好的接受这些知识才艺。以致她小小年纪就才名远扬,十二三岁时,已能吟诗作赋,每成一篇,总是秀艳典雅,传诵一时,成为她父亲的骄傲。

田妃的举止娴雅又多才多艺,文武双全,她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蹴鞠骑射无所不能,至于装饰居室、刺绣烹饪、改进宫中仪制等,她也样样出手不凡她的字宗法钟繇、王羲之,已臻能品之境。凡书画卷轴,上每谕田妃题鉴之。田贵妃后来嫁给崇祯,并随崇祯一同入宫,成为风头无两的田贵妃,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她艺压群芳,凭借一手好琴获得崇祯帝宠爱。

值得一提的是田贵妃不仅仅是端庄秀雅的妇人,同时也是一位英气十足,不然须眉的巾帼女子。江南才子吴梅村,赞叹田贵妃道:雅步纤腰初召入,钿合金钗定情日。丰容盛鬋固无双,蹴鞠弹碁复第一;上林花鸟写生绡,禁本钟王点素毫。杨柳风微春试马,梧桐露冷暮吹箫。

田贵妃心灵手巧,具有古代妇人的美好品德,常常为崇祯帝排忧解难。因为战乱,国库空虚,崇祯帝倡导节俭,就连自己的衣服破了也不愿再制新衣。每每这个时候,田贵妃都会以她灵巧的双手为崇祯帝缝补衣物,实是一位贤良妇人。所以电视剧中所刻画的人物,还是有所偏差的。

人物的刻画有误,但是周氏与田贵妃之间的矛盾是真。田贵妃因为琴技很受崇祯皇帝宠爱,时间久了难免有恃宠而骄的时候。周氏作为一位皇后,自然不可能让其威胁到自己的权威,所以两人便不可避免的对上了。

崇祯十三年正月元旦,宫中嫔妃向例都需向皇后朝贺。在这一次朝贺中,周皇后凭借自己的权势,硬是让田贵妃在殿外吹了大半天的冷风才让她进殿。后来田贵妃向崇祯帝哭诉,崇祯帝虽然当时前去周皇后处质问,但后来又为了讨好周皇后,让田贵妃搬离现有宫殿,三个月不得侍寝,打压了田氏。所以在贵妃与皇后对上之时,往往吃亏的都是贵妃。

猜你喜欢

  • 闽南民间故事:草索拖阮公,草索拖阮爸

    草索拖阮公,草索拖阮爸这是闽南一句俗语,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老阿公老了,耳朵听不见了,病在床上半年多,只剩点气丝。儿子觉得老头子够拖累的,不如早点打发他上山。一天儿子搓了一条很结实的草索,将老阿公捆在一片木板上,然后叫来自己的宝贝儿子&md

  • 白鹭女神

    本剧以厦门的民间传说为依据而创作的,主要讲述了圣洁多情的白鹭,被万石公子优美的琴声吸引,结为知音。蛇妖趁机作乱,骗走了白鹭身上象征生命的七彩翎。白鹭流血不止,斑斑血迹化成炽烈的凤凰树,染红了鹭江天地垂怜,封之为白鹭女神”,无名小

  • 闽南民间故事:拿饭匙抵猫

    从前,步文乡有个老人,姓陈名勤。为人善良,团结乡里,一生抱负立足于和为贵”,在其家门前高挂无事牌”。一天,村里有个家财万贯的员外,见了此牌,呵呵大笑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小小的农佬,岂敢高挂无事牌

  • 漳州民间故事:谢能舍一筊卓立

    谢能舍的父亲姓谢名琏,是明朝一位探花.在未中举人之前,家境十分贫穷,他只好当教书先生,以舌耕为业,设塾第于漳州杨老巷,和一座伽蓝庙做厝边.由于他的工资仅能应付三顿稀饭,没有余钱买好料吃,他就用小木头削了一支木鸡腿,用来醮豆油配稀饭,免得被人

  • 谢能舍一漳浦剃头

    谢能舍是个浪荡子,花钱似流水,经常让他老爸气得一直吹胡须.没办法,谢琏叫他去训示说:"儿啊,你的岁数不小了,虽是官家囝儿,也要学会料理家事,该花的即使一百两银子也该花,该省的一文钱也要省下来啊."小谢听了连连说是.这天,

  • 凌波仙子

    漳州城西南的九龙江畔,高高地耸立着一座圆山。这座圆山从前后望去有十二面,景色都不一样。俗话说:圆山十二面,面面都有宝。”这里单说圆山的东北面山麓,有一块坡地,树林苍郁,环绕成琵琶形状,地名叫琵琶坂。坂上涌出一股清清的泉水,滋润着

  • 木棉庵

    在漳州城南12公里处的九龙岭下,即龙海市九湖镇木棉村口的公路边,有一座前后两进的古庵庙。四周林木苍茏;庵前榕树复盖,并竖起一座长方形石碑,高约一丈、宽有四尺余,上面镌刻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十个字。这就是闽南闻名的文物古迹木棉庵

  • 虎怕漏

    闽南方言在平常时的应用中,在生活中,有时无意中会应用得非常奇妙和十分趣味。显示出误打误撞出其不意的结局,却也显得相当神妙和富有深刻意义。这些,也许正是闽南方言所发挥的艺术效果。流行于闽南漳州地区的一则《虎怕漏》的民间故事,就说明了这种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