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海瑞巧治胡公子

海瑞巧治胡公子

收录日期:2025-11-21 06:06:42  热度:10℃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举人,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户部主事、吏部右侍郎、应天府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

明朝嘉靖年间,社会风气腐败。达官贵人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那礼帖上写的是“白米多少石”、“黄米多少石”。但其实,这“白米”、“黄米”都是隐语,指的是白银多少两、黄金多少两。这样的风气蔓延开来,连一些公子衙内路过,地方也要隆重接待 。

一天,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队人马来到淳安。驿站官员不知道来者是谁,接待上稍有怠慢,惹得胡公子大怒,当场命令家丁,把驿吏五花大绑,吊在树上,用皮鞭狠狠抽打。淳安知县海瑞听说后,马上赶到驿站,见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无法无天之举,顿时义愤填膺。他大喝一声:“住手!”立即命令给驿吏松绑。胡公子的手下见“半路杀出了程咬金”,呼啦一下把海瑞团团围了起来。胡公子趾高气扬,挥着马鞭,说:“你知道大爷是谁吗?”

海瑞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指斥道:“不管你是谁,都不准在我管辖的地方胡作非为!”

胡公子手下的家丁威吓说:“狗官,你瞎了眼!这是胡总督胡大人的公子!”

海瑞一听,心中早已有谱。他冷冷一笑,说:“哼,以往胡大人来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铺张。今天看你们如此行装威盛,如此胡作非为,显然不是什么胡大人的公子,定是假冒的!”说时迟那时快,海瑞挥手喝令将胡公子捉下,驱逐出境,并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银财物统统充公。

事后,海瑞马上给胡宗宪修书一封,一本正经地禀告说:“有人自称胡家公子沿途仗势欺民。海瑞想胡公必无此子,显系假冒。为免其败坏总督清名,我已没收其金银,并将之驱逐出境。”

胡宗宪是一代抗倭名将,他收到信后并不怪罪海瑞。就这样,海瑞巧妙地制服了胡公子的巧取豪夺。

海瑞一生刚正不阿,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这样一段称颂他的歌谣:

“海刚峰,不怕死,不要钱, 不吐刚茹柔,真是铮铮一汉子!”

“不吐刚茹柔”,意思是不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它高度评价了海瑞不吃软怕硬的硬骨头精神。

猜你喜欢

  • 最佩服的人

    肖力和刘炜最近关系有些紧张,上周五终于爆发了,两个人吵了起来,吵的脸红脖子粗的。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计划管理部在组织制定公司明年的生产经营计划,这是肖力调任计划管理部主任以来主持制定的第一个全年计划。肖力觉得这个计划已经很完美了,召开部务会讨

  • 护国娘娘传奇

    11886年大清前科状元、礼部侍郎洪钧因为母亲病故,从京城急匆匆赶回了苏州。行至仓桥浜时,他听得河面的花船上传来一阵婉转的笑声,笑声里绵绵的温柔,像一只小手,抻平了洪钧心里的褶子。就在洪钧掀开轿帘望去时,彩绘精致的花船窗里,一个笑靥如花的女

  • 再叫一次爸爸

    那年,妻子突发心脏病去世,他悲伤到极点,如果不是为了刚满5岁的女儿,他真想不顾一切,也追随妻子而去。处理完妻子的后事,他照常回单位上班,领导担心他受不了沉重的打击,特意派他到外地学习一年,希望新的环境能让他尽快走出悲伤。离开之前,他把孩子托

  • 从灰姑娘到销售女王

    她出生在吉林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她忘不了那时在校运会赛场上,与哥哥共用一双运动鞋而引来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回到家,她坚定地对爸爸说:“爸。我长大后一定要赚很多钱,要出人头地,让咱家永远不再缺钱,让你过上好生活!”正是贫穷逼出了她追求成功的斗志

  • 追忆母亲

    母亲走了,她最后一句话竟然是:“我不管你们了。”其吐词含混不清,充满着无奈和不舍,但她老人家的个性却表达得淋漓尽致一览无余。母亲是集小家碧玉与大家闺秀于一身、从旧社会走出来的家庭妇女,有点文化,知书达理,嘴一张手一双,心地善良,生性好强,里

  • 叶、瓜和根

    瓜园中丝瓜蔓顺着竹竿爬上了瓜棚,不断向前延伸。巴掌大浓绿的叶子铺满棚面,叶子隙缝中一条条小丝瓜长势旺盛。一只小猪窜进瓜园来,在瓜棚下东瞅西望寻找食物,但是四周空空如也。饥饿的小猪不耐烦了,用它长长的嘴唇拱起泥土,瓜的根不断被挖掘出来,零零乱

  • 别只怪树长不好

    一个哲人独自在秋风萧瑟的林中漫步,突然听到周围传来阵阵声响,仔细一听,原来是一些声音在嘲笑一片凋零的黄叶。“你这没用的东西!你瞧其他叶子都绿意盎然、朝气蓬勃地在树上生活着,你却如此堕落,太丢人了!”大树讽刺着。“真没出息。”泥土批评它。“太

  • 谁是黑客

    芳芳的电脑坏了,只得又求助于老爸,因为老爸对电脑还算比较在行。谁知老爸看了一阵子后,摇着头对她说:这回我搞不定啦,芳芳啊,老爸一来年纪大了,二来电脑方面有许多新问题我也摸不懂,以后怕是帮不上你了。接着他拿出一张名片递过来,听朋友介绍说这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