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浑水摸鱼”能发财

“浑水摸鱼”能发财

收录日期:2025-11-21 01:19:56  热度:10℃

“浑水摸鱼”能发财

5年前,从部队复员的张萌应聘到洛阳市一家建材销售处当了一名业务员。

一个周末的下午,张萌带客户去洛阳市郊钓鱼。最初,他们选择了一个不到1.5米深的鱼塘,但这里钓鱼的人很多,加上天气炎热,有些不得要领的新钓手战果不是太大。这时,一个40多岁的男子找到鱼塘老板,要求用盛鱼的兜子下池塘逮鱼,鱼塘老板答应了。中年人便带着儿子下塘摸鱼,父子俩玩得高兴极了,不由感叹道:“太痛快了!终于找到了童年的乐趣!”然而,由于他们在水里扑腾摸鱼,打破了鱼塘的平静,钓鱼的人感到很受影响,纷纷转战到附近另一个鱼塘垂钓。鱼塘老板很是后悔,决定以后再也不让人下水摸鱼了。

然而,张萌却被那对快乐摸鱼的父子吸引了。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家乡小河沟里抓鱼的快乐,便突发奇想,如果能让繁忙的都市人下水摸鱼,他们一定会找到久违的童趣,生意也自然会比钓鱼好!

张萌了解到这里钓鱼生意并不稳定,老板有意转让鱼塘,便当即决定把鱼塘承包下来,专门让人们来“浑水摸鱼”,享受童趣!

鱼塘开业前,张萌精心设计了广告词:

您想卷起裤腿,在清凉的泥水里,任凭小鱼和泥鳅在腿边穿梭吗?如果您想体验一下童趣的感觉,只要交上很少的“下水费”(以30分钟为一个时段,5元起价,超过30分钟计时收费),就可以开心地“浑水摸鱼”了!摸到的鱼,您可以按市场价买走,也可以重新放进鱼塘……

随后,他印刷了广告传单去学校门口发放,还跑到网吧,在当地论坛的休闲版发帖子。

鱼塘正式开业了。虽然进行了一番宣传,但来摸鱼的顾客还是寥寥无几。张萌左思右想,觉得是宣传不到位。于是,他改变战术,专门去游说了一所学校的学生,趁星期天来免费体验。果然,孩子们在水里玩得很开心,而张萌则请记者拍下了孩子们兴奋摸鱼的照片,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

此举果然见效,很多市民看到这则图片新闻后,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农村长大的市民都有过在河沟、池塘里抓鱼的经历,觉得这个玩法能让他们重新体验童年的乐趣,他们纷纷打报社的热线电话,咨询张萌的联系方式。

不断创新

不久,小学放暑假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到鱼塘摸鱼玩儿。当他们跳进水里后,发现喜欢泥巴的鲫鱼一般都在一个个凹进去的小坑里窝着,拇指大的小草鱼和泥鳅则在水中来回穿梭,碰在人的腿上痒痒的,可伸手去抓时,却怎么也抓不住。一个家长好不容易抓到一条鱼后,便开心地在水里大叫:“我抓到了,我抓到了!”正当他得意时,滑溜溜的鱼却一下子从他手中滑脱,掉进水里,鱼塘里顿时笑声一片……

这种情形,启发了张萌。为了延续顾客抓住鱼后的兴奋心情,他组织了20个孩子进行摸鱼比赛。谁知,比赛进行正激烈时,一个孩子刚刚举起抓到的鱼,突然尖叫一声松开了手,紧接着便哇哇大哭起来。看到那个孩子左手指在淌血,张萌意识到可能鱼塘里混进了带刺的鱼。当比赛草草收场后,张萌连忙把鱼塘的水抽干,把所有的鱼捞上来,一条一条地仔细检查,果真发现了一条带刺的鱼。此后,张萌每次往鱼塘里放鱼前,都要仔细检查有没有带刺的鱼,这样就杜绝了因鱼本身的问题所带来的麻烦。

最初,因为项目新鲜,来“浑水摸鱼”的人都能玩得很开心,有时,张萌一天仅“下水费”就能收600多元钱;如果再加上顾客按市场价买走摸到的鱼,一天能赚1000多元。可一段时间后,不少顾客失去了刺激感,就不愿再来了。为了吸引顾客,张萌开始征询顾客的意见,问他们还想玩什么。

一个顾客提出把鱼塘分成深水区和浅水区,在水深的地方加上石头,把鱼藏身之处搞得复杂些,这样摸起鱼来更有意思。张萌采纳了顾客的建议,重新进行布局,使之既便于人在水里行走、游泳,又有控制鱼儿藏身的小坑。这样精心布置了三天,他才重新开业。

果然,顾客从石缝中摸出鱼后,更能体验到童趣和成就感。此举令鱼塘的生意再次红火起来,最多时,一天能有100多人来摸鱼,令他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安全问题却随之出现了。8月的一天下午,一个顾客扎猛子摸鱼时,头被锋利的石头撞破了。张萌听到呼救声后,赶紧下水营救,连连向顾客道歉,并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主动提出给受伤顾客赔付所有医药费。此后,他逐一清除了鱼塘里的锋利石头。这样,安全问题解决了,顾客们放心了,他的生意也更红火了,每个月的收入都在6000元左右。

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张萌不断琢磨新点子。他发现,不少顾客来后,总是先戏水,然后才摸鱼;可很多顾客摸了半天,却只能逮住一两条小鱼,走时往往流露出不满足的神情。发现这个问题后,他觉得必须满足顾客摸鱼的兴趣和乐趣,便宣布了几条鼓励措施:父母带孩子来的,只需两张入场门票;1次摸鱼结束后,一家人来玩的,可以带走摸到的5公斤以内的5条鱼回去,并且不用交费……有了这样的优惠措施,来玩的顾客增多了。当这些“好处”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后,甚至有农村孩子也让大人带着来“寻开心”!

那天,10岁的李明佳和父母一边在池塘里摸鱼,一边和父母打水仗,玩得开心极了。一个上午,他们就抓了10多公斤巴掌大小的鲫鱼。多余的鱼他们舍不得再放回池塘,就全部按市场价买下了,李明佳高兴地蹲在鱼的旁边,说:“这次不仅可以喝上新鲜鱼汤,而且写作文也不用发愁了,可以写好几篇呢!”

暑假期间,张萌两个月就赚了两万多元。9月学校开学后,虽然这里没有孩子们的身影了,但很多成年人和白领职员照常来。因为繁忙而浮躁的都市生活太乏味了,到这里来摸鱼,既能让他们放松心情,又能找到久违的童趣。

“贩卖”童趣

然而,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一个现实问题摆在张萌面前:怎么能在冬天也让大家下水摸鱼?他决定模仿温泉的样子,给鱼塘罩上大棚,开发成温室钓塘,还可以吸引冬天没鱼可钓的钓友光临。于是,张萌在鱼塘周围罩上简易的防风大棚,并安装了土暖气,把温度保持在16摄氏度左右。以前的这个季节,垂钓爱好者都不得不收藏起渔具,现在有了钓鱼的去处,他们怎么会不捧场呢?就这样,很多冬天闲不住的钓鱼爱好者成了这里的常客,而一些冬泳爱好者还会跳进温室池塘摸鱼。

在农村长大的李凌是洛阳市一家公司的老板,他是这里的常客,有一次,李凌对张萌说:“你的鱼塘乡土味不浓,充满了贵族气息,下去摸了半天鱼,身上连泥巴的味道都闻不到哇!”张萌听罢,心想:是啊,为何不让顾客在污泥中取乐呢?当初为了让顾客干净地摸鱼,只在鱼塘里铺上沙子,怎么没想到有不少人更向往那种原始的浑水摸鱼呢?于是,他在鱼塘的一角开出了一个小鱼塘,运来一些柔软的泥土厚厚地铺上去,把它改造成了泥巴鱼塘。顾客如果用手把水搅成浑糊糊的,水里的鱼便纷纷冒出小脑袋逃生,必然被顾客“守株待兔”地生擒活捉;还有很多顾客在泥巴池塘里互抹泥巴取乐,在摸鱼的同时,又找到了另外一种快乐。

今年年初,张萌通过洛阳市老年协会,组织了一次老年人摸鱼比赛。他免除老年人的“下水”票,摸到多少鱼按市场价格买走就可以了。那天,有位50多岁的老年人参加摸鱼比赛,虽然动作有点儿缓慢,但开心的劲头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差。这次比赛后,又有不少会游泳的老人来这里摸鱼,不会游泳的老人也来泥巴塘寻找童趣。随着人们口口相传,张萌的生意越来越火暴,每月的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

短短三年时间,张萌就用一洼水塘创造了可喜的成绩。当下大家纷纷抱怨经济危机时,其实机遇总是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等待有慧眼的人发掘。

猜你喜欢

  • 奇迹美分

    奇迹美分在这个喧嚣的城市,拥挤的街道上,人们有时会迷失在匆忙的节奏中,忽略了一些微小而美妙的瞬间。然而,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上,偶尔也会发生一些让人感到心灵震撼的奇迹。我曾经亲眼目睹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让我深深地相信,美丽的事物总是潜藏在

  • 骑单车的老板

    骑单车的老板不远处的一家咖啡馆里,人们忙着享用着咖啡与点心,尽管这已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与周围大多数人不同,我正在窗外注视着一辆破旧的单车,它停在路边,锁链上刻着“骑单车的老板”。这个不起眼的标题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无法抗拒地被它所吸引。我想象

  • 利用他人的思维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需要与他人合作的场景,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而一个成功的合作关系往往依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善于利用他人的思维。利用他人的思维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操纵或者控制别人的思想,而是通过倾听、理解和共享想法来提升合作的

  • 信心的力量

    信心的力量信心,是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能让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挑战,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都能坚持前行。它是我们成功的基石,是梦想的引领者,是阳光照亮人生道路的明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只有那些拥有坚定信心的人,才能真

  • 预见未来

    预见未来曾几何时,人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追求。他们渴望探索未知的领域,寻找一种方法,可以预见未来的发展。而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或许可能迈向一个可以预见未来的时代。在科学领域里,关于未来的研究一直是人们的热门话题。从行星运动到天气

  • 天堂与地狱比邻

    天堂与地狱比邻在无垠的宇宙中,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被人们称为「天堂与地狱比邻」。据说,这个地方是天界与地界的交接处,是人们灵魂轮回的起点和终点。这里的天堂与地狱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种地方,而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的存在。天堂象征着和平、

  • 籽麻糖的赚钱故事

    籽麻糖,一家小小的甜品店,位于一座繁华的城市街角。这家店由一对年轻夫妇经营,他们是李明和小红。李明和小红从大学毕业后决定一起创业,因为两人都对烘焙和制作甜品充满了热爱和独特的灵感。于是,他们开了这家店,希望通过独特的甜品吸引顾客和创造属于自

  • 别指出别人的错误

    别指出别人的错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失误。有时,我们可能会发现别人犯了一个错误,并且很想指出来。然而,有一个信念被广泛认可,即“别人的错误不应该成为我们攻击和批评的对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为什么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