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像男人一样去战斗

像男人一样去战斗

收录日期:2025-11-20 16:38:44  热度:10℃

年过四十的郑秀文,真的越活越不太像女人。私底下她经常自称为“哥”,穿上衬衣牛仔裤铆钉靴,询问粉丝是否喜欢这种“男色”装扮。

郑秀文过去的角色虽然神经大条,但多半是《魔幻厨房》、《龙凤斗》、《孤男寡女》中那种时尚、有女人味的都市女性。但在杜琪峰新片《盲探》里,她饰演了一个孔武有力的女侦探,不停地卖力追逐、搏斗、射击、滚楼梯、当“人肉沙包”。公共场合,她很少像有些女艺人一样佩戴名贵珠宝,只有两枚动物造型的超大戒指,一个是豹子,一个是熊,看起来生猛又笨拙。

平民天后

自称是“哥”,但郑秀文的决心和毅力,其实比很多男人还强。出生于极其普通的家庭,16岁背着书包参加新秀歌唱大赛,用叶倩文的《干一杯》获得季军,被华星唱片公司看中后签约出道。

出道二十多年,郑秀文的故事和特质,被描绘成一部普通香港女生翻身为“平民天后”的励志样板。但她也承认,这种“麻雀变凤凰”的成功,是用极端的自我苛求换来的。她很敏感,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她的恩师杜琪峰素爱在片场骂人,但唯独不骂她,因为她面子薄,一骂就哭,一哭就乱套,完全没办法再演戏。

但她同时也是个幸运的演员,虽然身材干瘦,鼻子上一堆雀斑,说话如傻大姐,肢体语言又像卡通片一样愣,但这样的形象和性格偏偏在银幕上稀缺讨巧。拍摄《孤男寡女》时,杜琪峰安排郑秀文演一场找戒指的戏,她完全没有按要求来演,而是很随性地在桌椅间跌跌撞撞不停翻找,看上去非常神经质。结果杜看完之后赞不绝口,觉得郑秀文身上有一种只属于她的喜感和节奏,于是努力发掘她变身“神经喜剧”的女代言人,2002年她曾以《同居蜜友》、《瘦身男女》、《钟无艳》三部电影同时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

刚出道时她还是个婴儿肥的圆润少女,后来她追求以瘦为美,到了病态的程度,曾经过度节食导致晕倒。拍戏时为了把一件旗袍穿出“纤幼”的窄细感,她几近绝食,最多只吃几口白水煮青菜,饿到手脚冰冷身体发寒。她的生活每天都像吹响了冲锋号,只许前进不许后退,“我以前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永远都要做最棒的那个”。

完美的代价

她的争强好胜和完美主义,让她时刻像一根绷紧的弦,没有喘息。精神和肉体一样,太过疲惫总会出问题。2003年到2004年两年间,她连续推出了三四张热卖专辑,又出演了三部电影,超高的工作强度和长期的心理压力,终于让她积重难返,开始崩塌。

在她情绪渐趋紊乱时,导演关锦鹏找她出演《长恨歌》,这是一部她一直渴望的文艺转型之作。她向关锦鹏隐瞒了自己的精神状况,接下了片约。拍摄时,她变得越来越糟糕,在剧组她像老鼠一样躲着太阳,不想和别人讲话——梁家辉就住在她隔壁,她都无法迫使自己和他当面聊天,只能发短信来沟通。

2006年电影上映,却并未获得期待的好评,票房不佳,她塑造的女主角王琦瑶也备受抨击,这对于郑秀文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她开始情绪性地暴食,视野中任何能吃的东西,都被她像饥饿的狮子一样吞下去。

这一年,她34岁,患上抑郁症。对女艺人来说,这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年纪,努一把,还能继续往上爬,松一口气,也许就坠入谷底永无出头之日。但她明白自己病了,需要休息,开始消失在公众视野之中。

过去的郑秀文极度要强,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恰恰是对自己的一种不接纳,而这场抑郁症却是一个转机,让她开始明白自己并不完美,学会和自己平和相处。她拒绝看医生,坚持“自我治疗”,每天看书、画画、写字、运动、旅行,开始信奉基督教,“把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都托付给上帝”。四五年后,她逐渐走了出来。

她复出后拍的第一部电影,是麦兆辉、庄文强执导的《大搜查》。刚进剧组时,她找不到状态,在现场很没安全感,常常手足无措,“麦庄”组合只好放慢拍摄节奏,有时干脆让她连续几天站在一旁看别人演,慢慢找寻感 觉。

到杜琪峰执导的《高海拔之恋Ⅱ》时,她有了患病后最强的一次爆发,“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女主角,我能感受到她的一切爱与痛,这是我全身心最为投入的一个角色”——最后,这部电影的票房口碑双双遭遇滑铁卢,她也再不像《长恨歌》时那样一蹶不振,痛苦得想拿头撞墙,而是大大咧咧来句:“算啦,去吃顿饭就好啦。”

女人四十

年过四十,郑秀文自认心态成熟了不少。她常常告诫自己,做女人不要太强悍,女人应该学会享受男人的照顾呵护。2011年3月,她和分分合合二十多年的许志安宣布复合时,专门手写了一封公开信,把许志安称为“供我撒娇又或流泪的肩膀”。但细看郑秀文的微博,却全都是自己独来独往的工作照、自拍图、美食日记和运动志,绝少看到这个“肩膀”的痕迹。她解释说,两人一起出道这么多年,太熟悉了,之所以兜了一圈回到原点,也许是因为宿命。

郑秀文多年前有过领养孩子的想法,她的父亲告诫她,这是一件要负责任的事,“到现在我仍然没有改变这个想法,如果有可能,我会领养一个小孩,男孩女孩都行”。

相反,她把最多的热情用在了工作上。从抑郁症的阴霾中走出后,郑秀文在香港连办八场演唱会,场场爆满,并出版了回顾抑郁症心路的自传《值得》,卖出十万本,接着又马不停蹄地举办世界巡回演唱会。她承认,只有在工作中,才总能找到令她精力充沛的源泉——这似乎是对她生命的一种补偿。

如今,她给自己的生活信条是“投入地工作,节制地吃喝,恒心地运动,专一地信主,喜乐地生活”,她的微博签名上写着“不要害怕,做自己”。她的抑郁症有没有彻底好起来,很难断定,但一起工作的杜琪峰、韦家辉、刘德华都说,看,她总是在笑。

猜你喜欢

  • 琴师

    琴师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年轻的琴师,他叫李弦。李弦自小就对音乐充满了热爱,他听说过许多关于音乐的神奇故事,梦想着能够用自己的琴声感动世人。李弦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的人们热爱音乐,特别是琴声。每年,村庄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琴音

  • 自己开门

    自己开门小时候,我经常在家自己玩耍。父母都是忙碌的人,很少有时间陪伴我。那时的我,总是孤独地度过每一个下午。但是,我并不感到寂寞,因为我有一个神奇的能力——开门。我家的门经常关得很紧,为了防止我走出去或者外面的人进来。但是,无论是任何一扇门

  • 我和我的一万只苍蝇

    我还记得那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夏天,我与一万只苍蝇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正在书房里专心看书,突然,一只苍蝇“嗡嗡”地飞近了我的眼前。我连忙拍了拍它,试图驱赶它离开。然而,这只苍蝇并没有被我的动作吓到,反而停在我的手背上,不停地扇

  • 青春密码

    青春密码年轻时光,宛如一串神秘的密码,嵌入我们生命的记忆深处。这串密码,承载着青春的悸动、梦想的勃发和追求的热情。它是我们成长旅途中最重要的线索,解开它,我们才能理解并感恩那段宝贵的时光。青春是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我们透过这扇门,走过了成长

  • 第一声喝彩

    第一声喝彩当阳光洒在草坪上,滋润了湿漉漉的绿色草叶,整个操场都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学校里的孩子们正在为即将开始的运动会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兴致勃勃地穿着体育服,戴着彩色的运动帽,有的在操场上奔跑着,有的在讨论着各自的项目。运动会是学校一年

  • 幸福的秘密

    幸福的秘密幸福是让人向往的情感状态,每个人都希望能拥有持久的幸福。但是,幸福的实现究竟有什么秘密呢?或许我们可以从自身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首先,身心健康是幸福的基石。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的健康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幸

  • 不怪上帝

    不怪上帝在人们遇到挫折、困难或失败时,往往会倾向于找个替罪羊,寻找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事情会不如预期。有些人会将责任归咎于上帝,认为上帝对他们不公平,不公正。然而,我们应该明白,不应该怪罪上帝,因为我们自己才是主宰自己命运的决策者。上帝给予了每

  • 大教堂

    大教堂大教堂,象征着信仰与庄严,是人类智慧与工艺的结晶,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凝视着那庄严的建筑,仿佛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到人类的奋斗与虔诚。大教堂的建造往往需要耗费几代人的心血,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无论是哪个时代,无论是哪个国家,每座大教堂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