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母爱,绝不残缺

母爱,绝不残缺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1:52  热度:8℃

我亲爱的睿睿:

转眼,你已经四岁多了。妈妈心里有很多话想对你说,可你现在还听不懂,也许长大以后看了这封信就能了解我现在的心情。

你出生在我们老家广东梅州。在你一岁半时,我们带着你来到上海打拼。我和你爸为了让全家过上更好的生活,日夜不停地打工攒钱。小小的你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

在你两岁左右时,我们渐渐发觉你和其他孩子有点不同,把你拉到小朋友中间,你会自己跑回来,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的,你说话能力越来越退步,不愿和任何人交。

你三岁的时候,当儿童医院的专家确诊你有自闭症的时候,妈妈的心都碎了。妈妈带着你发疯似的到处求医,花光了打工赚来的所有积蓄。

你喜欢在床上乱蹦,做一些怪异的手势,妈妈怎么叫你,你都没有反应,妈妈好着急。你喜欢追路边的麻雀,会突然从人行道窜到马路上,差点被车撞到,你完全不懂得什么是危险,妈妈好担心。我们坐公交车,你有时会发出一些怪声音,那些乘客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你,妈妈真的好伤心。

妈妈下定决心要给你治病,于是辞掉了工作,二十四小时地陪着你。后来我们来到了儿童智能训练中心,参加家长全陪班的治疗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从不肯好好吃饭,到如今叫你吃饭,你就会搬个椅子拿着碗勺坐在妈妈旁边自己吃。

你又学会了很多游戏,慢慢地能和老师互动了。那天看你用筷子夹积木夹纸团,你玩得那么投入、那么开心,妈妈好欣慰啊!

老师说你的语言水平还停留在15个月孩子的水平,妈妈最担心的就是你有话说不出来。妈妈多希望你和普通人一样生活能够自理,能跟别人有简单的交流,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啊!宝宝你知道吗?我们全家租房子到训练中心附近,就是为了方便你治疗。你爸爸每天早出晚归辛苦赚来的每月三千块钱,全部贴到你的学费和租房费上也远远不够,经济上的压力已经超出了我们承受能力。但是只要看到你有进步,我们再苦再累也值了。妈妈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带你去上幼儿园,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宝宝,只要你的病情有改善,妈妈为你做什么都可以。现在条件不允许,等条件好一点了妈妈想再生个妹妹。不是妈妈不爱你,妈妈好害怕,以后爸妈老了,带不动你了怎么办?等我们走了,也好有个妹妹来照顾我的睿睿宝贝……

爱你的妈妈

猜你喜欢

  • 大师流泪

    众所周知,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是以“幽默文学”著称于世的;鲜为人知的是,他居然是一个爱流泪的人。有一回,林语堂先生为女儿讲唐诗,讲到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时,他动情地哭了,哭得涕泪横流,将书都打湿了。有时和女儿一起读《红楼

  • 一生只画一个女人

    莫奈这一生只画过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前妻卡米尔。那段艰难相守的日子,莫奈不厌其烦地画着卡米尔,后来卡米尔不幸盛年病逝,莫奈转而痴迷于没有人物的大自然。虽然莫奈的画作中也曾出现过后来的妻子爱丽丝和女儿们的身影,但人物的脸部十分模糊,给人感觉,

  • 岳飞:一顿饭引来的杀身之祸

    南宋初年有四员猛将: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这四将各领人马,抵抗金兵侵略,平定农民起义,立下汗马功劳。绍兴十一年,宋金议和,战争暂时停止,宋高宗想解除四大将的兵权。旨意一下,张俊、刘光世、韩世忠都很听话,唯独岳飞坚持要打,不收复中原誓不

  • 总在雪中送炭,不敢锦上添花——何炅

    你是喜欢雪中送炭呢?还是喜欢锦上添花?这是关于人的生活哲学的一道问题,是在别人春风得意的时候再添上一把柴呢,还是在别人岌岌可危的时候伸出一只手?喜欢雪中送炭的人应该是比较悲观的,总是把生命的磨难想在前面。喜欢锦上添花的相反,愿意把人生看作一

  • 从来没有“我已经老了”这回事

    她走得很安详,没有任何痛苦。长达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有过苦难、有过悲伤、有过离别,都化作她诗歌中的字符。夜深人静时读来,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所房子里/我整整生活了四十年/多少人事/多少沧桑/我一闭上双眼/历历往事/便会不停地对我述说从

  • 名人和他们的自画像

    这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生前最后一幅自画像,是他在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这幅画像仿佛是毕加索对自己内心的刻画:惶恐而睁大的眼睛、紧闭的双唇、憔悴的脸庞衬着鲜明凸出的颧骨,表现了一个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生活的男子形象。毕加索(1881——1

  • 蔡先生打人

    做学问做到大学校长,都是斯文人,总应该有些和光同尘的意思了吧?不幸得很,有些事就是邪性。和尚要练武术,大学校长,也未必都这样文气的,砸汽车、打人的大有人在。比如,要打学生……此人,就是北大校长蔡元培。看老萨写到蔡元培先生打人,估计一帮北大的

  • 徐悲鸿离婚

    1944年2月9日,画家徐悲鸿在《贵阳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声明:“徐悲鸿与蒋碧薇女士因意志不合,断绝同居关系,已历八年。中经亲友调解,蒋女士坚持己见,破镜已难重圆。此后徐悲鸿一切,与蒋女士毫不相涉。兹恐社会未尽深知,特此声明。”这不是徐悲鸿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