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

收录日期:2025-11-21 05:02:21  热度:8℃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博学多才,满腹文章,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因此得罪不少人,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时有耳闻。

这天,皇上把马绍良召进后殿,闲聊几句后拿出一首诗对他说:“听说爱卿才学出众,且看这首诗写得怎样?”

马绍良不知道这是皇上的诗作,只草草看了一眼,见其中有两句是:“明月上竿叫,黄犬宿花蕊”,他不假思索地说:“这诗不通!明月怎么会上竿叫,黄犬怎么能宿在花蕊中呢?”

“那么,以爱卿高见,这句诗改如何改呢?”皇上不露声色地问。

马绍良说:“就改为‘明月上竿照,黄犬宿花荫’。”

皇上听了,微微一笑,说:“爱卿才学疏浅,不配在京为官。”于是,马绍良被贬三级,发落到福建漳州做太守去了。

马绍良自认晦气,但也满肚子不服气,无奈圣命难违,只好带着家眷到漳州去赴任。

一天,他来到闽南一座山岭下休息,忽然看见山道旁野花团簇,争奇斗艳,便随手折了一枝花,他往花蕊中一看只见一条黄绒绒的小虫儿在花蕊中蠕动,便问身边的轿夫:“这是什么虫子?”

轿夫一瞧,笑着说:“它叫黄犬虫,专爱往花蕊中钻。”马绍良一听,一下子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天很快黑了,马绍良心事重重,无心赶路,便找了一个小店歇了下来,回想起白天的事情,他久久不能入睡,就到窗口赏月,这天晚上,碧空如洗,只见一轮明月照着在晚风中摇曳的翠竹,缓缓升上了天,正当月儿挂在半空的时候,不断传来鸟儿悦耳的叫声,他听了好长时间,似有所悟,叫来店主,问道:“这是什么鸟在叫?”店主回答说:“这是明月鸟,这只有在月亮当空时才叫,所以人们叫它‘明月鸟’。”

马绍良听了,心里惭愧万分,这时才明白皇上为什么把自己贬到闽南做官。

马绍良年逾古稀后,辞官回乡,他特别后悔自己年轻时的狂妄浅薄,便时常对人们说:“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我生在北方,不知南方事,到了南方,才知天之高,地之厚,自己所知道的,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一个人最大的过错,莫过于自以为是啊!”

从此,“不读哪家书,不知哪家理”便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

猜你喜欢

  • 卖鞋的爸爸

    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天阴沉着脸,昨天刚下过一场雨,此时走在路上,已有了一丝秋寒似水的感觉.迎风,黄黄的叶子打着旋儿挣脱大树的怀抱,蝴蝶般飞舞在这个烂漫季节的尾声.直觉告诉我:冬天马上就要来了.我在一所环境很好的贵族式学校教书,孩子每年所交的

  • 神灯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伙子名叫阿拉丁,他虽然家境贫寒,但却活泼乐观。父亲病逝后,老母亲靠织布维持生活。一天,阿拉丁在广场上遇到了一个来自非洲的魔法师。魔法师觉得阿拉丁是个精明强干的小伙子,答应带阿拉丁去看一样神奇的东西。第二天,魔法师把阿拉丁带到一处

  • 神的特使

    莱格巴是马武———利扎最小的儿子。在众兄弟中,他最聪明机灵,深得父亲的喜爱。但他聪明中又透着几分狡黠,机灵中暗藏着刁滑,是个好恶作剧的精灵。一次,马武———利扎欲在天廷

  • 西王母的传说

    西王母,还有一个名字是金母元君,又号为太灵九光龟台圣母,这个封号在中国的神仙谱系中还不算长。山海经中的西山经中记载着,共工曾经在玉山中的一个洞穴中,见到一个长着豹子尾巴,老虎式的獠牙的人,号称自己叫金元圣母,手下有三只青鸟,是负责掌管刑罚和

  • 夏禹妃女娇的传说

    传说大禹跟女娇结婚后,只在家待了四天,便忙着离家治水去了。留给女娇的,就只有守望的流光,13年过去了女娇也成为一位中年妇人了。但她没有怨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把对大禹的爱深埋在心底,采桑织布,教养幼儿,不使大禹分心,大禹才得以安心治水。

  • 上帝发火

    上帝造好人后,就和人生活在地上。他关心人的生活,教会人种植庄稼,为人解决各种矛盾。人们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找上帝,上帝总能公平妥善地予以解决,让人们心悦诚服。因此人们非常尊敬上帝,大家争着供养他。天冷了,送柴禾给他取暖;缺乏食物了,送去好

  • 赫耳墨斯神像与木匠

    一个很贫穷的木匠供奉着一个木雕的财神赫耳墨斯神像,请求发财。尽管他不断的祈求,日子却愈来愈穷。最后,一气之下他将神像从祭台上拿下来朝墙头摔去。神像的头被摔断下来,一道金泉一涌而出,木匠连忙拾起神像,并说:我想你简直是无理得使我无所适从。尊敬

  • 黄巾军起义的故事

    东汉经过几代外戚和宦官的折腾,国库里的钱早就花得差不多了。汉灵帝只知道终日荒淫挥霍,可钱从哪儿来呢?宦官们就给汉灵帝出了个主意,开一个挺特别的铺子,让有钱的人来买官职和爵位:四百石的官职定价四百万钱,两千石的官职定价两千万钱,没有钱的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