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

收录日期:2025-11-21 05:02:44  热度:13℃

古代有一种跟笙相似的乐器叫做竽,吹奏起来很动听。
齐宣王特别喜爱听竽的大合奏。宫廷里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常给国王演奏。
有个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也混进了这个乐队。
演奏的时候,他学着别人的样子双手捧着竽,摇头晃脑,装着在吹奏的样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谁也没有发现,他同样得到齐宣王的奖赏。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这位新国王恰好相反,喜欢听竽的独奏。他把乐队的人找来,叫他们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先生看到这种情况,怕真象暴露,犯欺骗国君的大罪,中途悄悄地溜走了。
成语“滥竽充数”来自这个寓言。“滥”是不加选择,不加限制,引申为蒙混的意思;“充数”就是凑数。“滥竽充数”可用来表示自谦,就是自己不行,仅仅是凑个数罢了;也用来说明有些人冒充有本领,其实是在混饭吃;还比喻拿质量不够标准的东西来凑数。

猜你喜欢

  • 丢失的小花伞

    一天早上,天下着蒙蒙细雨。她穿着一身裁剪得十分得体的藏青色套裙装,脚蹬一双乳白色半高跟皮鞋,打着一把有蓝白色花纹的小花伞,向菜市场款款而行,心里一边盘算着为今天的菜谱所需采购的配菜。不一会儿,她已来到一处排档前,并看中了上面摆着的凤尾菇。那

  • 第一百封信

    有位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他壮着胆子给姑娘写了一封求爱信。没几天她给他回了一封奇怪的信。这封信的封面上署有姑娘的名字,可信封内却空无一物。小伙子感到奇怪:如果是接受,那就明确提出;如果不接受,也可以明确说出,干嘛干脆不回信?小伙子鼓足

  • 欲望

    一位心理学教授带着学生就人们对金钱的欲望进行调查。一天,他们来到街上,正好看到向过往的行人要钱的乞丐,就确定他为调查对象。说明来意,讲清报酬后,他们对乞丐提出明确要求:对提出的问题要实事求是地回答,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答,如果我们断定是

  • 买酱油的故事

    有一个买酱油的故事。乙是大批发商,甲搞的是小批发,甲自乙处购一批酱油,分三次取货。第一次到乙处拉货,乙早已算准了时候,先往桶里倒了半桶水,又注入酱油,甲也粗心,没有检查。待到拉回去后,他不由连呼上当。第二次到乙处拉货,甲便多了一个心眼,拿了

  • 经验

    有一年,一个登山队要攀登一座雪峰,想把足迹留在峰顶上。食品、药品及其他登山器材都备齐了,有一位专家提醒说,别忘了多带几根钢针,因为在高寒的雪山上面,燃气炉的喷嘴极易堵塞,需要用钢针疏通。负责这事的老登山队员并没有听从专家的忠告,只带了一根钢

  • 舍得

    流沙药材商人来到村子,向村民收购灵芝,出价十分高。但此时正值天寒地冻,上山采药十分危险,许多村民不敢轻易上山。有父子三人决定冒一次险,因为商贩出的价格实在太诱人了。他们登上了高山,并且到了山川地带,却一无所获。准备回来的时候,山上起了暴风雪

  • 墙上的钉子

    某神圣的美术学院,某西方美术史教授正在给一群注定在不久的将来注定要成为艺术家的青年学生上课。内容:俄罗斯巡回画派;主题: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设备:因陋就简,白墙权作幻灯屏幕。幻灯机打出了风景画家施什金的著名作品《松林》。“这是一张现实主义的力

  • 一棵树

    两户人家的空处有一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秋天来的时候,银杏的果子成熟了,颗颗粒粒地掉在泥地里。孩子们捡回一些,但都不敢吃。老人们说银杏果子有“毒”,不能吃。有一年,其中的一户人家的主人去了一趟城里,知道银杏果可以卖钱,于是摘了一大袋背到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