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己所不欲,不妨施于人

己所不欲,不妨施于人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9:25  热度:10℃

谢榛是明代的一位布衣诗人,博览群书,十六岁即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谢榛无意于仕途,喜欢云游,爱结交四方好友,常与友人聚在一起谈论诗词。

有一次,谢榛游历至一个滨海小镇,当地一名学子久闻谢榛之名,特设宴热情招待。初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不过,举箸之际,谢榛却甚觉扫兴。原来,谢榛嗜鱼,几乎每顿饭都要吃鱼,简直是无鱼不欢,甚至称得上是无鱼则粒米难进。然而,宴席上杯盘杂陈,却独独无鱼。这让谢榛失望之余更有些不解:很显然,对方并非没有诚意,菜肴上了一道又一道,且不乏珍馐。而此地乃滨海之城,鱼类应该是特产,对方为何偏偏像与自己作对一般,没有安排一道鱼呢?出于礼貌,谢榛隐忍不发。不过,他也没有高谈阔论、把酒当歌,因此席间氛围非常冷清。

傍晚,察觉到异常的学子来到谢榛下榻之处,问道:“先生似有不快,在下是否有礼数不周之处?”谢榛连连摆手,对学子的盛情款待表示了感谢。接着,他忍不住好奇地问:“此地无鱼吗?”“先生何出此言?此地正是以鱼为特产啊!”学子回答。谢榛更加疑惑了:“那為何席间无鱼?”“原来先生也留意到了在下的良苦用心。”学子笑着回答,“在下极其讨厌鱼,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都讨厌的东西,怎敢奉与先生?不是此地无鱼,而是我不敢以鱼亵渎先生啊!”谢榛听后,良久无言。

后来,谢榛对友人提及此事,说:“吾曾深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皆非矣。‘己所不欲’可能正是‘人所欲’,所以己所不欲也不妨施于人。”

大多数人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却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己所欲”也应“勿强施于人”,且更少有人知道“己所不欲”未必“不可施于人”。说到底,“施”还是“不施”,评判标准不应该为是否是“己所欲”,而应该为是否是“人所欲”。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不管是“己所欲”还是“己所不欲”,都不是最重要的。当事情关系到他人,期待获得他人认可时,就应该以对方的喜好作为衡量标准,这样做出的选择才是最关键也是最受欢迎的。

猜你喜欢

  • 弘光帝:生也不由己,死也无面目

    01突如其来崇祯皇帝殉国了,可是南京的大臣们仍然在垂死挣扎。南方依然在朝廷手里,心怀救亡图存大志的士子也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南方,盼望人仕救国,没有人想放弃任何一线希望。想要挽救已经覆灭的大明王朝,第一件事是什么?立一个新皇帝。崇祯的三个儿子

  • 喜欢拥抱的女人

    女人,喜欢拥抱。拥抱温暖。女人怕冷。小的时候,女人住农村,家里穷,没有空调。女人的衣服穿得也少,破破烂烂的,毫无暖意。冬天的晚上,太阳下山了,黑暗来临了,女人早早地,躲在被窝里,早早地睡着。还是冷,女人的手冷,脚冷,冰冰凉的,女人躲在被窝里

  • 从动物世界管窥生存定律

    飞禽或是走兽,如果可以二选一,你的选择会是什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选择,但我却相信,更多人的选择,往往聚集在生物链的最顶端。于是,走兽中的狮豹,飞禽中的鹰隼就成了炙手可热的选择对象。在普罗大众的眼中,那些

  • 分手的理由

    他一句话说得我无地自容。当年,我陪他度过了他最穷的日子,现在他咸鱼翻身,立刻跑过来同情我、提醒我,要我懂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公主。前男友出现正在与老张海吃海喝,手机突然响了。掏出来一看,竟然是前男友。老张瞪着眼睛问我:“谁啊?”我说,公司打来叫

  • 等待那个剩男一起去结婚

    1在这一地区的29岁左右的剩男剩女中,你若提起春夏这个男人,没人不羡慕及膜拜他。关于青年才俊春夏的事儿,谁都能讲上两三段。春夏少年时被称为“小电脑”,看书过目不忘,没有他考不上的学校,不仅如此,他还十分爱美。青年时代的他则很玄,属于那种没闹

  • 要命的成见

    近几年,泰国芭乐在台湾栽植成功,土生的芭乐就越来越少见。几乎是台湾水果的宿命,泰国芭乐很快就生产过剩,市场里一个芭乐卖五元,黄昏的时候卖到五元两个。对于喜欢吃芭乐的人真是好消息,但想到农人时,吃着芭乐也会有一些心酸。我有一位嗜吃芭乐的朋友,

  • 无言的训练

    有一次,见邻居在他自家鱼塘边钓鱼,钓得一条,却见他慢慢地将鱼从鱼钩上取出,在手上把玩了几下,又扔进了鱼塘里,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邻居说:“我在训练鱼呢!”“训练鱼?”我不解地问。“训练鱼不贪钩。”邻居说。“为什么要这样训练?”我问。“说来话

  • 败给岁月的爱情

    张诚在高三快要毕业的时候,终于鼓起勇气给一个女孩子写了一封情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写这样的信件,而且是亲手用毛笔写的正楷,想要让那个女孩儿知道自己对她的一片真心。那个女孩儿,是学校里的校花。她叫林洛洛,是校园里最漂亮的女孩儿。高挑的身材,乳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