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玉

收录日期:2025-11-20 15:54:17  热度:8℃

姥姥是信佛的,在世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玉……小时候不明白什么意思,大些了知道,玉自古以来就是祥瑞、高洁、瑰丽、纯净的化身,人们敬玉、爱玉、赏玉、戴玉、藏玉,还把品德高尚的君子比喻成美玉无瑕,比德如玉,可见玉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黄金有价玉无价,渐渐明白了姥姥对玉的那种特殊的情感和那句话的意思。

过了而立之年,饱经岁月沧桑,也因喜欢收藏,领略了各种美玉的风采,才渐渐真正明白姥姥话中的深奥。

玉是多种多样的,美玉无瑕,《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最高规格的恐怕就是这种了吧,集天地精华,天然的质地,纯净的个性,任何修饰和雕琢,都是画蛇添足的败笔。

质地纯净的玉,他所折射出来的光芒照亮了每一个角落。站在这种品质的人身边,他们的深厚学养成就了心中那块玉的辉煌。无风杨柳自飞扬,他的鲜艳、明亮与温润,自如春风春雨一样滋润、感染着周围的人。近者静境,黑与白的对比,错与对的分明,叫人怎能不倾倒膜拜?

一种玉,因为环境和别的外在原因,成长的岁月里,不可避免地含了少许模糊不清的杂质。经过雕刻师的手和岁月的磨洗与淘炼,里面的瑕疵、杂质越来越少,越来越剔透,也就越来越厘清了过去的历史,还原一个清朗、明净的世界。阅读心中拥有这种玉的人,除了从他身上吸取宝贵的经验和少走不少弯路外,我们除了肃然起敬外,还是肃然起敬。

还有一种玉,一眼望过去,因为少了些过眼烟云的色彩,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块顽石,而暂时错过绽放光华的机会。正是为了品味恒久的光芒,坐拥风景而在风景之外,受尽苦难方成正果,造物主偏爱有追求有向往的人,拥有这种玉品质的人,磨难为他们增添了更加靓丽的魅力,承载了更广的含义……

有的人心中还是一块荒凉之地,那块玉收敛所有的光芒,冷冷清清躲在某个角落里,拙朴浑厚,守住自己的心,静静修养完善着自己,等待见到天日的那一天,似开放的花朵,做一次光芒的井喷。宛如修养有素的君子,他的独特,他宏大的精神写照,一露面就引来一片喝彩。

有些人的玉因为质杂,被挖掘出来置于居室一角。只要潜心等待,不自暴自弃,总有一天会被爱玉的人,以独特的角度,演绎一段与精神相符的引人入胜的胜境。

最末一种该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假玉,犹如那些玩世不恭的人,借暂时笼罩的迷雾,利用了人们所期望的模样,将色彩高温、高压渗入平淡无奇的石头中,虽然外表美轮美奂,以假乱真混乱我们视觉神经,也不要奢望它一时的光鲜能长久,随着烟尘迷雾的消散,在自然的光线下,其鲜亮的色泽会随时间转淡、显露出本来的面目,为人们所唾弃,在日渐萧疏的田野上,被风化和分解,还原成一堆薄土……对内心有这种假玉的为人和评定自然是一目了然、心知肚明且不屑一顾了。

有了品质的划分,才有了玉的美,与其说我们对未来的追求,还不如说我们一直在寻找存在于我们心中的那块玉。

在纷乱的繁华里,我们每个人将以怎样的心态去容纳心中的那块玉,守住自己的心?

猜你喜欢

  • 二百五

    战国时期,有个学者叫苏秦,到秦国向秦惠王进谏忠言,却未被秦惠王采纳。他一气之下,游说于韩魏赵齐燕楚六个国家,联合起来攻打秦国。一天,在齐的苏秦不幸被刺客暗中刺伤,危在旦夕。齐王立即下令捉拿凶手,但是刺客已杳无踪迹,无法抓捕。苏秦临死之前,献

  • 三生石的传说

    那是一个凄美的传说。一个女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胸口天生带着一块不大的石头,一块鲜红如血地石头攥在女孩的手中。神算批命为红颜祸水,会使国家亡国的女人,一生只能陪伴青灯古佛。若入红尘将必使国家灭亡。女孩从此困守佛堂二十载,直到一日一名年轻地男子

  • 猪八戒出生记

    吴承恩为啥要写猪八戒呢?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当年,《西游记》写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吴承恩突然觉得写不下去了。原因何在呢?他想来想去,头都想疼了,也没找出个道道来。于是,他想熄灯睡觉,放松一下,改日再想。刚入

  • 八戒争供

    西天取经后,玉帝把八戒封为肥田官,派他去人间管理猪圈和肥田的粪土,并可岁岁享受供果。岁末,庄稼人果然为肥田官烧了两炷小香,上了一碗小供,表达敬意。八戒别提多高兴了,吃过供果,他兴冲冲地到风雨神的庙里拜年,进门一看,只见供桌上摆满了鸡、鱼、肉

  • 求字

    大清制币局失火,造币纸被趁乱偷出,闹出一桩惊天大案。但是,再缜密的犯罪,依然会留下痕迹,一旦找到线索,接下去,就是慢慢地抽丝剥茧……京城有个书法家叫乐游亭,他生于书香门第,一手乐家书法写得炉火纯青。俗话说“家有梧桐必招百鸟”,乐游亭的“尚游

  • 失传的玫瑰红

    这一年,元南宣城一带出了个名叫卜天雕的飞贼,他武功高强,杀人放火,采花睡柳,几乎无恶不作。每次作案后,他都要在墙壁上画一个白骷髅头,江湖上人称骷髅盗。骷髅盗曾拜一西域异人为师,练就了一口混元真气,他能随易改变自己的体行和容貌。官府虽然多次张

  • 哑童巧计除盗贼

    山里山,湾里湾,童家湾的一个山坡上有两间茅草房,草房里住着哑母与小童童。那一年,童童爹过世时,童童还在襁褓中。哑母带着他,春天上山采野果,秋天上山挖草药,苦的日子捱着过。眼看着童童长到八岁整,哑母把他领到学校里,可童童除了像哑母一样会哇哇叫

  • 呼仙惩恶僧

    在聊城堠堌镇西边,过去有座很大的寺院。不料在香火鼎盛之时,突遭一场大火,这寺院竟顿时成了一片废墟。寺内的和尚各奔了前程,唯有守门僧悟常恋此故地,住进了镇东关天齐庙内。不久,有个姓呼的老人,带着子孙来到这寺院废墟上,用破砖烂瓦,建起一座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