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阿西是个防损员

阿西是个防损员

收录日期:2025-11-20 10:55:08  热度:8℃

阿西来鲜又多超市打工的时候,已近三十岁了,却还是光棍一个。

阿西的家在一个穷山沟里。父亲早逝,母亲是个药罐子。几间红砖黑瓦的平房,还是他这些年打工挣下的钱盖起来的,里面摆的依然是破旧的家具。这样的条件,哪个姑娘看得上他?

不仅如此,他还是个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老实人。超市里阴盛阳衰,他却不会花言巧语哄妹子,反被几个年长一点的女人叫“呆子”。

阿西是个防损员。初来乍到,模样长得还不赖的他,每天规规矩矩地站在入口处,主要负责提醒顾客不要把随身携带的物品带进去,并严防把超市里的商品夹带出来。

上班不到半个月,阿西就遇到了麻烦。

那是一个礼拜天,虽然大雨滂沱,逛超市的人却不少。

为了避免超市里地面太潮湿,队长特意吩咐阿西不要让顾客把雨伞带进去。于是,顾客就把雨伞留在了入口处。有的人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叫阿西看着点,不要让别人把自己的雨伞拿走了。

渐渐地,入口处的雨伞越来越多,以至于储存柜里里外外,购物篮上上下下都堆满了。即使阿西记性再好,也记不住每一把雨伞的主人是谁啊。

购物结束的顾客在收银台交了钱,又到入口处拿了雨伞,才离开超市。一切井然有序。

但是,在阿西鹰眼般锐利的目光注视下,还是出了状况。

一个顾客的尖叫声突然像针一样扎进了阿西的耳朵:“我的伞呢,我的伞怎么不见了呀?”

阿西愣了一下,轻轻地问:“你的伞是什么样的?”

“花格子的呀,昨天才买的新伞呢。”丢了伞的少妇说。

“再找找吧。”阿西安慰她。

少妇又把所有的伞翻了个遍,还是没找着,不禁埋怨道:“你站在这里是干吗的呀,连把伞都看不住!”

“那么多的伞混在一起”阿西嘴里小声嘟哝。

少妇直直地望着阿西,好一会才开口:“怎么办?”

阿西也没辙,不吱声。

“别人拿我的伞,我也拿别人的伞。”少妇走到购物篮旁边,挑了一把十分漂亮的雨伞。

“这怎么行啊。”阿西赶忙抢上前拦住,“你拿他的伞,他再拿别人的伞,这不全乱套了吗?”

“那我不是吃亏了吗?”少妇手里紧紧抓着别人的雨伞,不愿放下。

阿西无言以答。

少妇不耐烦了,拿着别人的雨伞就往外走。阿西急了,追了过去。

少妇气不打一处来,对阿西破口大骂。

阿西显得可怜巴巴的,无奈之下,他做出了决定:“你别骂了,你那伞我赔你,不就十几块钱吗?”

少妇冷冷一笑:“你错了,我那伞是四十块钱买的。”

阿西只好忍痛掏出了四十块钱,塞到她手里。

一个叫颜艳红的导购员路过入口处,正好看到这一幕,摇摇头对阿西说:“你真傻。要是我,一分钱都不给。如果再出现几个拿错伞的人,你赔得起吗?你一个月才千把块钱工资。”

阿西苦笑着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千万不要再出什么差错。

幸好,当天没有再出什么状况。

有了这一次教训,阿西对工作更加认真细致了。

然而,人不走运,喝水都塞牙,打屁都砸脚。阿西没想到,他在第二个月遇到了更大的麻烦。

中秋节来临前夕,大街小巷都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鲜又多超市的员工们比平日更加忙碌了。即便母亲孤身一人在家,阿西也只能在心里遥祝母亲平安健康。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已经把上个月工资的大部分给母亲寄去了,仅留下几百块钱用于开支。虽然不能吃得太好,也不能随意开支,但还是能让他在这个小城市里生存下来的。

阿西依旧在入口处把关,警惕地监视着任何异常的行为。

现在,他已经比以前有所进步了,对携带物品的顾客,他会温馨提示:“您好,请把物品放到储存柜或服务台去。”对想从入口处出去的顾客,他也会说:“您好,这是入口,请从出口处离开。”

这天,他不知把同样的话重复了多少遍,却仍然不厌其烦。双脚站酸了,他依旧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

就在他自信自己做得一丝不苟的时候,一个大婶向他求助了:“这个柜门怎么打开呀?”

“你把有开柜密码的电脑票贴近储存柜显示板,相应的柜门就会自动打开。”阿西耐心地告诉她。

“可是,我的电脑票到哪里去了呢?”大婶摸摸口袋,“我也不知是扔了,还是没拿啊!”

“这就麻烦了。”阿西应道。

“你总有办法打开吧?”大婶焦急地问。

阿西没作声。

“麻烦你帮我打开吧,今天中午我家里有客人,我还得赶回去呢。”大婶一脸着急地恳求阿西。

阿西犹豫不决,一般情况下,防损员是极少去帮顾客打开柜门的。那要动用一把打开机关的钥匙和一组防损员才知道的密码,操作起来很费时间。

可是,大婶一直恳求,最终还是让阿西的心松动了。

他轻声问大婶:“你的东西放在几号柜?”

“四号。”大婶回答得挺快的。

“里面有些什么?”阿西又问。

“有两斤牛肉、两斤羊肉,还有一个猪脚和一些小菜。”大婶回答。

“确定是四号吗?”阿西仍不放心。

大婶想了想,大声道:“确定。”

阿西觉得应该没什么差错了,便去调试储存柜的机关,几次三番,四号柜门终于“啪”地开了。大婶便喜滋滋地伸手去柜里取东西,结果里面却什么也没有。

大婶傻了,急得直叫唤:“我的东西呢?我的东西呢?”

阿西也莫名其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不少顾客围过来,七嘴八舌地猜测。

“是让人偷走了吧?”

“不可能。他守在这里,有谁那么大胆,敢偷东西啊。”大婶指指阿西说。

猜你喜欢

  • 挥刀,杀鬼子

    挥刀,杀鬼子喝罢酒,告别了徐平,徐一刀对柳伟胜、岳凯说:“反正家里已经没人,回去也没意思,我们不如赶到柳林镇去,参加国军,学习枪法,打鬼子去!”柳伟胜和岳凯想了想,觉得徐一刀说的没错,就说:“好,我们听你徐大哥的!”于是,他们三个人,就随徐

  • 自拍

    自拍我叫赵小彤,今年二十五,在一家创意工作室做设计师。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有顽强生命力的女人,因为我有一米六九的个头,足足一百三十斤的体重。他们中还有人还打了个比方,说我就像荒郊野岭的河流旁边的一把狗尾巴草,无人关心,无人照料,却依然长得茂盛。

  • 专心

    年轻人到山上去见方丈,他对方丈诉道:“我的命很不好,我做什么事总是很困难总是比别人慢。希望您能告诉这是为什么?”方丈看了看他说:“你的问题我要想一想,你明天再来。”第2天,年轻人一早就来到寺庙。方丈对他说:“我已经想好了,但你得先帮我一忙。

  • 设在医院的灵堂

    设在医院的灵堂常福德老两口万万没有想到,上午还活蹦乱跳的孙子一下子说没就没了。他们想不通呀。早上放学回来,小虎喊头痛。常福德就带他去医院看病,医生经过检查,决定给小虎打吊针。就开了药,让常福德从药房取来药,让护士给吊上了。常福德就在旁边看着

  • 小感(农村几日)

    小感(农村几日)几日前得一机会,前往农村小住,真是深有感触,寂静的村庄远比喧闹的城市更加迷人。我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对于农村理应毫无眷恋,毕竟生活在农村有诸多的不便。可我自从十岁后就基本和家乡告别了,时至今日已经十七年了,对于家乡的风俗

  • 鱼猫子改行记

    乡民余超史刚学会走路时,老爸就带他学捕鱼。遇到涨水天,翻田坎鱼的时候,老爸就用畚箕堵在田缺口下,让余超史守着,不让落在畚箕里的鱼儿蹦出来。后来闹文革,学校没上课,又教他在门前小水凼扎埂戽水抓鱼。再大一点,余超史又学会了摸鱼,钓鱼,掏黄鳝,扳

  • 邻里之装修

    邻里之装修

  • 高贵的占有者

    费城纽约市新成立的公司要招聘一名女出纳员,工资待遇优厚得让人不敢相信。顿时,全市的女青年像疯了似的,每人交纳100美元报名费,然后面试、笔试,折腾了半个月,只剩下不到10人。最佳人选将从这几个人中间产生。某公司玛利过关斩将,成了其中的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