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厨房里的约会

厨房里的约会

收录日期:2025-11-20 20:50:36  热度:10℃

谁也没有料到,第一次约会,竟然在厨房里。

大学毕业的时候,雪青非要嫁给张然。令人奇怪的是,父母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嫌弃张然是农村户口,来自小县城,吃饭穿衣都带着咸菜的味道,父母只是跟雪青讲,你不是和他一个人结婚,你想拥有他,注定要接受他的全家人。

雪青义无反顾。典礼的时候,雪青落下泪水,不为五年恋爱,不为有情人终成眷属,独独为父母的谅解、体贴。有这样的父母,这辈子这个女儿做的值。

雪青和张然没有浪漫的约会,没有缠绵的恋情,没有悱恻的故事,有的只是,他埋头读书,她侧耳倾听。听着读着,就走到了一起。

三年刚过,雪青懊恼起父母来,为什么当初不阻拦自己,让两个不相干的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走到了一起。他的生活习惯,她简直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打呼噜,爱管老家人的闲事,非要买腌制的咸菜才吃得下饭……雪青发现自己上了一条破烂不堪、船底漏水、船舱跑风的贼船。

已经懒得说他了,对牛弹琴,牛或许都要摇一摇尾巴动一动耳朵,而张然却微笑着倾听,微笑着继续。

为什么,当初牺牲那么优越的条件和他来到这个小县城,甘愿当家庭主妇为他服务,如今却换来一钱不值,提打不起来。

沮丧之余,虽然偶尔也發现一些他的小优点,比如他爱朗诵诗歌;他能写一手好书法;他和乡下老家的朋友们玩牌时,多少还知道将烟头放在烟缸里……

全盘烂了,生活在一堆烂泥里,雪青感到前所未有的失败。不仅是自己的失败,更为父母提前预料到却不阻拦自己而替他们感到内疚。

于是,站在窗前,雪青总是会眺望远处的别墅群,心里憧憬着,本来……

直到有一天,他在厨房里偷偷打电话,被她听到。

“这个季节给人的,总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樱花树下的邂逅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辛酸’与‘浪漫’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是何等的自然与贴切,就好似长在同一枝上的月季。一枝只长两朵,两朵共存于一枝……”

多么熟悉的诗句,多么相似的场景,可如今的他,竟然背着自己,偷偷朗诵给别人!

一定是他的情人!

雪青怒不可遏地冲进去,大吼一声:“滚!你这恶心的家伙!”

张然愣住了,他显然没有意识到雪青会在门口“偷听”。

他尴尬地站在厨房里,面色惨白,无助地看着她,一双可怜的眼神望着她,不敢发声。

“为什么?”暴怒之后,雪青冷静下来,幽幽地问一句,“背叛!”

张然走过来,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一个号码:老婆。

老婆?多么庸俗的字眼,此刻成为卑鄙的罪证。他竟然将另外的女人设置成“老婆”!雪青一下子绝望之极,迅速窜到窗前,推开窗扇要跳下去。

他从背后一把揽住,哭着说:“雪青,不敢当着你的面朗诵,我就偷偷对着你的号码朗诵。因为,我没有能力承诺当初的诺言,给你一个幸福的家!”说完之后,泪流满面……

雪青扭转身,不知不觉地朗诵出:“或许,辛酸与浪漫本来就是相依而存的,这是人生的不幸,还是生命的幸事。或者说,这只是多情的造物主一厢情愿的安排?……”一时,雪青泪水滂沱,说道:“是我辜负了你……”

猜你喜欢

  • 只要你是个天鹅蛋

    他读的是一所师范学院,毕业那年春天,有门路的同学都四处托人找关系,他也想找一份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工作,但他家是农村的,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一点门路也没有。那一年,师范毕业生超员,想留在大城市根本不可能,惟一的出路,就是到农村去,那里

  • 舍不得踩一朵花

    台湾每年4月会有一个桐花祭。桐花很特别,它开了以后就会大片大片地飘落,如果站在一棵桐花树底下,几分钟不动,身上就会全是桐花,地上也全是桐花。 有一次我在桐树林那边走,有个妈妈带着一个5岁的小男孩也在那里。小男孩在地上玩,妈妈在跟别

  • 施舍

    拉哈布萨卡尔昂着头,大步地走着。他没带阳伞,对灼人的烈日毫不在意。拉哈布恪守自己的处世原则,他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从任何人和事。他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却从不指望得到旁人的任何恩惠,追求的只是一辈子活得有尊严、有骨气。 拉哈布正走着

  • 我的最高职称

    前不久在北京开会,有位外地的作家朋友来房间聊天。说着说着,忽地变成一种哀怜的腔调,他说:老韩呀,你这个人也真怪,名气还可以,就是没得过什么奖,也没得过政府的什么津贴,怪可惜的。 我知道他的意思,是说像鲁迅文学奖、国务院专家津贴这些

  • 渗水的木桶

    在一个大山上,有一个寺院,寺院里住着一些年龄大一些的法师,其中还有两个小和尚,因为寺院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饮水,所以,要不断地从山脚下挑水到寺院。 两个小和尚,一个叫智空,一个叫智悟,智空胖胖的,很可爱很天真,智悟很瘦小,还有一点狡

  • 在乎的是水

    姐姐从新西兰国探亲,我请她来我家吃饭,然后她要洗碗。人家不远万里回来看我,只吃了一顿饭就送了我一条金项链,怎么能让她洗?于是我洗,她在一旁陪我说话。渐渐地,姐姐的眉毛皱了起来,说:你怎么这么洗碗? 那应该怎么洗?我好生奇怪。

  • 机会是一个柿子

    深秋时分,扑着粉装的柿子占据了水果市场的半壁江山。看着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柿子,我常常想起小时候为了一个柿子苦苦等待的日子。 那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乡村普遍物资匮乏,按理说,打小生活在田间地头的我不应该委屈了自己的嘴

  • 昨天的抱怨

    天明寺的外地香客有时会和戒嗔聊聊茅山,他们会赞叹茅山的山水与环境,说这里山美水清空气洁净。 戒嗔微笑的听着施主们的评述,心中总有丝丝疑惑,这里真的有那么多优点吗? 可能是生活在山里太久了,施主们描绘的优点戒嗔很少关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