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献血风波

献血风波

收录日期:2025-11-20 22:48:33  热度:9℃

乌水村是个落后的偏僻小村落,村里文化水平不高,年轻人都往外边的大城市跑了,剩下一群空巢老人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干农活,村长老张懂得如何照顾好这些空巢老人,特别是村尾山下的老黄。

老黄是村里五保户中最困难的一个,他一个孤寡老人,没老伴,没有儿女,无亲无故的,加上年轻时右手患有残疾,所以仅仅靠微薄的低保费及捡废品为生。老黄脾气好,而且也能吃苦耐劳,但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个很固执。

这天,老张把村里事儿都处理差不多了,难得有时间,就去看看老黄。老张背着手往村尾走去了。还隔着老远老张就瞧见老黄了,便向老黄招招手叫唤了一声,老黄闻声转过头,只见他铁青着脸,不吭一声甩头走开了。老张纳闷,这老黄前天见面时还有说有笑的,怎么就?可能出什么事了?老张赶紧往村尾老黄家跑去。

老张气吁吁跑到山脚下低平的泥墙瓦舍,发霉的木门紧闭着,老张敲门叫道“老黄,发生什么事了,快开门啊!”。

里面毫无动静,老张有重复了一遍,过了好一会儿,里面传出厉声怨骂“什么事?你个黑心狗,偷骗我的血,快把我的血还来。!”屋内伴着金属的打砸声,还有些冲着木门而来。

老张感到很惊讶老黄竟然这么大的火气,到底是怎么得罪了他。他是了解老黄,他是个犟驴,不了解情况下还是先离开的好。

走在傍晚村间小道上,炊烟袅袅,西下的阳光洒在老张黝黑的脸上,老张眉头紧锁寻思道:老黄说我骗他血,什么血?老张浑然摸不着头脑。

老张绞尽脑汁想不出怎么回事,就到乌水村里的“百事通”打探消息。每次他想知道村里发生的事情时就到那儿去。

村口的小店是村里人的休闲中心,其实也说不上,就是个几张桌凳组成的牌坊麻将馆,大伙晚上没事时就去看热闹打打牌,这里往往挤满了人。

老张问店家最近老黄发生什么事了,店家说,村长,你是不是私下拿了老黄低保费?不然近几天怎么听见老黄骂骂咧咧咒你。

你是了解我的,我拿谁的也不拿老黄的。这就怪了?唉,倒是前几天看见老黄从镇上看病回来后就黑着脸回来的,叫他也不搭理。估计是得了啥子病了吧!

老张二话不说往镇上跑了一趟,经过多方打听他找到给老黄看病的医生,是个中医,说,那个老汉啊,他饮食营养不好,中医上讲是由气血不足引起的皮肤瘙痒异常,这种病通常发于夜间,所以病人会瘙痒到无法入睡,应该好补补营养。唉你是他家人吗?你们做家人的应该好好照顾他一老汉,我还嘱咐他买几盒营养补脑液回去喝。

哦,也不是啥子重病?这就跟奇怪了?那老黄为什么?实在叫人摸不着头脑,无奈老张决定还是亲自找老黄谈谈,去时还买了两盒营养补脑液,他知道老张一个星期伙食加起来也就一盒补脑液,他肯定不会去买的。

老张又是马不停蹄的赶了回去。

静谧的夜,晚风徐来,村尾山脚下,低矮的瓦房屋内从窗户透露出烛光般昏黄的光线,没有左邻右舍,显得格外冷清,寂静。老张敲了敲门,叫道,“老黄,是我开门啊!”又敲了一次,屋里的门幽幽的来了,一个一头白发邋遢的瘦小老头掩着门,用幽怨的眼神看着老张,“你来干嘛?”老张看老黄的气消了不少了觉得可以和老张谈谈话了,嘘寒问暖了一番,询问他的病情,果然老黄还是心软,两人就进屋了。里屋很黑,杂七杂八堆放着许多破烂废品,这干爽天里竟散发着霉味,暗淡的灯光下一张简易木板拼制的床,床上放着家里唯一值钱的如书本般大小屏幕的电视

老张把话匣挑开,说“老黄啊,最近病有没好啊……?”

“还敢说啥,都是你害的!”老黄愤愤然打断老张,刚刚消停的火气似乎又要爆发了。

老张感到诧异,不过多年经验告诉他,应该耐心。

“老黄啊,你说我们都几十年的朋友,有啥事大家一起好好商量商量。”

“商量啥呀,恐怕商量完了我的血都被你骗完了!”

又是血,到底我怎么骗他了?

老张实在忍不住了,道“老黄,你我知根知底,我为人怎样你不知道,我到底怎么骗你血?

“嘿,我知道你就是黑心鬼,……”

老黄眼里有愤但更多的是哀,一下子黯淡下来,“你还装傻,去年好端端的你怎么拉着我去十字架车里抽血…”哦,这老张想起去年无偿献血车来到村里,老张组织村民献血,当时村里人多数赶集去了或者种地了,当时看见老黄条件符合就把他拉上车了。可这怎么了?

……还抽了整整一瓶子,你肯定是把我的血骗去卖了,老张啊你……”噗的一声,老黄竟然像小孩一般哭了出来。

老张似乎明朗不少,松了口气。一边安慰,一边说“嘿,老黄啊,我没有骗你血,那是爱心献血车,是献给那些受伤了需要血的人,这个不能卖的。”

“真不能卖?”老黄将信将疑,老张点了点头,老黄顿了一下,擦擦鬓角的泪痕,睁大眼睛问“那能不能把我的血要回来啊?”

嘿,哈哈,老张笑了起来,这一笑可把老黄急坏了,老张赶紧说“老黄啊,这血你要回来干嘛啊?”

“唉,”老黄深深叹气,“老张啊,你不知道我没了这血我全身都麻麻痒痒的,原来医生说我血不足,搞得天天晚上都睡不着,可把我痒的呀…”说这老黄皱眉,两眼又红了。

血,气血不足,哦!敢情老把中医的气血不足,和那献血联系上了。这下老张恍然大悟,这下子总算明白了。

屋外不时传来几声虫鸟悲调,他四下环视,小屋潮湿显得阴暗,……看着老黄枯瘦的身子板,老张没有再笑,只是鼻子酸酸的,眼睛框着眼泪,他知道,这老人需要什么。

明月星希,星孤而暗淡,老张从老黄小屋走出来看着老黄信任以及感动的眼神,心中也畅快了,像出去走走,可心又沉了下来,因为他知道村里像老张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

猜你喜欢

  • “战栗”回报“赤心”

    南朝有个人臣叫萧琛,能言善辩,在萧衍还没有称帝时,他就与之交好。后来萧衍当了皇帝,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很亲密,在一起无话不说,一点也不拘束。有一次,武帝萧衍举行宴会,萧琛也参加了。酒过几杯后,萧琛有些醉意,就趴在桌子上打起了瞌睡。武帝见了,

  • 梁晓声的机敏

    一次,一家英国电视台采访梁晓声,现场拍摄采访的过程。采访者是个老练的英国记者,他走到梁晓声面前先是谦卑地微微鞠躬,突然直起身子,说:“下一个问题,请您做到毫不迟疑地回答,最好只用简短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遮镜板

  • 一句话叫醒拳王

    阿里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拳击运动员。在他18年的运动生涯中,一共打了61场比赛,创造了56胜5负的惊人纪录,其中有37场是击倒对手。面对阿里如此的赫赫战绩,人们实在想不出比“超人”更恰当的词汇来称颂他。在鲜花和赞美声中,阿里开始飘飘然,认为

  • 海明威的一行字

    一次,一个从远方来的朋友到海明威家里做客,海明威事先说好去接他的。但是,他在车站等了半个小时,海明威也没出现。朋友只好继续等。原来,此时海明威正在创作小说《老人与海》,他从早上6点就开始写了,但是其中有一句话他怎么修改都觉得不好。他赤脚站在

  • 大师的幽默感

    同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北师大中文系讲传统音韵学,讲到“开口音”与“闭口音”的区别,他举了一个例子。北京有一位京韵大鼓女艺人,形象俊美,特别是一口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引人注目。女艺人因一次事故,掉了两颗门牙,应邀赴宴陪酒时,坐在宾客中很不

  • 王德林闻错即改

    有一次,袁世凯吩咐手下人给自己准备了一份简单的早餐:两条小鲫鱼、一小碟胡椒面和几个馒头。然后,他特意召见当时主管宣传的官员王德林。吃饱后,袁世凯指着剩下的鲫鱼和馒头责备侍者道:“跟你们说过多少遍,要节约……明天没有必要准备这么多啦!”说完这

  • 乔布斯的“时间胶囊”

    最近,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挖掘者》栏目的一次挖掘行动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因为挖掘的对象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埋下的“时间胶囊”,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位天才的发明家,在30年前究竟埋藏了什么。好在人们没有忘记这件事,而人类从不缺乏执着的探索

  • 在迷路中找到出路

    一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创办公司,依靠网游加速器这一软件,在短短几年内就吸引了近3000万的付费用户。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已获得国内四家投资机构的联合注资,总额将达1亿元,而这个年轻人就是袁旭。袁旭是四川雅安人。小学三年级时,袁旭跟随父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