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滚石十大灵魂人物

滚石十大灵魂人物

收录日期:2025-11-21 03:32:10  热度:11℃

自1980年段钟沂、段钟潭兄弟在台湾以《滚石杂志》创始人的身份染指唱片业,并策划了一张名为《邰肇玫·施碧梧二重唱》的专辑开始,“滚石”这个华语音乐世界里最响亮的名字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30年。这30年,滚石代表了一种音乐品质的保证、一种音乐精神的坚持,同时它也见证了一个时代在衰退与变迁之后的无奈与期待。横跨整个华语唱片市场的滚石家族阵容庞大,从歌手、制作人到背后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是这段历史的缔造者,而感受这段华语音乐史上的本土传奇,更不得不提那些与其相辅相成的音乐人。



段钟潭





李宗盛



张艾嘉曾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在滚石众多的音乐人中,李宗盛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歌曲在兼顾商业的同时依然保持着音乐上的人文气息,歌曲风格反映了滚石黄金时期的音乐走向。陈淑桦、林忆莲、辛晓琪……他一手建立了滚石标志性的“女人情歌”系列,他的慧眼识人不断为滚石的人才库增添着新鲜血液,由其担任制作人捧红的歌手更是不计其数。



黄韵玲



如今看到黄韵玲,可能更多地还是作为《超级星光大道》的固定评审之一,而从为潘越云的演出伴奏一路走来,黄韵玲的音乐才华也慢慢为滚石所发掘,同时,她还替制作部招来了昔日老公沈光远和哥哥小虫(陈焕昌)两位强将。黄韵玲被誉为“音乐精灵”一点都不过分——擅长多种乐器与词曲创作的她在14岁时就获得金的奖,并与李宗盛等人一同成为台湾“新音乐运动”的主力。黄韵玲的歌不是那种起伏很大的情歌,反而是用最细腻的女人心绪悄悄地打动人心,就像她为滚石老友张艾嘉的电影《心动》所制作的电影原声音乐。





罗大佑



生日在7月20日、只比段钟潭晚一天的罗大佑,不仅与老段很有缘,更相当谈得来。他发表的第一首创作曲《歌》,后来作为电影《闪亮的日子》的插曲,而他随后为云门舞集作曲、为多部影视剧制作音乐,以及在香港成立“音乐工厂”,这些都与滚石的发展路线不谋而合,1985年的《青春舞曲》更是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第一张演唱会实录专辑,他个人的发展脉络可谓与滚石如出一辙。



潘越云



猜你喜欢

  • 弱者更要讲理

    曾国藩和李鸿章,先是上下级,接着是师友,然后是同事。二人都是翰林,既饱读诗书,又带兵打仗,有理论有实践,能密谋能周旋。以上级和老师的身份,曾国藩教给李鸿章的,却是大白话:讲信用。为什么曾国藩要教育李鸿章这个“大道理”?一、李鸿章太聪明。聪明

  • 心大了,大事就小了

    朋友跟我聊起丰子恺,说他诗情画意。我却想起他清新柔软的笔触,丰富细腻的内心,字字珠玑,耐人寻味。我喜欢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也喜欢丰子恺先生的小诗,更喜欢丰子恺先生为人处世的魅力。丰子恺先生被称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他的慈悲之心,他

  • 使力

    擅长长跑的人都知道,前半程最重要的不是拼命跑,而是放松,让自己进入状态。在前半程一味用力、跑在前头的人,最后往往连名次都得不到。相反,有些人一开始比较放松,只要距离不被拉开就可以;到了后半程,接近目标了,才开始发力……过日子,一味用力,最后

  • 别浪费时间去敲一堵墙

    有个远房亲戚特别喜欢绘画,他参加了许多培训,每月都要画大量的作品,也试图参加各种官方或民间组织的画展,十多年过去,也没能成为知名画家。他向我倾诉自己的苦恼,埋怨现在某些掌握美术话语权的人有眼无珠,看不起草根画家。我对他说:“一个人爱好绘画是

  • 司马懿的两句话,够职场人用一生

    司马懿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魏蜀吴三家,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大佬争斗了大半辈子的天下,结果被他司马家族给捡漏了。这其中有机遇,更有实力,而司马懿就是司马家族的头狼。司马懿做人做事,有两句比较经典的话。第一句:一路走来没敌人司马懿的特点是忍,

  • 心存恶念,必遭恶报

    有一种骗是以骗自己为筹码的年轻人沈江山,家住浙江省东阳市。他从小爱耍小聪明,爱贪小便宜。一天,沈江山在网上购买了一个杯子,收到后谎称杯子有问题,商家让他退货,他又不退,还威胁要给差评,最后商家退给他10元钱了事。上初中时,沈江山无师自通,偷

  • 小小的心,开出大大的花

    心眼都被脂肪填满了,想心较比干多一窍都難我不喜欢大而无当的问题,偏来了这么一个:“怎么才能成为格局大的人?”我气定神闲反问:“为什么格局大比格局小好?”以小说为例:《战争与和平》气象宏大,纵横捭阖,写了最惨烈的战场,也写了上流社会的衣香鬓影

  • 教授挨打

    刘文典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清华大学从事古籍校勘等研究和教學工作。他恃才傲物、桀骜不驯,平日里架子摆得极大。有一回,他听说北京西山香山寺藏有大量佛经,就想去查阅资料。但寺里规矩严格,非佛门弟子不得借阅,并且翻看时要洗手净案,正襟危坐,用专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