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抢军帽,大义灭亲及其他

抢军帽,大义灭亲及其他

收录日期:2025-11-21 00:36:53  热度:10℃

提起1983年的严打,除了被打击人的亲属,大概别人快忘记了。毕竟过去了快三十年,早已星移斗转、物是人非。当年抢顶帽子就兴许毙了,如今抢个楼盘、抢座矿山也是波澜不惊。

那年,我正在东北一个地方的刑警队当个小头目,碰上全国严打,没日没夜的忙。看守所一下子满了,恶势力不敢抬头,社会清静了许多。犯人里有个年轻小伙,清秀的面孔,一副学生模样。其实他就是中途辍学的,在家缺少管教,跟着街头的混混们乱跑。一次几个人合伙抢军帽,他跑得慢,抓了进来。进来了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见人就问哪天放回家,妈妈等得急死了。他不知道共和国正在严打,不知道抢了一顶帽子就是毁我长城,不知道严打办主任执意要处决他,只是办案的法官还坚持顶着。一个阴冷的早晨,我随行刑队去了法场。那次毙了38个,多是鸡鸣狗盗之徒。我没有见到他,听说躲过了这一劫。我知道,运动过了他的命就保住了,不过是个孩子,不过一顶帽子。

这段说的不是我,是一位旧时同窗的口述。他后来升至某市公安局长,办案无数。这两年不时传来严打的声音,他又想起了那孩子。自然,此严打非彼严打,但当年运动的滋味又泛了上来。

跟运动连在一起的,有一个词儿叫大义灭亲。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大义灭亲,看旧戏《赤桑镇》,包公铁面无私,斩了为非作歹的亲侄儿包勉,任老嫂求情、斥责都不动摇。后来在连绵不绝的运动中,大义灭亲被磨成了一把刀,为了阴谋、私利或虚幻的信念和理想,把亲情与人性一齐斩了。眼下《刑事诉讼法》正修订,有专家说以后都亲亲相隐,流传了千百年的大义灭亲终被抛弃。细看条文,却只是在一般刑案庭审时,免除了直系亲属当庭作证的义务,没说别的。让儿子当庭指着鼻子揭发老爸罪行累累,确实太过残忍,已为现代司法所不容;但急不可耐地痛斥大义灭亲,未免为时过早。弟弟打工挣钱供哥哥上大学,一时贪念偷窃了室友4万元。警察设下圈套,动员哥哥打电话骗来弟弟,抓捕了他。前些年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每个人听了心痛,区区4万元的案子就毁了兄弟情。但是这故事还有续集。弟弟获得轻判和减刑,出监后努力上进入了学;他不但谅解了哥哥,而且说:如果没有那次归案,自己将一辈子亡命奔逃。大义看似害了他,实则给了他新生。

社会公义需要全体公民来守卫,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私情私利当然要保护,但是当社会公义为此而避让或受损时,我们自应怀有谢意和敬畏。罪恶可以在私情襟下躲藏一时,但必有见光之日;大义不言灭亲,但大义必须维护,那是社会大厦的支撑。

公民群起守卫社会公义,被一些人讥为民意审判或舆论审判,实则天大的好事。司法自应独立,但不能对汹涌的民意置若罔闻。西方一些国家为什么设了陪审团,对某些刑案由一群毫无法律知识的乌合之众决定罪或非罪?他们的思路是:对案情的基本判断,最需要的恰恰不是极为理性的冷峻,而是一般人的常识感觉,因为后者更有可能贴近案情的实质。法治去除了精英化,才能走向民主。

朱仝因为李逵劈死小衙内,一直要跟那黑厮拼个你死我活;恶徒李昌奎倒提双脚摔死幼童,我们的法官却选择了慈悲为怀。他们拿着那根法律的准绳量过来、量过去,真不如把绳子交给朱仝裁一回。

有些法官不知怎么,总和百姓拧着劲儿;好像钻进法律太深,出不来了。

猜你喜欢

  • 成功的外科手术

    1这次,我很为特里基担心。我看见它跟它的女主人走在街上,它的体形让我震惊。它变得很肥,像根膨胀的香肠,四个角落各有一条腿支撑着。它的眼睛充血且分泌粘液,呆滞地向前看。舌头无力地从牙齿间垂下来。帕姆弗雷夫人赶紧说:赫里奥特先生,你看,它没有一

  • 老同学的“ 退”变

    他是我的发小,叫于梁。小时候的他,是一个有志向的少年;大学时,是一个自在坦荡的青年;如今,他仍然是一个有道德、有思想的人,但似乎正在慢慢地被生活改变着。于梁现在的职业是教师。我还记得,工作之前,他一心想去乡村或者大山里支教。我曾经调侃着问他

  • 雷人夫妻打造中国第一“诚信饭店”

    安徽省阜阳市清河路文峰巷有一家特殊的饭店,来就餐的顾客川流不息,吃完饭,顾客将饭钱丢进桌上的钱盒里,给多了,自己从盒里找零;给少了,没有人过问;真不给,也没有人向你要钱。这家饭店名叫兰馨饭庄绝味咸膜闪亮登场1994年,在阜阳市武装部做司机的

  • 卖臭豆腐的硕士生

    前几年,一个北大毕业生因成了卖猪肉的屠户”而遭社会异议,如今,一个硕士研究生成了一个卖臭豆腐的小老板,这就更让人不理解了。然而,作为卖臭豆腐的研究生王永上则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虽然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王永上还是在卖臭豆腐

  • 昔日三小偷各自行窃今日“防盗公司”联合创

    心爱的女友生病了,为筹集区区几千元手术费,杨贵华铤而走险入室盗窃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结识了一伙偷盗高手,一有机会,杨贵华就与他们交流和PK偷盗技术,越交流,他越发现自己的偷盗技术和他们相比差得太远,这些前辈”们能用几秒钟的时间

  • 杜淳,步步为营

    多年前,无意一瞥那匹黑马冲入视线的惊喜;多年后,那个曾经以寥寥戏份感动过我们的年轻人,在白驹过隙间,已走过一段段不同时代,不同个性的传奇人生。付出和收获成正比”,是他永恒不变的座右铭,他是杜淳。自己的,才是最真实的很少人能像杜淳

  • 面对打击,你怎么办

    北宋名臣侯蒙年轻时屡次参加科考都是名落孙山,加上相貌丑陋,常常遭人奚落。有一次,一个人将他的丑相画在了风筝上放飞,还拉他来一起看,以此来取笑他。可侯蒙不但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还叫人把风筝落下来,在上面题了两句诗: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r

  • 读唇语上大学考研究生,失聪的黄鹂荆棘中鸣

    小学、高中、大学,然后是研究生。对多数正常人来说,这无需过多称道,只要比别人多几分刻苦和努力就能实现。但是,对于自幼失聪的黄鹂来说,她依靠读唇语听课学习与人交流,她走的每一步都是奇迹。凭借着自己的顽强和努力,这一路她走得太辛苦。 她又是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