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郑和之祥瑞龙马

郑和之祥瑞龙马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4:39  热度:12℃

郑和带领2.7万人下西洋,200多艘船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

行了十天路程,这日即将到了古里这个地方。

郑和正在舱内同随同参谋查看地图,突听手下来报:“启禀大人,海中出现两只怪物,身披彩霞,脚踏祥云,身如三丈铜壁,刀剑不可伤。”

郑和听了便是大惊,匆忙便和众人出了船舱。

打眼一瞧,暗道一声:“好个水怪!”只见前方天空海面百米处,两只身高约有一丈奇形动物,凌空而立。一只身如白云如白马,头如炙阳如天龙。另一只身如红梅如红马,头如烈火如青凤。

白马身金龙头的怪物,头上两只龙角长有三米直直入天。红马身青凤头的怪物,身长双翅翅有三米。

两怪均是脚踏祥云,安然立于舰队前方,瞪着铜铃般地大眼看着郑和这帮素未谋面的奇怪人士。

郑和一看便是心中恐慌了起来,加上适才手下之人报道说两怪身如铜墙铁壁,刀剑难伤。便已经有了退意,此时亲眼所见更加不敢造次。

于是急忙下令,舰队掉头,绕道而行。

郑和边走边看着两怪,两怪缺只是立在那里毫无反应,郑和才稍稍放下心来。

又过了一天,郑和众人距离古里也仅仅只有两海里的距离了。

这时,只见古里方向大片舰队冲出,密密麻麻不知多少。舰队整整齐齐飞速前进两海里的距离,眨眼而过。到了近前,郑和一看便道:“不好。”

古里的舰队,人人奇形兵器。还未到近前,便都已经拿起了兵器对准了郑和众人。

郑和大喊道:“全军听令,防御。”左右将领闻声也都是惊的不行,急忙传令下去。

令还未到,那边便是漫天奇形怪箭铺天盖地而来。

郑和心下暗叹:“此行我命休矣,只是未能完成陛下嘱托,将我中国文化传向西方。”

正在这时,忽然众人头顶两声尖啸响起,一如龙,一如凤。郑和抬头看去,竟是那海中两怪。

两怪飞到两阵中央,龙头白马身的怪物身上出现一圈金白光圈,凤头黑马身的怪物身上出现一圈青红光圈。

两道光圈,由小而大,逐渐漫布了整片天空。天空中的漫天箭雨打在光圈之上,只听“咔咔”声响,纷纷断裂落入海中。

郑和正目瞪口呆,暗自惊叹。忽听对面古里大军那方,响起了震天地吼声。光圈散去,郑和一瞧,便是纳闷了。

却见古里之人个个伏地跪拜,不断地对着两怪磕头呐喊。

郑和一听,这些人喊的竟是“海神。”

这时手下一位将军凑到郑和跟前悄声说道:“大人,情况不对,此时正是机会,我们可以万箭齐发,保准他们尽数葬身海域。”

郑和摆摆手,说道:“不可,不可。看来,我们是遇上祥瑞之物了。”

手下将军,还要待言。却见上方,马龙马凤均是看向了他,吓得这位将军立马退后三尺不敢再言了。

这时,只见马凤双翅一扇。天空中突然阵阵清香弥漫,一个青红颜色的“和”字出现在天空中。

马龙张口一呼,只听海中“轰隆”一声轰鸣,紧接着“啪啪”声不断响起。海中飞出大小不一的五颜六色地各种小鱼儿。

小鱼儿不断飞出,飞上天空。在和字的旁边,出现了一个由小鱼儿组成的七彩大字“平。”

郑和瞬间失神了,回过神来。只见对面大军,皆是俯首称是,个个丢下手中兵器,对着郑和大军行着奇怪地礼仪。

手下众人迷惑不解,骚乱地议论声此起彼伏。郑和说道:“全军听命,放下武器,行李示好。”众军闻言,便都急忙放下手中武器,然后齐齐对着古里大军拱手行李。

行完礼,郑和又对着上方马龙马凤,拱手一揖。

马龙马凤各自长啸,音波滚滚,飞天而去。天空落下一片龙鳞,一片凤羽。两物均是落在了郑和的手中,凤羽上镌刻着和字,龙鳞上镌刻着平字。古里之人,对着马龙马凤飞走的方向不断拜着,口中不断地祷告祝福。

事后古里之人邀请郑和众军前往古里做客,郑和面见了古里的族王。

他对郑和很是客气,甚至带着点崇拜。

通过了解,郑和总算是明白了过来。

古老相传,海中有两个神灵。一为海马龙,一为海马凤。两只神兽,据说都是海神波塞冬的后代,被派在这里守护这片海域。

从古至今,有史可考的记载海马凤海马龙总共出现了五次,每一次的出现必然都是海中有大战爆发。而它们便是出来阻止战争的,有幸能够得到海马龙海马凤赏识的在这片海域被称为“和平之子。”海域众国,必然要以礼相待。

郑和得遇两位祥瑞神兽之赏识,使得他往后之路越加一帆风顺,也使得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能够源源不断地在西方大地传播开来。同时,中华大地,也学到了很多西方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精神。

这里面最主要的恐怕就是“和平、正义、包容、和睦”,这些情感的真谛了吧!

猜你喜欢

  • 安禄山叛乱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

  • 马嵬驿兵变

    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放“平安火”,一直传到长安,让长安

  • 李泌归山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啊。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音bì)就派人把李泌从颍阳(在今河

  • 李光弼大破史思明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

  • 杜甫写“诗史”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

  •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又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就带领大军驻守汉中。因为汉中接近魏、蜀的边界,在那里可以随时找机会进攻魏国。离开成都的时候,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要后主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他决心担

  • 司马懿装病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

  • 司马昭的野心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