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无心更从容

无心更从容

收录日期:2025-11-20 20:06:30  热度:8℃

1085年,苏轼在登州做官,有个属下事无巨细都拿来请示,没完没了,每次苏轼听了都很倒胃口,非常反感,不大喜欢他,见了这名下属,巴不得早点就远远走开。

一天一大早,这个属下又来汇报工作了,苏轼就随口敷衍他说:“我现在没时间,你晚上再来吧!”搁一般人身上,心里早就明白了,这是人家在推脱,找不想见你的理由,不必当真,没啥重要事就不必去打扰人家了。没想到,这个属下是一位来自星星的人,不明白苏轼话里有话的意思,果然按苏轼说的,到了晚上,真的又来苏轼家汇报工作了。对这位不理解领导客气话的下属,苏轼哭笑不得,你这不是给我添堵嘛,可又不得不见。当时苏轼正在翻看杜甫的《寄刘峡州伯华使君》一诗,见这个下属又来了,没等下属张嘴说话,苏轼就问:“杜诗‘江湖多白鸟,天地有青蝇’句里的‘白鸟’指什么?是不是指鸥鹭一类的鸟儿?”苏轼的本意是想借用嗡嗡不止让人厌烦的“白鸟”来嘲讽不受欢迎的这个下属,没成想,这位下属和苏轼的想法全然不同,饱读诗书的他想都没想就回答说:“白鸟并非指鸥鹭,而是指蚊蝇一类的虫儿,暗喻吸人血的赃官。是说杜甫生活的时代,君子太少,小人太多。”

让苏轼没想到的是,这名下属不仅有学问,为人还挺正直的,有啥说啥,觉得自己有心而问未免庸俗,而下属的无心而答是多么的从容,不由得刮目相待,把这名下属视为知己。

没有心机,不想着去算计别人,不为功利所累,这样的人,大道至简,无心更从容。

猜你喜欢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齐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那亲信说:陛下,

  • 背水一战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

  • 风吹雨打

    杜甫在长安过了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潼关失守,四十五岁的杜甫去投奔肃宗皇帝,半路被抓,半年后逃出,在彭原郡见到肃宗,被封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三年后,关中大饥荒,杜甫的孩子被饿死了好几个,生活难以维持

  • 猛志常在

    《山海经?北海经》中记载:炎帝的小女儿在东海游泳时不幸淹死了。她死后变成了叫精卫的鸟,常常从远隔千里的西山衔来木石,投到东海里,想把它填平。《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讲:刑天与黄帝争天下,最后被砍了头,扔到常羊山。刑天没了头,就把自己的乳头变成

  • 割肚牵肠

    蜀后主刘禅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联合金环三洞兵马反叛,建宁三郡也归附了孟获,永昌危急。为了平息后方的叛乱,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首先用离间之计平息了建宁三郡的叛乱,解了永昌之急。又用激将之法破了三洞人马。最后诱敌设伏,在锦带山活捉

  • 操刀伤锦

    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子皮打算让尹何来管理自己庞大的采邑。尹何是子皮的家臣,年纪轻,没有管理经验和能力,大家觉得他难以胜任。子皮说:没关系,没经验可以学嘛。学的时间长了,就会了。”子产对子皮说:喜欢一个人,一定会为他着想。一个孩子还

  • 不拘一格

    龚自珍是清朝乾隆末年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自珍的年代,清朝开始急速衰败,贫富两极分化,社会问题丛生,危机四伏。龚自珍主张移民屯垦新疆,以发展西部经济、巩固边防(《西域置行省议》);给林则徐写信,希望禁绝鸦片。道光十九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

  • 刮目相看

    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武艺高强,战功卓著,可是不爱读书。起初,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当居要职,要多读些书。”吕蒙说军务繁忙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精通经史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只是要你读点书,增长一点见识,开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