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张青较艺访武松

张青较艺访武松

收录日期:2025-11-21 02:05:57  热度:8℃

"武松打店"前,张青和武松是怎么结拜为兄弟的?《水浒传》上没有讲,民间却有传说。

原来,张青在鸡鸣山学艺期间,一年回乡省亲,听说河北清河有个武松,刚从嵩山少林寺学艺归乡,武艺高强,便想顺路拜访,以试自己的本事。

可是遍访清河,人们并不知有个武松,更不知他家住哪里。原来武松满师归乡,谨遵师命,从不在外露相。这天张青访到了武家镇。听人说,武松就是该镇人,每天上山打柴来镇上卖。张青非常高兴,当即就想登门拜访,可走了几步停下了。心想:不可。武松既然这样隐身埋名,肯定不会露相显身,贸然造次,反倒坏事。他脑瓜一转,想了个"金钩钓鱼"的计策。

再说武松,这天依旧挑柴来卖。归家路上,只见前面空场上围着一堆人,不时地发出"噢--噢--"的喊叫声。出于好奇,武松也凑过去看热闹。

只见场子中间放着一个千斤石锁,上写7个大字:"搬起者赏银二两"。小伙子们争强好胜,个个紧腰挽袖,前来搬试,吼断青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哪里搬得动

众人见武松来了,就像见到了救星似的,发声喊,让他来搬。武松也觉得有趣,来到场子中间,放下扁担,拿脚蹬了蹬石锁,微微一笑。只见他躬身弯腰,手抓锁柄,气守丹田,单膀叫力,说声:"闪开了"霎时,千斤石锁提过膝盖,众人一片喝彩。武松脸不红,气不喘,提着石锁,抡了个圆圈,出手扔出10步开外。这时才猛然发现原先锁下还压着一把刀。武松心里"咯噔"一下,知道遇上了访客,转身就走。因为武林中人都明白,这叫"暗访帖"。

武松没走两步,这时张青笑嘻嘻地走出人群,抱拳施礼,拦住道:"武弟休走,张青访你多时了"武松也抱拳施礼道:"不知尊兄有何见教"张青单刀直入,说明来意,要与武松比拳较艺。武松有心不比,又看来者不凡,只好应允,但提出让张青先走一路领教。

张青也不推辞,立即荡开拳脚,打起拳来。你看他柔如春风摆柳,灵似敏猴跳涧,威似蛟龙闹海,势如猛虎镇山。常言道: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武松一看,暗叹张青功夫不凡。

张青走完拳,收步抱拳恭候武松来战。武松说声"请了",大步来到场心。见过礼,于是二人荡开拳步,交起手来。张青首先进招,飞掌踢腿,直取武松。武松格手相架,紧跟一招"铁僧拜佛",提腿向张青腹部踢去。张青看得真切,来了个"手挥琵琶"和"倒撵猴",躲过攻击,双脚并拢,凌空而起,使了个"黑虎掏心",武松侧身躲过。二人撩拳劈掌,你来我往,一连斗了十几个回合。

张青见胜不了武松,突然变换了刁钻的拳术,身法常屈少舒,步法多纵虚点,变化多端。时而点、扑、勾、搂、翻滚、纵、蹿,步法奇里古怪,拳脚使人目不暇接。

武松深得拳法真谛,心明、眼清、手速、腰灵,招招机敏躲过,顺势发起凌厉进攻。出腿疾如箭,收拳快如闪,里拶外劈,跨虎倒山……一连打了五十多个回合。渐渐地,张青乱了拳法,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再打下去,张青必然当众现丑。武松并没乘胜穷追,喊声"少歇",收拳跳出圈外。

在场的人都为武松喝彩,但不知他为何不打对方于地。张青非常感激,但仍不服气。武松看出他的意思,抱拳说道:"请张兄另选兵器再试"。张青随手拿起一根水火大棍,扔在场子中间。武松见张青要和他比棍,也不示弱,回身拿过担柴的扁担,也扔到了场子中间。大棍和扁担正好相隔一尺远。这是"活比"的意思。原来武林中有"死比"和"活比"之分。如果决斗雌雄,比个你死我活,那就兵器相压;如果只见高低输赢,那就不能压上。

二人说声"请",各自拿起兵器。张青首先进招。只见他摆动大棍,虎虎生风,身随步转,步随身移,棍疾如魔,泼洒如雨。进一招"白虎拦路"、"劈山救母",恶狠狠鬼魂难防。武松以扁担代棍代枪,高来架,低来挡;出如箭,回如线,来无影,去无踪;棍里夹枪,枪里带棍,捅、撩、劈、砍,令人眼花缭乱,心惊胆寒。在场的人,无不惊叹二人棋逢了对手。

二人越斗越勇,战了二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败。为了取胜,各人都拿出绝招。你使"叉花盖顶",我使"枯树盘根",你使"蛟龙出水",我使"怪蟒出林"……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翻转变化,好一场地动天惊的厮杀。

二人你一招我一式,斗了五十多个回合。张青的武术以棍为最精,而武松则是以拳和刀为最熟。渐渐地,武松乱了棍法。张青看得真切,怕一招不慎伤了武松,也来了个"衔环回报",喝声"少歇",收棍跳出圈外。众人一片喝彩。武松非常感激,惊叹自己棍术不及张青。张青和武松各自收了大棍,执手述礼,亲亲热热,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二人你敬我武高,我慕你艺绝,各吐心曲,于是便结成异姓兄弟,成为千古美谈。

猜你喜欢

  • 一顿农家饭

    现如今社会,对于久居城市的人而言,饮食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倾向于“农家饭。”身处闹市中,灯红酒绿间,吃惯了肥腻的鱼肉,偶尔改变一下口味,三五成群相聚在质朴的乡野田间,品尝浓郁气息的农家饭,渐渐发展成一种时尚的饮食习惯。远离尘

  • 公平的分配

    一个炎热的下午,两个农民在一棵大树下乘凉。其中一个叫拉姆,另一个叫希亚。两个人都带了美味的面包充当午饭。拉姆带了3个面包,希亚带了5个。正当他们准备吃午饭的时候,一个商人路过此地。“下午好,两位先生。”商人问候拉姆和希亚。商人看起来又累又饿

  • 输不起

    炎炎夏日的一个午后,我和几个麻友约好在一家棋牌室玩上几把。那天的我手风出奇的顺,连着自摸两把清一色、一条龙。麻友黄富贵付了钱后就走出了房间。因为我们房间里没有厕所,所以我们以为他出去解手。等待的时间里,我整理着纸币,喜笑颜开。其他两个麻友长

  • 他也不愿意

    这天,老张头吃过晚饭,闲来无事就到小区里去散步。话说这老张头原本就是个象棋迷,逛着逛着自然而然就来到了社区老年活动室,心想着看看老王和老李下象棋。刚进老年活动室,老张头一眼就看见了正百无聊奈地坐在象棋桌旁的老王,但奇怪的是今天只有老王一个人

  • 阿P吃自助

    根据当今社会的标准,阿P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房奴、车奴、妻管严。为了还贷,阿P可以说是吃糠咽菜,一年到头也看不着荤腥。甭说下馆子了,现在连喝个啤酒都成了奢望。这让喝酒成性的阿P实在苦不堪言。这天晚上,阿P刚下班。回家的路上,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餐

  • 牛他爹

    在我们昌邑,流传着一个“牛爹”的笑话,听我给大家讲来。说的是牛老汉的二儿子考上了大学,牛老汉老辈里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没几个识字的,出了个大学生确实是喜事,喜事归喜事,但就是凑不齐学费,家里凡值钱的东西能卖的早都卖了,只有那头使唤了多年的

  • 办公室幽默

    年后上班第一件事,我把自己那把廉价的皮椅子拖进了资料室。这椅子时间已有五年,按理不应该坏的。但也许太廉价,座位处的人造皮革一片片地掉,一星期三五片掉在地上,让人好不烦恼。不如坐那把木椅子,虽然硬而简单,至少没有人造皮革掉地。我拖椅子出去的时

  • 村长

    村长筛完粮正在院内打扫身上的灰土,抬眼就见治保主任一路小跑远远地奔来。等治保主任到了跟前,村长逗他:“狼撵着咋的,啥事恁急?”“锁柱输钱又打媳妇,快去看看吧!”治保主任呼哧带喘地说。“妇女主任呢?”村长问。“她才出院。”“哦!”“村长,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