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揭秘宋美龄一生21亿巨额财富来自哪里?

揭秘宋美龄一生21亿巨额财富来自哪里?

收录日期:2025-11-20 18:05:20  热度:9℃

1939年10月17日“日本特务机关对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所作的秘密调查报告《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其中:蒋介石6639万元(按当时法币与美元的兑换价,约合809万美元,下同),宋美龄3094万元(377万美元)。

他们在抗战期间,大发国难财,截留美援,用来兴办自己的公司,倒卖美国援华物资,图谋私利;内战期间,再三向美国政府伸手,把大批的美元投入自己的企业;在大陆国民党政权即将崩溃的前夕,又抢先将财产移向海外,特别是美国……这能不让杜鲁门生气吗?

宋美龄在1948年末、1949年初赴美求援失败时,也匆忙地在美国处理自己的私产,让她的外甥孔令侃帮助掌管。当时孔家购置一处房产价值150万美圆。

有资料称:孔宋两家(孔祥熙和宋子文为主)40年代利用美援物质和他们的特殊途径在美搞投机倒把,被美国财政部查出偷税几千万美圆,告到总统杜鲁门处。

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财政部联合清查,初步认为,在美来历不明的非法财产居然达到20亿美圆以上,据说要冻结在美非法财产和在美银行保险库里来历不明的古玩、字画、珠宝、黄金,补清偷税金额和罚款。但是终于不了了之,成为疑案。

蒋介石去世(1975年4月5日)以前,每两三个月就会给宋美龄一笔津贴。蒋经国上台后也如此。1983年10月,应蒋经国邀请返台,发表《我将再起》长文,频频活动协助蒋经国安抚党内元老及军方人士,化解革新阻力,终致开放党禁。

1988年1月蒋经国逝世,曾参与安排后事,并撤销戒严令。后退出政坛,隐居台北士林官邸。

蒋经国去世(1988年)后宋美龄和李登辉见面时,就提出要求:“你知道,经国在时,‘总统府’每月都给我一笔经费,现在经国去世了,不知道你是否还会给我这笔经费?”毕竟宋美龄依法应享有去职“总统”遗孀的待遇。对宋美龄的要求,李登辉一般都能满足她的愿望。

台湾《时报周刊》报道,宋美龄在美国定居之初,她本人名下已经没有什么财产了。看来这符合实际情况。因她此后的生活依附于姐夫孔家,她不再管钱财。

1984年中,美国合众国际社一则电讯报道说:“蒋夫人宋美龄女士投资五百万美元,与德克萨斯州菲利浦石油公司签订契约,在新墨西哥州附近合作采勘石油天然气……”。事后证明,这是孔令杰以姨妈的名义,“以广招徕”大生意而为。

按规定,宋美龄无论在台湾还是在海外,所有医疗费用完全由台湾当局支付,都为实报实销,无上限。

猜你喜欢

  • 芮成钢:你乱理财,财不理你

    投资恐龙蛋?没戏很多朋友冲着我是财经频道的主持人,向我请教“理财绝招”,我说我根本不理财,他们都不信。我跟他们打了个比方:北京有那么多出租车司机,但有几个是因为喜欢开车而当的哥的?我和他们一样,做财经节目只是职业,并非我喜欢理财。刚参加工作

  • 条戒律做理财保守派

    “不准买、不准买、不准买!”享誉全球的美国第一女理财师苏西·欧曼在她的财经电视节目中对观众叫道。如今,经济低潮再次蔓延全球,她的“千万不要消费一分一毫那些你所没有的钱”的坚定结论再次占据人们视线。做个保守派理财人,是苏西给女性

  • 最灵活:银行卡购车分期付款

    赵先生和太太都是白领,准备买一辆价格22万元左右的PASSAT新领驭1.8T轿车,但由于手头资金不足,客户经理建议通过信用卡分期付款购车。在赵先生提供了夫妻双方的单位收入证明签订车辆抵押合同后,将赵先生的信用卡信用额度由初始的

  • 田仁灿:投资就是与金钱保持优雅的距离

    田仁灿,海富通基金公司总经理,竟然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在获得了上海外语学院法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政治硕士学位。一个偶然的机会,田仁灿开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生涯,从法国金融租赁Euroequipement S.A公司总

  • 不能小瞧的小生意

    在城市的街道上,经常能看见一些修伞的、换窗纱的、疏通下水道的、防水防漏的、粉刷墙壁的等数不胜数的小生意人,他们开着小面包车,以车为家,穿梭在城市的小巷和各种小区的街道上。显得分外忙碌,尤其那些年代久远的小区,更是他们经常光顾的

  • 小心理财中的陷阱

    患上理财恐惧症是在2007年6月的那次理财。我去银行存款,走进明亮的大厅,立在地上的标牌上写着的一款5年期产品一下子吸住了我的眼球:投资于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年利率5.12%,国家加息,利率随之上调。黄底黑字,赫然醒目。这么好的理

  • 用最笨的方式感动你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初中毕业,跟着朋友一起来北京,在一家保健品公司打工,每月底薪只有800块。起初,她也像那些公司刚刚起步的新人一样,为了推销产品,频频给客户打电话,极力描述产品的优越性。但是,因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口才也不好,虽然她费

  • “特别”的同事

    他刚20岁出头,戴着一副宽边眼睛,长得英俊帅气,看上去很阳光的样子,可只有深入接触之后,才知晓他内心的痛苦—上班期间,他不愿与人有身体上的接触。一般,他每隔20分钟就要去趟卫生间,目的就是要反复消毒双手,因为他觉得病从口入,必须将手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