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钱钟书摔镜释疑

钱钟书摔镜释疑

收录日期:2025-11-20 13:25:15  热度:13℃

《管锥编》是钱钟书先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写作的古文笔记体著作,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在写作的过程中,他每天都要翻阅大量的古代文献,考证其是否真实。在看到成语“破镜重圆”的来历时,《太平广记·杨素》和隋代笑话集《启颜录》里都有记载说铜镜“坠地分两片”,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古代的镜子是用铜磨制而成的,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用玻璃制成的,摔在地上是不会碎成两块的。

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爱较真儿的人。铜镜摔在地上会不会碎呢?空想是得不出真实的结论的。想到这,钱钟书就拿起一面自己珍藏的古铜镜,重重地摔在地上。不对呀,铜镜没有碎成两块,而是完好无损,莫非是自己摔得不够重,还是自己随意拿的这面铜镜太厚?他索性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十几面古镜都拿出来,一个个地朝地上狠劲地摔,摔得满地都是。结果,没有一面被摔出裂痕来,于是他认为古铜镜并非这么脆弱,他把自己体验的过程,写在了《管锥编》里。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古人陆九渊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凡事求真,不牵强,不附会,不人云亦云,这恐怕是钱钟书成为一代学贯中西的大师的根本原因吧。

猜你喜欢

  • 古画失窃之谜

    序:一时,“52”大案轰动全国,省市县侦破专家及各路媒体记者云集古镇。媒体作了大量而又详细的报道。瘦猴似的余馆长在县有线电视台接受专访,他痛心疾首地向广大群众和程先生表示歉意,并说自己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幸好展品在保险公司投了1亿元巨额财

  • 生命最后七十二小时

    每日一故事,每篇都精彩!各位读者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十二小时,你该怎样度过人生最后的漫长时光?会有人带着自己最亲爱的家人去完成自己和家人最后的梦想吗?还是去花大笔的资金和时间在医院尽力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可能

  • 吃相

    “哎!哎!哎!哥几个!我宣布,今天中午工地上没饭啊……”早上刚开工不久,王老板就扯着嗓子冲着正在工地上干活的工友们喊。王老板的话声未落,离王老板较近的大明立刻就不干了,吹胡子瞪眼睛的吵吵起来,“什么?没饭?!你想饿死俺啊!”“呵呵!别急,听

  • 医生的红包情结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疗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然而,纵使有日趋完善的制度设计,基于医患间的传统博弈不会改旗易帜,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惟妙惟肖的人间小品。仅以“红包”为例,枚举小品两则,以飨众看客。新年伊始,某综合医院为创建“全市无红包医院”

  • 年年半个月

    广联塑胶模具厂会客室。老总陈广禾静心听完上门订货的客商赵俊讲完,敲敲烟盘推向赵浚,说:“抽支和气草。行。我努力。”赵俊敲敲玻璃圆桌上的订单,笑笑,说:“陈总,不能说‘努力’啊!行就行,不行就不行。”陈广禾拈起一支烟点燃,说:“行,2月28日

  • 吴川人的“年例情结”

    年例是粤西地区特别是湛江、茂名地区民间特有的节庆习俗。其中有些地方年例比春节还热闹,吴川就有年例“浓”(热闹)过年的说法。年例大约就是一年一例、约定俗成的节例的意思。据史料记载,吴川过去常受台风、海潮、洪水侵袭,灾害严重,由于抵御能力低,人

  • 并非都为钱

    天麻乎黑,杨明理骑着自行车回家。他是去朋友家联系一桩生意的,因为两人谝的时间长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杨明理骑着自行车小心翼翼的走着,快六十的人了,视力大不如前,还是小心点的好。尽管如此,令他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刚走到一个交叉路口,一辆三轮

  • 过年放炮

    村长从镇上开会回来一脸苦闷,这又表决心有立军令状的,这回任务要是完不成可就惨了,这可怎么办啊?村长媳妇王婶看见村长一回到家就愁眉不展的就问是怎么回事,村长就把去镇上开会的事和王婶一一说过,王婶听后也感叹过年不让放炮这事可不好办啊!过年放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