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快手插秧

快手插秧

收录日期:2025-11-20 16:18:40  热度:10℃

眼下正是农村插秧的季节,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集体时插秧除外,每个农户只要是插秧,就得请人来帮忙,一般按每人最多四分田的标准,看好日子,提前请人。

解放前,我们村的有一中农户,有一丘三亩六分的大田,主人怕请的人有事不能来,就请了十个人来插秧。他请的这十个人是他老婆的娘家人,他们都住在大山头,插秧的时间要比山下插秧的时间迟一点,请他们来帮忙不会误事的。

插秧的这天,只来了两人,他俩代其他八人捎口信说:有三人病倒了,两人去了岳父家插秧,另外三人去了姐姐或妹妹家插秧,因此只来了两人。主人一听十分生气,说:“不来的话,应该早点捎口信,好请他人,现在,我们这儿家家都忙着插秧,难找人,看来这丘三亩六分田要插几天,这咋办?”

“你找不着人,不用着急,只要你家的秧苗好扯,这丘田我俩能插完的。”

“你别说大话安慰我。不过秧苗好扯,田也好插。”

他俩立即下田扯秧。紧挨着这家主人的秧田还有两家人也在秧田中扯秧。

这两人扯秧真是快手,扎好一个秧把,用力扔向要插的稻田中,他人之间空中有两个秧把在空中飞,看的人个个吃惊,好像他俩不是在扯秧,而是在抛秧把。

早饭后,他俩吩咐主人将扯好的秧把均匀地抛在田中,不能耽误他俩插秧的时间。主人说行。

两人下田插秧,手一挥就是一行,只见他俩的手与水之间有一条水线,看的人又傻了,每颗秧苗插得正、又整齐。有人说,一个人要顶五人插秧,真没有见过如此的快手!

太阳还没有落山,他俩插完了三亩六分田的秧,主人一个劲地向他俩道谢,夸他俩是插秧的能手!从来没见过如此的快手!

我十分羡慕那些插秧十分快的人,也渴望自己也成为 一名快手。于是,就在我读初中和高中时,去生产队支援,就开始练习插秧。其实,那是插秧,行距和颗距都大,一般的8×10寸标准,秧苗密,拿在手上好分。而现在插的都是杂交稻,一颗一株秧苗,拿在手上难分,插秧时按4×6寸的标准插。

有一年,我家要插一亩六分田的秧,大小十一丘田,也请了五人,结果只来了一个不会插秧的人,当时我十分生气,叫来人回去,我和我的妻子包扯秧、包插,因秧田与水天较远,我的妹妹帮忙运秧,下午五点钟完工了,虽然我俩的速度不慢,也被称为插秧的快手。如今我是快六十岁的人,一天还能插八分田的秧。因我是老师,没有时间给别人插秧,自然他人是不能请我插秧了。

猜你喜欢

  • 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出处 《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喜欢为学,博览群书。建安年间,献帝在许昌建都,累次迁升到“将作大匠”(官名,相当于大良造,到汉朝时已无实权)。见曹操野心越来越大,到了不能忍的

  • 生死之交:刘关张桃园结义

    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在涿郡张飞庄后那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人们一直传诵着这个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焚香结义。梁启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谈

  • 李白的真实身高

    古人身材不高而名垂青史的男人为数不少。其中数“晏子使楚”的故事最有名。晏子是齐国大夫,但身材矮小。出使楚国时,楚人拿他的躯体弱点开玩笑,在宫门旁开了个小门,让他进去。晏子不慌不忙说:我若出使狗国,便从此门入。——楚人自取其辱,连忙打开宫门请

  • 希特勒是怎么死的?

    二战时期,要说最占尽风头的,当属德国纳粹的元首希特勒了,当时希特勒几乎快从欧洲打到亚洲了,要不是斯大林保卫战一举歼灭德国精锐部队,或许现在世界的格局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事与愿违,上天注定希特勒是一个失败者,而战败之后,他的去向一直

  • 希特勒小时候的故事

    两岁大的希特勒曾经看着父亲鞭打一只狗脸上却显露出对一个小孩子来说不可思议的强烈表情;6岁大的希特勒独自跑进树林,“苦练声音的力量,他会对着树木大喊,直到喉咙沙哑”;也许最令人不寒而栗的章节要算希特勒故意导致了弟弟的死亡,他亲吻弟弟爱德蒙德并

  •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1868年3月16日–1936年6月18日),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俄语: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政治活动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着名作品与小说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 元稹简介,元稹与崔莺莺

    元稹虽辗转于仕途,但骨子里是个诗人。古往今来的诗人,有几个在情感上不是五彩缤纷的呢!元稹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并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创作成就毋庸置疑,但他一生对感情的态度却被后人所不齿。为了功名,抛弃

  • 忽必烈简介

    生平简介忽必烈势力的发展,引起蒙哥的疑忌。1257年,蒙哥命阿蓝答儿等在关中设钩考局,查核京兆、河南财赋。阿蓝答儿等从河南经略司、京兆宣抚司的官员中,罗织一百余条罪状,旨在除灭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员,削弱他的势力。这年十二月,又亲自去朝见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