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自贵者命贵

自贵者命贵

收录日期:2025-11-20 11:07:14  热度:10℃


罗伯特·梅里尔在布鲁克林长大。那时他胆小,而且说起话来口吃得厉害,所以最怕被老师叫起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话。有时,当罗伯特知道上课时老师会向他提问,他就逃学,每逢躲不开的时候,他就背对着全班站着朗读,同学们常常取笑他。

而罗伯特真正得到解脱是在十五岁的时候。那时正赶上经济大萧条,他不得不辍学,在曼哈顿地区帮父亲和叔叔把服装和鞋送到顾客家里去。他们付不起工钱,但是干那种跑腿的差事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

起初罗伯特对歌剧情有独钟,这主要是受妈妈的影响,她是一个业余歌手,嗓音优美。当她听到罗伯特在家里唱歌,就带罗伯特去拜见一位声乐老师。这位声乐老师的工作室就在大都会歌剧院里,罗伯特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敬畏。罗伯特交不起学费,但是这位老师同意他靠奖学金学习唱歌。

罗伯特利用午餐的时间,手里抱着一大堆鞋盒和衣物去上课,或是干完了活去上课,那时已经累得精疲力竭。罗伯特和妈妈都没有把上课的事告诉父亲,因为他们知道他是不会理解的。

一天上完课后他回家晚了,父亲要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家,不能再保密了,他只好把上声乐课的事告诉了父亲。虽然父亲不知道什么是声乐课,但没有阻止他。

这以后不久的一天,罗伯特去第五十七街送货的时候,看见在斯坦韦大厅前围着一群人。原来是旅游胜地艾迪罗恩迪山的斯卡鲁恩庄园要招收一名暑假帮工,这里正在进行面试。

罗伯特唱了一首歌,压倒了四十多名对手,得到了这份工作。那时候他十八岁,因为缺乏实际经验,他感到非常紧张,但是在工作中他什么活都得干,这种紧张感很快就消失了。女声合唱队唱歌的时候,他给她们伴唱,同时还为一个名叫雷德·斯克尔顿的青年喜剧演员当助手。第一次听到观众的掌声时,他就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罗伯特不敢相信,只要一上台演唱,他的口吃就消失了。每次站到一批新的观众面前,他的自信心就得到进一步加强,胆怯也随之消失。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人的软弱一面是能克服掉的。

罗伯特后来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有九位美国总统曾慕名前往听他演唱。

【人生点击】

每一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都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这是正常的,但是这些年轻时的自卑感总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消失。区别在于:有些人早早地甩掉了这个思想的包袱,他们成为了较早成功的人;而有的人迟迟不能从自卑中走出来,那么他们旧的自卑尚未消失,新的自卑又出现了。很明显,后者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

猜你喜欢

  • 你以为那是亲情

    爱情从来不曾离开,它只是换了一种舞步。我在大连的时候,采访了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妇。聊起爱情,女人告诉我,有次她因为晚下班,女儿和丈夫先去餐馆了,她到了后,见桌上的一大盘炒荷兰豆,惊讶地问,是谁点的?女儿说,爸爸一到,就先点了这菜。女人说,当时

  • 鱼飘在空中

    很长时间了,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这么一句生动莫名的话,仿佛一条顽固的鱼,时不时地钻出水面,似是引诱,又像是提醒,告诉我这样一个真相:曾经或者将来,鱼,飘在空中。飘在空中的鱼,是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的那一条吗?从水里直接飞升到空中,再在空中完成难

  • 409张爱情卡片

    那年冬天,父亲因病去世后,忧伤的母亲送给我一个小木箱,她说里面的东西很贵重,让我代她保管。父亲和母亲的结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像南山和北山两块素不相识的石头,硬生生摞到一起。他们都是少言寡语的人,我很少见他们交流。时间让他们无力

  • 保温的距离

    妈看好了两套房,一套离我住的小区较远,质量好价格贵,一套离我住的小区近,质量差价格便宜。妈让我和妻子拿主意。妈就我一个儿子,我坚决主张不买房,让妈仍旧跟我们一块住。妈却死活不愿意,说和我们一块住不方便,趁手上还有两个钱,买套房子自己住着舒服

  • 亲情滋养的优雅

    她是一位公司白领,喜欢写字,她的字冰清玉洁,透着优雅。因为喜欢,我们成了朋友,经常一起去吃饭。渐渐地我发现,她更令人欣赏的,是人比字更优雅。比如,她每次招呼饭店的服务员,都是甜甜地叫一声“小妹”。开始我以为,这是她称呼上的习惯,就像有的人直

  • 别把婆婆当母亲

    任何女性都有婚后与婆婆的相处问题。毕竟本来完全不认识的两个人,要立刻以一家人的姿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常常听到女友称赞某人的婆婆时说:她对媳妇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语气间充满神往。要婆婆像对女儿一样对待媳妇,其实只是一种美丽的幻想。我不否认

  • 读懂乡下婆婆,多年婆媳成母女

    结婚前,曾听很多过来人说,城乡联姻如何如何地不好。什么农村人把城里人当成“钱袋”,会经常伸手索取;丈夫家人会经常来打扰你,家里以后会变成招待所;农村婆婆刁钻古怪,难以相处,等等。当初,我以为这些事情都与我无关,因为我压根儿没想到我会和一个农

  • 父亲老了,我也老了

    父亲已是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了。不知什么时候,父亲开始喜欢吃我烙的鸡蛋葱油饼。他说:“没想到,你烙的饼这么好吃,和我以前烙的饼一个样!我现在已烙不出以前那个味了。”父亲嚼着饼,好像有种庆幸,又有些失落和遗憾。有一天,我将烙好的饼给父亲送去,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