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把生活故事带入小说

把生活故事带入小说

收录日期:2025-11-20 21:37:12  热度:12℃

把生活故事带入小说

把作品写好应该是每个写作者最大的心愿。

我也一样,在写作的一路上,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把作品写得更完美。

当我得到一个好的写作素材时,会根据材料的品质细细思量,考虑应该把它打磨成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完好地展现它天然之美的那份光泽:是写成童话,还是写成小说,或散文。如果是童话,又是怎么样的童话呢?哲理的?还是优美的,或是诗化般意境的。如果是写成小说,适合写成深刻、厚重的成长小说呢?还是轻松幽默的快乐小说。这都需要反复嚼磨。

在这个时候,我觉得作为写作的我就像一个制作玉器的工匠,必需以特别独到的目光预测这块玉胚如果成为玉佩会是哪种美,如果成为玉钗会是哪种美,如果成为玉镯又会是哪种美。

在很久以前,我就想写我外公的长胡子。记忆中对外公那长长地在风中飘摇的胡子印象很深。我对外公的胡子着迷,总是趴在离外公下巴最近的地方看,总是忍不住想伸手摸一下,想帮外公把胡子辫成辫子。外公总是及时把我的手挡开。在一个夏天,外公躺在竹椅上打磕睡,我悄悄地把外公的胡子辫成了几条辫子。外公醒来后很恼火,因为白胡子被我摸成灰黑色了。妈妈和姐姐一起帮外公洗胡子。洗好了胡子的外公站在有风有阳光的门楼前凉晒胡子。我坐在地上仰望,觉得外公真像神画上的老神仙,而我也真想抓着外公的胡子荡秋千。这个画面一直印在脑海,伴随着我成长。我很想把外公和他的胡子写进故事里。我尝试过写成中篇小说,也尝试过写成短篇乡土小说,也尝试过写成散文,但后来我觉得这个生活中最精彩的素材最适合写成童话。“长胡子精灵”这个名字就像闪电般刹那间的在我的脑海里一闪。于是,外公就成了我童话中的那个长胡子精灵。洗胡子的情节被我巧妙地写进故事中去。我也终于可以借助童话那奇妙的幻想力量走进故事中,化身成精城堡里的小精灵,在长胡子精灵洗胡子的时候在胡子上荡秋千。童年里那大胆而难于在生活中实现的梦想得以在童话故事实现。

这算是成功地把生活的故事带入小说。

另外,我觉得想学习写作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通过用心阅读作家的书写的文字,踩着文字走进故事里去,那其实就是一条直达作家内心深处的秘径。而好书也是才最有智慧的名师,一旦你能读懂,所得的收获是巨大的,在你脑中所豁然洞开的灵光更是威力无穷。

这也是我在写作之中从来未来曾停止阅读的原因。我仍然需要通过阅读,在写作中跃上更高一层的高度。


猜你喜欢

  • 友情防腐剂

    不谈金钱,只谈好莱坞明星,离身边越远的越好。朋友有心事,多么沉闷都要聆听。你听完,对方便认为问题解决了百分之九十了。如果人家没有请你提出意见,你便不用提出意见。聆听其实是多了一个人在面前看她自己跟自己说话而已,别误会她需要你指点迷津。没有生

  • 让牵挂你的人放心

    巴金和冰心的友情,在文坛尽人皆知。从20世纪30年代相识,六十余年以来,他们一直以姐弟相称。1985年,冰心的爱人吴文藻教授去世,巴金十分悲痛。冰心对女儿吴青说:“我暂不给巴金写信,你将一些情况告诉他,叫他放心,我好好的。”1986年5月1

  • 狗的友谊

    黄狗和黑狗躺在厨房外的墙脚边晒太阳。虽然在院子门口守卫要威风得多,但是它们已经吃饱了,不想再冲着来来往往的人大叫了,于是就彬彬有礼地攀谈起来。它们谈到人世间的各种问题。自己必须做的工作,恶与善,最后谈到了友谊问题。黑狗说:“人生最大的幸福,

  • 朋友和规矩

    一天,有位研究生对季羡林说,他去国家图书馆借阅一本古代典籍,因为资历不够被拒绝,希望先生帮着通融通融。谁都知道,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任继愈,是季羡林多年的老朋友。可季羡林回答:“那怎么行?那是别人的规矩,合不合理是另一说,但既然是规矩,我们

  • 我的朋友很贵

    很久没联系的一位前同事打来电话,说她朋友的妈妈最近情绪非常低落,她怀疑老人家抑郁了,知道我有位朋友是心理医生,想向那位朋友咨询一下。我在征求朋友的意见后,把电话号码发给了她,过一会儿她又随口问我:“向你这位朋友咨询,不收费吧?”我压根没去想

  • 你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

    每个人都有朋友,你能吸引什么样的人成为你的朋友?全球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勃特在新加坡开设了理财课程。罗勃特的第一堂课就令人印象深刻。罗勃特要每个人写下10位和自己最亲近的朋友,要大家把所知道的一切详细地写下来,包括:他们的公司大小

  • 你真的朋友遍天下吗

    用心良苦,交情乃见某晚偶然看到一个节目,一个中年男子在诉说有关朋友的一段经历。他说在十年之前,他的朋友遍天下,最早手机还没出现的时候,他的通信录有厚厚两大本,后来有手机了,光陆陆续续输通信录他就花了好几个星期。那时他在搞一个著名品牌的保健品

  • 朋友是酒

    我有几个对脾气的朋友,几乎每周都要聚一次,有话说话,没话打牌。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我们的父母都在老家。每到冬天,我都接父母亲过来享受暖气。父母亲爱热闹,我就常常把大家的聚会放到我父母亲住的房子里。父母亲果然很高兴,不但给大家端茶倒水,有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