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让梦想穿越等待

让梦想穿越等待

收录日期:2025-11-21 02:52:10  热度:11℃

很喜欢一部电影,名字叫《飞屋环游记》,讲的是一对夫妇计划去一个叫做梦幻瀑布的地方。他们有一个存钱罐,说好了,等存钱罐满了,他们就出发。

但是日子总没有像他们计划的那样,汽车要维修、房子在漏水、孩子要上学,他们被迫一次又一次地用到这笔积蓄,一次又一次地拖延出发的时间。最后有一天,老太婆过世了,老头子一个人待在这个空荡荡的房子里,变得孤僻起来,不愿与人接触。

如果不是房地产拆迁队威胁要拆掉这所老房子,如果不是政府派人来准备将他送到养老院,老头子不会爆发出这么疯狂的行动

他在房子上面绑上成千上万个气球,在一天早上大喊一声,他的房子忽地飞起来了!他驾驶着气球房子,穿过雷电,飞往梦幻瀑布。

那是多么壮观的一幕,五颜六色的气球拽着一整幢房子在空中飞行,去实现妻子和他共同的梦想

当他这辈子身体最糟糕、财务最贫穷的时候,他却开始了自己走向梦想的旅行,当房子腾空而起的,才发现原来无须等待存多少钱,自己早可以上路。

这就是《飞屋环游记》,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在豆瓣的影评上我看到了来自观众内心的各种声音,有说爱情的、有说房子、有谈梦想的、还有谈年龄老去的。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与其等待,不如尝试去做你一直想做的事情。

其实上帝不需要你做每一件事都成功,他只需要你尝试,勇敢去做。很多时候我们好似在等待一个机会,奋起勃发;抑或等待一个人来拉你一把;或者是我们总犹犹豫豫,瞻前顾后。我们把这些等待的原因很多时候归结为外部条件的不满足,其实是内心恐慌。怕被拒绝,怕没有面子,怕浪费时间,怕损失金钱,怕得到自己不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选择了等待。

尼尔菲奥里在《战胜拖拉》一书中写到: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为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的项目质量之低廉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悔恨。确实是这样的。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慢慢陷入了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因为时常的拖拉已经让我们养成了习惯。好似我们在寻找最大最好的稻穗或者苹果而错过了很多本可以很早拥有的东西。

所以,想要什么,现在就去做,不要顾忌太多。难道我们非要像《飞屋环游记》里的那位老人一样,等自己老了,身边陪伴自己的人离去的那一刻才逼迫自己完成曾经想做的事情吗?告诉自己,如果不想让自己错过太多,不想只是让梦想等死,那么就去多尝试,多穿越!

猜你喜欢

  • 抛砖引玉的故事

    抛砖引玉故事 【注音】pāo zhuān yǐn yù 【故事】 唐朝时期,有一位诗人叫常建,还有一位诗人叫赵嘏。常建对赵嘏的才华非常佩服,他总想得到赵嘏的诗作,只是没有办法。后来,他还真想出一个索诗的法子。常建打听到赵嘏要到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故事

    有一年,魏国的东阳地方向国家交售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 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

  • 鹏程万里的故事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

  • 剖腹藏珠的故事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对大臣们讲了一个故事:“西域有一个商人,偶然间得到一颗非常稀有的珍珠。因为这颗珍珠很值钱,商人一直很担心别人会来偷他的珍珠,所以,想尽办法要把它藏在一个比较隐密的地方。不过,尽管他换了多少地方,他都觉得不够安全。有一天

  • 扑朔迷离的故事

    机杼声一声连着一声,木兰正对着门织布。突然听不到了织布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气声。 母亲问她在想什么,思念什么。木兰说:“我没想什么,也没思念什么。只是昨天晚上看见军中的文告,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

  • 破镜重圆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陈国公主乐昌美丽且有才华。她与丈夫徐德言感情深厚。但当时,隋朝正入侵陈国,陈国即将被灭亡。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都预感到他们的国家将被入侵者占领,他们也会被迫离开王宫,背井离乡。战乱中,他们可能失去联系。于是,他们将一枚象征夫妻的铜

  • 怦然心动的故事

    夏夜的声响多么丰富,令我着迷却是蟋蟀的气息,在奇怪心的驱使之下我想捉一只蟋蟀来玩,可是我应该上哪找呢?就当我仰望天空思考的时候,一只蟋蟀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落在了我的桌上。我伸出手缓缓朝向那只蟋蟀,它并没有注意到危险的来临,突然,我用手

  • 片言折狱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路身强力壮,他总是跟随孔子,为他驾车作侍卫。子路性情正直忠贞,十分孝顺他的母亲。他为人十分诚实,坦率公正,答应办到的事一定立即就办,决不拖延。孔子对子路的赞语是:“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