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邓小平为香港驻军事件发怒

邓小平为香港驻军事件发怒

收录日期:2025-11-21 00:06:16  热度:10℃

在这个高度敏感、高度关注的问题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耿飚却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结果引发了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关于香港回归后是否在香港驻军的问题。“两会”期间,香港记者到处采访,打探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立场、决定。据前外交部长、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黄华在《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中说:“被邀请来的香港记者极想捕捉到一点有关中央对香港回归问题谈判的信息,其中焦点之一就是回归后人民解放军是否进驻香港问题。香港记者见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劈头盖脸地提问。”

耿飚就是在劈头盖脸的提问中出了纰漏的。有记者问耿飚副委员长:“香港老百姓怕驻军,你们中央是不是一定要在香港驻军?”耿飚副委员长作了含糊其辞的回答:我们可能不一定驻军吧。第二天,香港报纸讲香港不必驻军,是“中国政府的意见”;“中共前国防部长说,香港恢复后,中国将不派军队进驻香港”。一时间,满城风雨。

5月25日上午,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闭幕大会结束后,邓小平接下来就要与参加两会的港澳代表和委员见面,并安排了记者现场采访。会上,许家屯向邓小平报告说,耿飚副委员长曾答复香港记者说“可以考虑不派军队进驻”。

邓小平一听就火了,立即对在场的人说:香港的报纸报道,耿飚同志对香港记者说,中国不会向香港派出驻军,他根据什么讲这些话?

会见开始了。邓小平第一次公开谈到在香港驻军的问题。邓小平说:“趁这个机会,我要对记者们说几句话。你们出去给我发一条消息,就说耿飚,耿飚讲这个(可以考虑不派驻军)是胡说八道。你们给我辟个谣。我国在恢复对香港的主权以后,中国有权在香港驻军。这是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主权的象征,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

接着,邓小平的语调提高了八度:“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没有这个权力还叫什么中国领土!”

邓小平的讲话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播出了,它澄清了中央关于香港驻军问题的立场,让“炒作”耿飚答话的香港媒体不得不重视报道。26日,香港各报均以《邓公宣布在香港驻军》为通栏大标题,在头版发布消息。

对于邓小平的讲话,英国人相当震动。在邓小平发怒的第二天,英方谈判团的首席代表、驻华大使伊文思紧急约见了中方谈判团团长周南。周南回忆说:伊文思那天表现得挺紧张,说话都有点磕巴。

5月30日和31日,第15轮“正式会谈”开始,英国方面不再坚持“反对中国方面1997年收回香港以后行使驻军权”。

猜你喜欢

  • 胡一虎的争与让

    胡一虎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也有自己处世原则,从一个普通的贫家学子成长为享誉华人世界的著名主持人,他的争与让的态度,值得一提。 胡一虎从小喜欢争,争强好胜是老师对他的评语。尽管出生在一个平民家庭,争的本色让他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多了一份勇

  • 最恩爱的夫妻

    居委会要在所辖的街道内评出一对最恩爱的夫妻。几经筛选后,有三对夫妻入围。星期六上午,三对夫妻如约来到,等待最后的评选。 评委将第一对夫妻请进了办公室。 妻子说,前几年她瘫痪了,医生说她能站起来的可能性很小,但丈夫鼓励她活下去

  • 大智若愚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聪颖灵慧之人,必是谦和低调的。智慧和才华就像镶嵌在心坎中的北斗星,只在入夜迷茫时朗照。他们行走在五彩缤纷、诱惑多多的尘世间,方向是坚定的,心地是宁静的,灵魂是清纯的,眼睛是明亮的,步履是稳健的。常言说得好:大才华

  • 永不过时的美丽

    读书的女人,永远是一份不过时的美丽。据说某女作家的前夫想复婚,她回复说:到后面排队去。确实,一切内在之美,集合成女性魅力之本。 高尔基说:学问改变气质。读书是气质、精神永葆青春的源泉。读书的女性,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风景。也许她貌

  • 价值不需要用牢骚来证明

    小的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人都拥有无穷的潜能,只是需要去挖掘而已。所以,不要去忌妒别人的命有多好,也不要抱怨自己的价值没有被人发现。如果你本身是一颗珍珠,纵使被禁锢在坚硬的贝壳之中,也迟早会被人发现;假如你只是一粒沙子,即使在阳光

  • 别人没学过的东西

    高中的时候,我住在台北一个日式的小楼上,楼下住了另一户人家和好多师大的侨生,还有个英文补习班,大家共用一个小厕所。有一天我进厕所,看见洗手台上摆了一本《李清照词集》,不知道是谁的,就翻了一翻,又放回去了;隔天,书还在那儿,我又翻阅了会儿

  • 认了吧,龅牙妹

    几天前,偶尔的一次变换角度的镜子过程中,忽然发现自己有一颗牙齿长歪了。对于我这种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问题!更严重的是,那颗牙的学名叫门牙,右边那颗。一连几天,我都沉浸在这种巨大的震惊中,这个看似微小的事实一再敲击着我的脑袋,告诉自

  • 食与欲

    吃这件事虽然简单,却偶尔会给人带来一些复杂的感触。有的食物好吃得让人想哭,有的食物明明很普通,却让人心中五味杂陈。除了感官体验,在酥脆的北京烤鸭上沾上绵白糖,或是把香辛的紫苏花细细撒在生鱼片上,这种种文明的小玩意,也让人怎么也把玩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