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苏淮安,她在等你回来

苏淮安,她在等你回来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8:07  热度:8℃

《男人帮》还没播出的时候,他就已经叫顾小白了。惟一不同的是,《男人帮》里的顾小白是个男人,一点也不白;现实里的这个顾小白,不但是个女的,而且长得确实挺白。

她让我把她的故事写下来,然后她好拿着这篇故事继续站在大连的码头等下去。

我们仅有一面之缘,不熟,但我还是决定帮她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发出来。至少,要让那个名叫苏淮安的男人有所耳闻,早些归来。

苏淮安,大连人,男,32岁,水手,常年在海上漂泊,偶尔回国。

顾小白说起他的时候,神情光艳,眉飞色舞。她今年22岁,快毕业了,却没想过回家乡去。她说她会继续等在大连,起码要在临走前见他一面。

2009年春天,顾小白在一家饭馆认识了潇洒不羁的苏淮安。

那时,苏淮安自主创业在大学城附近开了一个小饭馆,很多人都叫他叔叔。的确,他看上去已经没那么年轻。不过,他的确是个学生。大三,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他高中上到一半,辍学,下海打拼,20几岁时又觉得应该重回学校,去实现自己内心的水手梦想。丢得太多,教材又不同,学起来很吃力,因此落榜好几次。等他考进大连海事大学的时候,已经快要奔三了。

大一,刚入学不久,苏淮安就开了这家小店。

那天,顾小白去苏淮安的饭馆吃饭,几个半醉的小流氓吃完大排档路过这里,看到一袭长裙的顾小白只身一人,便勾肩搭背地进来搭讪:喂,美女,一起出去走走啊,电话多少?

苏淮安顶着白色的厨师帽出来问:几位朋友,你们要吃点什么?

不吃!就聊聊。

苏淮安冷着脸说:抱歉,小店是饭馆,只卖饭,不卖聊聊。

以为老子没钱啊?去,把最好的酒菜都给大爷端上来,我们哥几个今天就在你这小店请这位美女吃饭。

顾小白起身刚要走,就被这几个小流氓给拦住了。

一分钟后,苏淮安端着白瓷盘出来了,上面放着一把没洗过的韭菜:喏,几位大爷,这是你们要的韭菜,这韭菜,绝对原生态!

事情可想而知。几个半醉的小流氓还没来得及操板凳,就被魁梧的苏淮安用光亮的大勺给打得哭爹喊娘。

之后,一到周末,顾小白就会坐公交车到这家小店久坐。偶尔人多了,苏淮安忙不过来,顾小白就会撸起袖子进去帮忙。

起初苏淮安死活不答应,说小店利薄,暂时招不了工人。可顾小白不管,说愿意就这么干,权当体验生活。

苏淮安拦不住,只能由着她。时间一长,很多人不再叫顾小白为服务员,而是直接叫老板娘。

苏淮安如果听到,会从厨房里冲出来拿着大勺说:别别别,快别乱叫,她不是老板娘,只是一个普通朋友。后来,叫的人多了,苏淮安解释得够累,也就懒得管了。

偶尔忙到凌晨,顾小白会一面记账,一面半开玩笑地说:叔叔,要不咱们凑合着过算了,你别嫌我幼稚,我也不嫌你老。

苏淮安不理,好半天才冒出一句,抱歉,本人没有恋童癖。

说实在的,顾小白的确漂亮,柳眉大眼,发如黑缎。下巴尖得像周迅,身材苗条得像林志玲。不用说,学校里追她的男生肯定一大把。只是,她偏偏就喜欢这个大她差不多十岁的老男人。

苏淮安虽然没说什么,但他心里懂,很多时候,顾小白不仅仅是在开玩笑。因此,苏淮安很少和顾小白独处。

顾小白跟我说,那么多男生里,只有苏淮安让他看到了责任和承担。在不确定能给你幸福之前,苏淮安一直都会离你很远。他不玩暧昧,不贪图美色,他纯粹、干净、正义、上进,除了偶尔的自闭之外,他简直完美得像一块棕色的琥珀,似乎只要阳光一照,他就会泛出陈茶的味道。

苏淮安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顾小白几乎天天都往海事大学跑。她在床头贴着倒计时,把每一天都当成离别前的最后一天来过。

她给苏淮安洗衣做饭,端茶送水,苏淮安一声不响地受着。他们不提爱情,不提离别,可只要饭店安静下来,就会到处洋溢着爱情离别前的酸楚。

苏淮安体检合格,终于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水手。他说,辍学的那段时间,很多个夜里,他都梦见湛蓝的海水和破浪而去的风帆;头顶盘旋着白色的海鸟,远处是一望无垠的自由和喜悦。

大船驶离码头之前,顾小白一直在笑,苏淮安曾无意间说过,顾小白笑起来很好看。她想让苏淮安记得她最美的样子。

可惜,苏淮安一直没回头,等他回头的时候,顾小白已经不笑了。哗哗的泪,像此刻海洋里的浪潮。苏淮安站在船上,双手拢在嘴边,歇斯底里地弯着腰喊:等我!等我!

顾小白顺着码头跑很远,她想听清苏淮安到底在说什么,可惜,水声太大,她听不见。

苏淮安走后,顾小白彻底被掏空了。顾小白说,这种不知所起又不知所终的爱情最伤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爱不爱你,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接受你的等待。

顾小白给苏淮安打电话,一直无法接通。后来有海事大学的人在贴吧里回她说,真正的水手是打不了电话的,因为船上只能用卫星电话,而卫星电话专属船长,还不能用来解决私事。

初秋,顾小白接到了从韩国打来的越洋电话。

苏淮安在电话那头刚气喘吁吁地问出一句,你好,是小白吗?顾小白就在电话这头彻底哭得没了声音。

那么多情缕纠缠,日夜焦灼的思念和等待,像苦楚的海潮在心里时时翻涌,顾小白无处可躲,只能傻傻地抱着沙包四处围堵。她以为一切牵挂已经平息,一切成灾的思绪已经回归海里,可听到苏淮安的声音,她才知道,之前所谓的安宁,不过是洪水来临前的平静。

休息两天,之后又要出海。苏淮安站在大雨瓢泼的电话亭里,一直和顾小白聊到身上只剩最后一个硬币。

临近尾声,双方沉默了很久,顾小白鼓足勇气问了一句,那天你在船上喊的是什么?

苏淮安停了片刻,他说,不必等我。

就这样,两人再无声息。他们握着电话站在不同的国度里,忽然觉得遥远而又模糊。刚想说点什么,嘟嘟的挂断声就凝固了彼此的喉咙。

苏淮安站在大雨的城市里想了很久。顾小白需要的是一个安定的生活,不是几个月音讯全无的柏拉图式的思念。他不知道自己能给顾小白什么。

后来顾小白谈了两次恋爱,两次都是草草开始,匆匆结束。

她病了,精神时常混乱。她觉得餐厅里的每个服务生都是苏淮安。满世界、满大街,都是苏淮安的影子。

她只能这样得过且过地等下去。她无路可退。想过不爱,想过爱别人,可惜,这世间最不能掌控的,就是爱情。

临近大四的时候,苏淮安联系过顾小白一次。他说,近期回国。

顾小白说,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就什么时候穿着婚纱去大连的码头等你。

苏淮安笑了,他说,如果真是那样,那我转行做点别的吧,你一毕业,我们就结婚。

因为这句话,顾小白哭了好久。

顾小白快毕业了。直到我写下这篇文章,苏淮安都还没有回来。我怀疑过,否定过,但是顾小白的坚定和信念又让我不得不重新相信苏淮安这个人。

顾小白说,认识那么久,他从来没有承诺过。他不是一个随便许下承诺的人。

所以,我相信,苏淮安一定会回来,我也相信,只要他的船靠岸,大连码头就一定会有一位身穿婚纱的新娘出现。

猜你喜欢

  • 孤独的老父亲

    一年多没有回家了,孩子放假了,怎么都得回去一趟,家中的老父亲已八十多岁了。买好了东西,领着女儿,兴奋地踏上了回家的征程,一路风尘,一路劳顿,终于回到了我那熟悉的故乡。 一进家门,随着女儿一声爷爷”的叫喊,父亲

  • 父亲的菜园

    父亲今年70岁,屈指算来,退休已过10个春秋,常听父亲的老朋友对我赞叹:你父亲咋不见老?哪象70岁的寿星,仍象10年前才退休的模样。每听到这句话,我总是付之一笑。可能是父亲老朋友的奉承之词吧,倘若这是真的,我想,这恐怕得益于他

  • 想起了父亲

    前些日子一位画界的朋友向我发牢骚,说是江郎才尽丝毫没有了创作的灵感。为了敷衍他,我打趣地说可以到山旮旯里体验一下情感烙印的岁月。 想想从桂西北那大旮旯的山里走出来已经快三十年了。父亲也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前年回老家过节

  • 无言的父爱

    未做母亲前,我从未认真地探究过父爱,我以为父亲的职责就是挣钱养家糊口,父爱是一种粗线条的、非缠绵的生活使我们懂得了真爱,父亲却进入了暮年。如今,每次领女儿回家,父亲最大的乐事就是偷偷地带外孙女儿到村里的小店买那些花花绿绿的小

  • 父亲与25元车钱

    父亲好不容易进一次城,我陪他看过高楼大厦后,又打的去一处风景区玩。下车时,父亲看见我给了司机20元,就说:坐一阵车怎么要这么多钱?”我说:不多,这已经是最便宜的了。”司机一路跟父亲说话,把我们送到家门口时,

  • 夕阳下,父亲越来越小的背影

    父亲70岁了,越来越像个小孩子。走路腿抬不起来,脚蹭着地,嚓嚓地响,从屋里听,分不清是他在走路,还是我那8岁的侄儿在走路。有时候饭菜不可口,他就不吃;天凉了,让他加件衣服,得哄好半天;在院子里,父亲边走边吹口哨——&

  • 我的父亲

    今天打电话回家,妈妈悄悄的告诉我:今年冬天家里特别冷,你爸爸的手冻烂得很历害,前几天感冒了,也不去看医生,总说喝点开水就会好````”听到这里,总忍不住热泪盈眶。 不知何时,父亲头上的白发忆争先恐后的冒出来了,炯炯有神的眼睛也

  • 勇敢的父亲

    十年前的某一天,我从瑞丽乘车前往西双版纳。这种滇南最常见的长途车,途中常常会搭载那些在半路招手的山民,因此开开停停,颇能磨炼人的耐性。好在旅行中的人大都没有什么急事儿,正好悠悠地随车看风景。 将近黄昏的时候,途中上来一位黑瘦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