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约翰·奎尔奇:地点是营销的关键

约翰·奎尔奇:地点是营销的关键

收录日期:2025-11-21 11:03:01  热度:8℃

9月25日,天翼图书第28届管理论坛在深圳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管理学特聘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应邀做主旨演讲“商业营销中的地点影响力”,并参加其新书《P营销:商业推广中的地点影响力》签售会。

约翰·奎尔奇认为,企业要获得成功,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既是本土的又是全球的。那么地点在市场营销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如何把握地点营销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如何运用东方智慧做好国际贸易,打造中国优势品牌,获取Place影响力,升级企业的营销IQ呢?《新营销》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约翰·奎尔奇。

对话:

《新营销》:什么样的品牌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品牌?

约翰·奎尔奇:这要看品牌是否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产品销售的网络或者地域是否遍布全球。比如,中国移动是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但是中国移动称不上全球品牌。因为中国移动只在中国本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品牌的名称必须是公司的名称,因为打造一个全球品牌是非常昂贵的,如果一家公司旗下有很多品牌,它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做大每一个品牌,所以要集中精力做好一个品牌。虽然打造不同的市场,可能要根据当地市场的特点做调整,但企业的国际化路线必须在价值和定位上塑造一致的形象。三是要成为一流的全球品牌绝对不是国家品牌,除了美国移动和苏黎士品牌,大多数品牌名称不含有国家地点或者城市名称,因为它不想让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某个地点、某个国家联系得太紧密,而像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海油等带有“中国”字眼的品牌,如果它们不改革成不了真正的全球品牌。

其实在30年前,英国也经过了这样的时期,比如当时BP的名称是英国石油,还有当时的英国天然气,现在叫BG。所以,英国人做品牌营销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营销》:硬币总有两面,一流的全球品牌一定是一流的本土品牌吗?

约翰·奎尔奇:全球品牌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但是它是需要脚踏实地地在每一个市场做好每天的销售工作,与国内和当地的品牌竞争。麦当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麦当劳是一流的本土品牌,也是一流的国际品牌。麦当劳在每个国家的连锁店都采取和当地合作的策略,雇用当地员工,在当地采购原材料,用当地的名人代言。

《新营销》:那么企业应该本土化自己品牌的哪些部分,以什么方式进行本土化?

约翰·奎尔奇: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的是国内市场整个客户的组成,因为中国市场非常庞大且具有潜力,很多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采取本土化战略。例如,华邑酒店及度假村,这是洲际酒店集团新建立的中国品牌。洲际酒店是一个非常大的国际品牌,但它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并没有对品牌进行调整,而是完全从零开始,新建了华邑酒店及度假村品牌。法国爱马仕进入中国市场后也推出SHANG XIA中国品牌。这些国际品牌看重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他们能够支撑新的品牌,为新的品牌开展一种全新的推广方式。

当然,企业新设计一个品牌,肯定要支付额外的成本,但这种额外成本并不是进入本土市场最大的成本,最大的成本其实是时间成本。什么是时间成本呢?就是国际品牌在进入一个市场的时候需要花时间做宣传和调整,在这段时间竞争对手就有可能赶超。当你做出本土化决策的时候,无论制定决策还是执行决策都要当机立断。

当然,如果有效率地进行本土化的决策,其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比如肯德基就是很好的例子,肯德基在中国有4000多家餐厅,有些地方根据当地口味对菜单进行调整。而康师傅在中国推出75种口味的方便面,但是只有6种是中国每个城市都买得到的,其他69种口味是根据某个市场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而特别推出的。

我介绍一个比较有用的工具,可以用它分析国际市场,也可以用它分析非常多元的中国市场。集群网格工具,一个维度是品牌市场份额,一个维度是产品品类发展指数,品类发展指数是描述特定市场状况的指标,用来衡量一类商品在区域市场的发展程度。以中国市场为例,中国有32个省、市、自治区,你的产品在每个地区所属的位置,可以用点的方式在地图上标出来。我们发现,如果对很多品牌的产品做网格分析的话,这些点不是集中在某一个象限里。因为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所以无论从市场份额、大类、指数在每个地区的差异都非常之大。

怎么衡量品类的发展指数?以啤酒为例子,你可以算一下每人每年消费的啤酒有几升,这个数字就可以作为我们衡量啤酒在某个市场品类发展的情况。

《新营销》:为什么品牌的地理概念对品牌的发展很重要?

约翰·奎尔奇:就算是全球旅游的人都不会说自己是全球公民,而会说自己来自哪个城市、哪个国家,甚至在欧洲会说自己是哪个足球俱乐部的球迷,这些地点是个人身份的属性。

在营销方面,品牌有原属国的概念。世界上哪个地区的香水最有名?大家都会说巴黎。所以在香奈儿(CHANEL)香水5号的瓶子上写着小字—巴黎。还有一个例子是香格里拉酒店。香格里拉酒店为什么用香格里拉的名字呢?因为英国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在其作品里把香格里拉描述成非常浪漫的地方,香格里拉和浪漫之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让大家非常向往。

消费者对于延伸为产品的偏好地点及其形象具有强烈的精神联想,心理地点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品牌标明归属地的身份标签,还可以持续地在市场营销中利用这一标签来使自己与众不同,从而创造出优于其他品牌的感觉。因此,在心理地点上,“地点”(Place)既承载了品牌的含义,也是品牌营销开始之处。

《新营销》:为什么你认为分销对品牌发展非常关键?

约翰·奎尔奇:大家都知道营销4P理论,即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这4个P是有顺序的,从产品开始,到最后才是渠道,从来没有听人说要把渠道放在第一位。但是在中国最后一个P,也就是渠道才是最重要的P。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有了品牌而没有分销的话,就像没有乐器的乐谱一样。

在中国市场做营销,最大的问题不是做品牌,而是有了品牌之后怎么做分销。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导致分销系统非常零散化。在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品牌,特别是消费品,如果说中国移动、国航算得上全国性品牌,目前在消费品领域,在零售业还没有一个全国性品牌。所以,电商的出现给中国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因为在三、四线城市人们财富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零售店、实体店的增长速度,有些人有钱了,想买东西商店里没得卖,没有那么多店供他们购物,他们可以到网上购物。

在中国做市场营销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企业要管理好混合的分销系统,第一部分就是国际巨头—家乐福、沃尔玛,第二部分是中国传统的零售店,第三部分就是新兴的电子商务渠道。所以如果在未来的5年,企业在中国要做品牌营销,不能面面俱到,不可能把每一个分销商都牢牢抓住,要有的放矢地选择一些对自己比较忠诚的渠道,或者说增强渠道的黏性。

怎么做呢?仅仅依靠降价是不可持续的,要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包括系统整合,这才是正确的途径。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地点和分销是未来成功的关键,“商业皆本土”也就是这个意思。

特别要指出的是,全球化的力量尚未达到让“地点”(Place)变得无关紧要的程度。对于全球化营销而言,企业必须利用全球化的规模和范围经济的效率,根据不同社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消费者偏好差异,量身定制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猜你喜欢

  • 失而复得的瑰宝

    程仁刚从饭店出来,突然发现自己的提包无翼而飞,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要知道,这提包里装的不是普通的东西,而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海马龙和海马凤样品。程仁是金大元公司的销售部长,他这次到北京,主要任务就是参加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流大会的。他所带的提

  • 激励妻子耍大牌

    校友fei看了我的博客后回帖:“你妻子患有肩周炎,还织毛衣?使不得!”为了言出有据,她还特别指出“有乒乓视频”为证。这个所谓的乒乓视频,我没有忘记。那是7月份的一天,我和妻子一起到沈国强学长家去,去他家健身房与几位校友切磋球技时,由国强兄即

  • 呆子水里找媳妇

    从前,有个呆子,呆头呆脑,就爱玩水,水性极好。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了,也没有哪个女人敢嫁给他。他在大街上看见女的就龇牙咧嘴的喊媳妇、媳妇、媳妇……女的一看见他就会跑,他妈妈怕呆子总这样下去给她惹祸,当呆子天天吵着找她要媳妇的时候,被吵闹烦了就随

  • 母与子

    我经营着一家照相馆,每天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或美或丑,或高或胖,有钱没钱的,都会在底片上映出真实的自己。小小的照相馆,演绎着人生的许多欢乐和哀愁,验证着许多生活的哲理,有愉悦,也有心酸。那天,我刚开门就迎进一对母子。母亲紧紧牵着儿子的手,

  • 爸爸的胳膊长

    第一次在婆婆家吃饭,长方形的餐桌,婆婆把公公的餐具放老远,说,你爸胳膊长,远一点也不妨事。我不禁笑了,想起来,自己的爸爸也是胳膊长呢。小时候,一家人团团围坐,长方形的餐桌旁,爸爸总是坐在最远的地方,什么样的好菜佳肴,都搁置在我们兄妹的眼皮底

  • 能赚的女人

    30岁的王西跳槽到欣怡公司,这是一家网络公司,老板是个中年女人,叫曹欣怡,44岁。王西上班以后,就发现老板曹欣怡每次从他跟前经过时,总是注视他,眼神儿还有点异样。王西觉得自己是新来的,老板是在观察他。但他还发现,周围的老员工们也在看他,眼神

  • 吃饱了撑的

    市民广场的体育器械活动处活跃着一群半截老汉。说他们半截老汉是因为五六十岁的年龄。还不算太老。但他们有着坎坷的经历和许多值得回忆的过去,这个年龄段的人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头都还可以。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和浓厚的兴趣,在锻炼身体的间歇对历史变迁,中外

  • 牡蛎和老鼠

    渔夫一整天也没有休息。在黎明的微光中,他已经在岸边岩石中间,站在没膝的海水中,把捕捉到的海鲜熟练地扔进大篓子。夜色降临,在离大海不远的渔夫家里,一只牡蛎遇到了几条鱼。它们被扔在地上,喘着粗气,脸色十分难看。“哎,我真害怕,在这儿我们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