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明朝为什么要杀汪直?杀汪直是对还是错?

明朝为什么要杀汪直?杀汪直是对还是错?

收录日期:2025-11-20 10:45:12  热度:11℃

汪直是明朝时期的著名倭寇首领,在嘉靖十九年的时候,趁着明朝海禁政策放缓,从事海外贸易活动,并逐渐与日本战国大名联合,从货品走私,一 直到军火走私最终成为一代倭寇首领,著名的海盗大商。

明朝年间的倭寇祸乱,给沿海各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财产生命安全的威胁,当时几乎达到了谈倭色变的地步。虽然当时倭寇的构成基本都是小部分的 日本浪人和大部分的中国人,但是对中国百姓的危害却并不少。这些由明朝民众转变而成的倭寇,在面对本国人民的时候,并没有放缓自己的屠刀, 反而沉溺于抢掠物资女人的快感中。这些泯灭了良心的中国人,几乎都是只要能让自己过的好,别人的生死又与其有何关系。

汪直当时的名声极大,有着日本大名支持的他,辖制十多座海岛,凭着易守难攻的地势,让前去缴杀的明朝官兵,基本落不到什么好处。虽然发动了 许多次剿灭战争,但是大部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败多胜少,让明朝政府极为头疼。

后来胡宗宪任浙江总督,面临汪直这样既费力又讨不到好处的敌人,胡宗宪采取了怀柔政策。在与帐下幕僚商议之后,胡宗宪放弃了武力绞杀的方式 ,改而进行招降。汪直对于朝廷的招降,表现出了极为积极的态度,他答应了胡宗宪的招降,并且亲自上岸前往浙江。不过可惜的是,他最后却被性子耿直的浙江巡按使王本固,以凌迟之刑杀死。

对于汪直之死,后世议论纷纷,毕竟政府在许诺保证汪直生命的情况下进行招降,不久便毁弃盟约,将汪直处死,怎么看怎么都不光明。因为汪直汪 直死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许多人对明朝政府该不该杀死汪直进行了争论。

有人说朝廷不应该杀死汪直,先不说毁弃盟约对于一个大国来说,是多么阴暗的一件事情,光是说汪直被杀死之后,各部倭寇再没有了制约,以至于 爆发了后来的倭寇之乱。汪直虽然本身是海盗,但是他辖制倭寇,使得倭寇没有越发猖狂,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而反对者着认为,朝廷杀死汪直是正确的事情。虽然历史传闻:据萨摩洲之松津浦,僭号曰宋,自称曰徽王,部署官属,咸有名号。控制要害,而 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但实际上汪直的力量也许并没有那么大,他的发展处处受到日本贵族的节制,所以他并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来管制倭寇。因 而后来倭寇之乱的源头,就不应该扣在他的头上。

而且他在从事海盗活动之时,纵容手下对当地居民进行残忍的抢杀,在民间留下了很大的恶名。《倭变事略》记:贼深入内地,杀掠甚惨,数百里 内,人皆窜亡,困苦极矣。吾盐被寇者四,死者约三千七百有奇。所掠蚕茧,令妇女在寺缲丝,裸形戏辱之状,惨不可言。妇人昼则缲茧, 夜则聚而淫之。这些惨状,让百姓对汪直恨的咬牙切齿,明朝政府将汪直处死可谓大快人心。

这一例例惨状,足以让汪直的各种辩驳变得苍白无力。就算他再三证明自己成为倭寇是迫不得已,是无奈而为之,就算他说的天花烂坠,也不可否认 他已经成为了倭寇,并且是恶贯满盈的倭寇首领。他不能否认他曾经干过的那些残害百姓之事,也不能否认他为了个人利益,通过抢掠的手段,祸害 当地百姓。汪直的被捕,几乎是大快人心的,在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明朝政府斩杀汪直已经成了必然,是对是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猜你喜欢

  • 特别的生日礼物

    局长是位有名的局长。局长的名气大,表现在许多方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喝酒。局长喝起酒来,真是海量,一斤不畏,两斤不醉,三斤下肚,还可与情人玩玩游戏。无论酒精是低度还是高度,他就是有这个装下高乙醇的大度(肚)。他不止一次地吹牛说:“54度以下的

  • 谁说停车难

    小张是个做小生意的,要经常进货。这天,他开着新买的小车去了批发市场,到了那才知道停车有多难,转了几圈也没找到空的车位。突然,小张发现路边一溜停了好几辆车子。心想,既然这么多人停在那,肯定是不会被交警贴罚单了。他心里这样想着,就把车子开了过去

  • 东坡走苏堤

    这故事发生在现代,就是2014年的中秋节。一位苏堤旁边的秀才酒客,在头天晚上做了一个离奇古怪的梦,他家的堂屋里有一幅苏东坡的画像,梦中的他分明看见苏东坡忽然从画中走了下来。他看了看天,天上飘着悠悠的白云,心在想,这不是在做梦吧?应该不是,这

  • 戒酒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嗜酒的汉子,处处以酒为先,说话不离酒,做事心想酒,出门带酒瓶,进门醉醺醺。每当在外做客,回家时总是摇摇晃晃,时常还醉卧路边、水边、坎边、屋边,那睡意浓得“天作棚盖地作房,在哪倒下哪是床,鼾声如雷无所忌,只顾自己睡得香”;那醉态乃

  • 打井

    喜子一进门,二话不说,“扑通”跪下了,我吓了一跳。这喜子可是我的爷,是给我交租金的大爷,什么事把他给难住了?堂堂一个一米八六的男子汉,怎么说跪就跪下了。我连忙过去搀扶他,嘴里吐出几个字:“喜子,你有啥说啥,别这样,快起来。”“王经理,你今天

  • 外语可不是随便说的

    朋友小罗是个活泼开朗的小伙子,在本市的电视台上班。这一阵子可把他忙坏了,因为教师节将至,台里决定要制作一个关于教师的专题片,而小罗一直跟随着摄制组辗转于各个学校。这天,他们又来到了一个外国语学校进行拍摄,按计划需要先拍一些外景。他们设想的情

  • 泰国观象

    到泰国旅游,有机会看到了一场大象表演,在头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天我们去的是一个特大型的热带植物园。据导游介绍,该植物园是一位华人开办的。入园后,我们先看了一场泰国的民族风情表演。因未赶上时间,进得演出的场地,早已是座无虚席,且节目演

  • 捉老鳖尾与敲鳖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华民国的三十一年闹旱荒,叶县的任店冈上有一位袁员外,为人吝啬。号称老鳖尾。这一年自从种上晚秋以后,真是天天刮风,天天出太阳,旱得大地裂缝,禾苗枯焦,池干溪涸,甚至于十井九眼断水。特别是任店冈上更是闹水荒。尤其是袁员外家,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