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强弩之末的故事

强弩之末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5:45  热度:8℃

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兵攻打他。”韩安国说:“派军队去千里之外作战,不会取得胜利。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可能真心归附汉人。

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从下往上刮的强风,到了最后,连飘起雁毛的力量都没有了,并不是他们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竭了。所以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群臣的议论多数附合韩安国,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猜你喜欢

  • 给自己树立对手

    给自己树立对手三年的异乡打工中,他的收获很大,不仅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还赢得了一位女孩的青睐。当女孩告诉他,女孩开的服装店经营惨淡时,他辞掉了老板的挽留赶到了女孩身边,他要帮助女孩把服装店红火起来,让自己心爱的人开心快乐。经过市场调研,他发

  • 私恩与公法

    私恩与公法汉顺帝某年,苏章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他在审理积案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大贪污行贿犯清河太守,正是他以前最要好的朋友。一天晚上,苏章备下酒菜,请来那位老朋友。两人一边喝酒,一边畅叙旧情,十分欢乐。这位清河太守的心里,原来是十五个吊桶打水,

  • 桓公好紫衣

    桓公好紫衣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小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在位的时候,他为了躲避祸患,逃奔到莒国,莒国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家。后来,齐襄公在齐国内乱中被杀。公子小白乘机回国,夺取了政权,继承了君位,他就是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发奋

  •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战国时期,齐宣王在位时喜欢音乐。在各类乐器中,他最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他觉得这种乐器古朴典雅,吹奏起来娓娓动听。齐宣王喜欢讲究排场,听竽也不例外。他每次听吹竽,都要组成一支300人的大乐队。他给竽师的待遇很高,因此很多竽师都想到他那里

  • 猴子自卖

    猴子自卖主人用一面锣驯猴,锣声一响,猴子就翻跟头,翻完跟头,就有吃的。如果猴子耍脾气,主人就打它,打得它鼻青脸肿、遍体鳞伤,直至再不敢犯倔。听锣声翻跟头成了它生活的全部内容。后来主人老了,把它卖给新主人。新主人驯猴用一面鼓和一面锣,敲鼓就翻

  • 秀才断案

    秀才断案有个乡下人谈论自己的志向,说:“我要是有100亩稻田就心满意足了。”邻居听了,心生嫉妒,便说:“你要是有100亩田,我就养1万只鸭子,吃尽你的稻子。”于是,两人就为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争闹不休,便扭打着前去衙门告状。他们不认得衙门,经

  • 负暄献曝

    负暄献曝宋国有一个农夫,有一年的冬天非常冷,由于他的条件有限,所以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了一个破棉絮,于是就披着这块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太阳暖洋洋地普照大地。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裘

  • 按图索骥

    按图索骥伯乐是古代有名的“相马”专家。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将这项专门技能继承下来,以免失传。于是他把伯乐手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他就按照这一条,拿着经文出去“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