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戴逵密听众评

戴逵密听众评

收录日期:2025-11-20 23:51:58  热度:7℃

东晋时期的戴逵,是著名的美术家、雕塑家。他是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绘画界的领袖。他对佛经很有研究,对佛经故事了如指掌,深知佛经要意,故所刻佛像形神兼备。

晋孝武帝中期,佛教文化在中国已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佛像艺术一经引入,便迅速传开。当时,会稽山阴灵宝寺慕名求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木像。佛像刻制完成后,放在寺院里供人参观,深受好评。可戴逵左看右看,总觉得这尊像的神态有些死板,情感表现得不够充分,缺少冲击力和震撼力,可一时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修改。他向众人征求意见,但大家都说恭维话,没人提不同意见。

戴逵想,看来大家是怕我的面子过不去,不愿说真话。于是,他躲到屏风之后,偷偷听参观者对佛像的评头品足,并把褒贬议论都记录下来:有的说,这尊佛上额太窄;有的说,这尊佛的两眼太小;有的说,这尊佛的耳朵应下垂,以显现出风范……诸如此类,他都认真思考,推敲琢磨:佛像虽然是外來的,但一定要符合本地人的审美习惯。于是,他反复修改,经过了三年时间,终于刻制成一尊符合佛经教义、体现民族风格、深受民众喜爱的完美佛像。

戴逵最先把外来佛像的形体修改定格为:宽额、浓眉、长眼、垂耳、笑脸、大肚的形象。几乎所有人都惊叹:“这就是我们心中的佛啊!”此后,世人争相仿效。这是他对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一大贡献,一直影响到今天。

怎样才能听到真话?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闻过则怒不行,闻过则“整”更不行,闻过则喜、闻过则改才行。用真心,才能听到真话。善待讲真话的人,才能听到更多的真话。

猜你喜欢

  • 小画眉告状

    一 画眉鸟是一种美丽的小鸟儿。 他们喜欢穿一套棕褐色外衣,涂着白色的眼影,眼影上缘的白色向后延伸成一条窄线直至颈侧,形状如同眉纹一般,这也就是画眉鸟这个名字的由来。 一天早晨,鸟儿们正集合在一起唱早歌,忽然,画眉鸟哭哭啼啼

  • 你不认识我了吗

    一 在雪线附近的灌木丛中,生活着一只小狐狸。 在小狐狸还没学会觅食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被猎人捉走了。所以,小狐狸对自己可以捕捉哪些动物为食并不清楚,通常情况下,他捕食的最大动物就是老鼠。 有一天,小狐狸悄悄地从掩藏在灌木

  • 我在山林等你回来

    一 中秋时节,一只小山雀发现在一棵大槐树上挂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匣子。他知道,只有人类才能做出这么精致的匣子来。可他很好奇,“这个小匣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人类把它放到树林里来干什么呢?”小山雀谨慎地在小匣子附近观察了很久,没发现有人在周围

  • 不能靠近的花儿

    一天上午,小熊在山林里急匆匆地走着。他饿了,他要到河边捉几条小鱼吃。 忽然,阵阵清香随风飘来。小熊抽动了一下鼻子,他似乎闻到了蜂蜜的气味。小熊最喜欢吃的食物莫过于蜂蜜了。于是,他向着香气飘来的方向跑去。 香味越来越浓,小熊边走边

  • 化了妆的小野兔

    一 一天下午,野兔妈妈到外面去找吃的,直到天快黑了也没有回家。小野兔饿了一个下午,有点等不及了。他悄悄地从洞口探出头来,向四周望了望,又抽动了一下鼻子,没发现有什么危险情况,小野兔决定自己到外面去找点草吃。 野兔妈妈早就跟小野兔

  • 戴着“头盔”的大鸟

    一 一天上午,黄鹂妈妈要外出觅食,临行前,黄鹂妈妈对小黄鹂说:“你刚学会飞,不要到外面玩,不然的话,一旦遇到老鹰可就麻烦了。” 小黄鹂答应着,目送妈妈向远处飞去。 可是,黄鹂妈妈出去没多久,小黄鹂就在家里呆不住了。

  • 勇敢的毛毛

    从前,在一座森林里生活着一只小白兔,他的名字叫毛毛。毛毛住的森林挨着一大片稻田,稻田旁边的野草全部被农民们用锄头铲得干干净净了。毛毛和他的伙伴们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窜进稻田里偷吃水稻。但这样又常常被农民们追打,有时还会不小心掉进农民装在路上

  • 住在“鸟巢”的松鼠

        一    秋天到了。一天上午,松鼠妈妈正在清理储藏室,她要为储存过冬的粮食做准备。    “妈妈,妈妈,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