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复仇计划

复仇计划

收录日期:2025-11-20 16:41:50  热度:9℃

最近,西坑村村主任李作成非常兴奋,因为他接到镇里的消息,说是有人愿意到村里来投资办公司,不日将到村里具体洽谈。这对于一个偏僻的山村来说,当然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西坑村群山环绕,却穷山恶水,那几座山头除了能长野草,什么庄稼都种不像样,村民们几十年在地里刨食,却越刨越穷。有人要来投资的消息在村里一传开,村民们都高兴地奔走相告。

盼星星盼月亮,这天镇长终于把投资商领来了。这是个满脸沧桑、衣着朴素、五十上下的中年人,怎么看都不像有钱的主。中年人在镇长的陪同下,坐进了李作成老早就收拾一新的会议室。一番客套之后,几个人在会议桌前坐定,开始商谈投资事宜。

“你是李作成主任吧?我叫李永忠,也是这村子里土生土长的人啦,主任应该还记得吧?”中年人开门见山,缓缓开口。李作成闻言之下,盯着眼前的陌生人端详了好一阵子,疑惑地摇了摇头。李永忠眼里闪过一抹悲哀的神色,提醒李作成:“那么,你不会忘记三十多年前,一个叫桂嫂的妇女是怎么死去的吧?”说完,李永忠就直直地瞪着他看。

李作成心里“咯噔”一下,脑里蓦地闪现了被尘封多年的往事。那年,李作成正当着民兵营长在大队部值夜时,逮着了偷粮食的寡妇桂嫂,一番讯问之后,桂嫂交代了此前多次的偷盗行为。大队把桂嫂游街批斗了十几天,桂嫂终于受不了凌辱跳河自尽。桂嫂十岁的儿子铁娃从此除了“无主仔”“狗杂种”的外号,又背上了贼崽子的骂名,受尽了村民们的白眼和欺凌。终于有一天,铁娃的奶奶忧愤而死,铁娃愤而离开家乡,临走前他站在村头高叫道:“你们给我记住了,我还会回来找你们算账的!”

想起这一切,李作成再细细打量李永忠,不由得心中一震,因为他从李永忠的身上看到了桂嫂的影子,依稀正是当年的铁娃。他隐约感觉到,李永忠回乡投资一事,一定不简单。李永忠察言观色,不冷不热地说:“主任想起来了吧?怎么样,介不介意我来投资办公司?”

李作成猜不透他的意思,嗫嚅着不知如何作答,一旁镇长见情形不对,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为了招商引资,镇长赶紧打圆场:“当然欢迎李先生为家乡多做贡献。李先生,有什么需要就对我说吧,我这个当镇长的至少也能发挥点作用。”

李永忠呵呵一笑道:“没什么,我只不过是跟主任攀亲认祖来了,今天我回到村里,本来也不打算提这事,只想看看有没有人还记得我。现在,冲镇长这句话,往事就撇开不提了,我们谈正事吧。”李作成一脸尴尬地随声附和。

但是,谈判并不顺利。李永忠要承包村子里的荒山,相应提出了一个令大家意外的条件,就是要把山上所有的坟墓都迁走。按理说,这个条件并不苛刻,谁愿意自己的公司里有别人的坟墓在。可李作成一时不敢轻易答应,因为村子里祖祖辈辈的人死后都葬在了荒山上,占满了山头,不说迁坟一事工程浩大,单是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恐怕就没那么好做。李作成推托自己一个人不能作主,得与村民们商量商量。

这事就这么悬在半空。李永忠临行前扔下一句话:“我还会回来的,我希望大家能好好想想我的条件。”这句话,跟三十多年前的那句话是多么的相似,令李作成听了心头直跳。

谈判结果很快就在村里传开,村民们一下炸了窝,各种议论的内容不断汇聚到李作成这里。大家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李永忠还是爱家乡的,虽然从小备受欺凌,却不忘帮乡亲们一把;有的说几十年不见,谁知道李永忠是不是居心不良,想伺机报复。但最为强烈的声音是,大部分村民反对跟李永忠合作,撇开几十年前的恩怨不提,单就迁坟一事,大家就不同意。因为在西坑村,掘人祖坟是最恶劣的复仇行为,何况是大面积的迁坟。而且,村里的山头种什么都长不好,他李永忠承包了要干什么?由此可见,李永忠不是想帮村民们致富,而是借着投资的名义来报当年之仇的。

这种说法占了上风。当李永忠再次回到村子时,村民们夹道相候,他们不是欢迎他,而是都充满敌意,怒目而视。而当李作成委婉地表示,坟墓是先人的归宿地,村民们都不愿意迁坟时,李永忠脸色变了,长叹一声,沉吟不语。陪同的镇长却勃然大怒,大骂李作成和村民们愚昧无知,守着穷山不思致富。李作成被训得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他客套地感谢了李永忠一番,说:“对永忠不计前嫌前来投资,我举双手欢迎。可是大家都不同意,我也没办法啊。我看再缓上一阵再说,我先陪你到你母亲的坟上走走吧。”

李永忠看了看镇长,说:“算了,我知道这次回来,村民们一定不会理解。不过,我希望你们多想想,我都可以既往不咎,大家为什么还要揪着几十年的往事不放?”话音未落,会议室的门就被人推开了,一下涌进了十几个老老少少,李作成想拦都拦不住。为首的一人大声嚷道:“铁娃,哦不,应该叫李永忠,收起你的虚情假意吧,别在这里假惺惺的,说什么想让乡亲们致富,你不就是为了报当年之仇吗?实话告诉你,没门!就是村主任答应了,我们大伙儿也不会答应的。”李永忠气得脸色发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时间仿佛凝固了。好一阵子,李永忠才无力地按了按镇长的肩膀说:“劳你大驾了,我、我、我看我们走吧。”然后,蹒跚着走出门去。镇长不知说什么好,满脸怒气地扫了大家一遍,迎接他的是一群人愤怒的眼神。镇长气急败坏,用力带上门追赶已经远去了的李永忠。

这件事影响了村民们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碰面都会提起李永忠,纷纷指责他居心险恶,还叹息着说,真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下次李永忠要敢再来,绝不是骂他几句那么简单,一定要把这个败类赶出村去。

李永忠再没回来过,更不用说来投资了。过了些日子,村民们却听到了一个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消息:李永忠与别的村签下了投资合同,项目很快就动工了,那个村的村民都被招去打零工,不出门便可以挣到工钱。大家这才知道,李永忠真是带着鼓囊囊的钱包回来投资的。这下,李作成有些后悔了,送上门来的财神爷被自己活活气跑了。他把当初十几位闯进村部的人叫来数落了一顿,说他们胡搅蛮缠。可事已至此,后悔也顶不了啥用。有些人怂恿李作成再想想办法,李作成气鼓鼓地扔了句:谁赶走的谁去请回来。然后他就甩手不再理这件事。

正当大伙儿为这事互相指责时,他们了解到项目的真实情况,那便是李永忠投资建设的,竟然是一个公墓区!第一批墓穴很快就被人预订完了,听说,李永忠对投资的那个村里的村民还给打了折扣。听到这个消息的西坑村村民们长吁了一口气:还好当初把他赶走了,否则,山头上建起公墓区,每天打开大门就看到一座座坟墓,谁心里会好受。这李永忠,打的原来是这个主意,真是居心叵测!

公墓区投入营业后,李永忠回到西坑村,要把父母的骨骸迁走。村民们看到他的身影,如避瘟神一样躲开了。李作成实在看不过去,主动上山给他帮忙。看到李作成独自一个人来,李永忠苍白的脸上浮现了莫名的笑容,缓缓地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终于有人来了,虽然只有一个人,但总算是来了,你为村里争取了一个机会。”说完,就自顾自转头忙自己的事了,把李作成一个人撇在一旁。

几日之后,镇长来到西坑村,带来了李永忠的死讯和一封信。读完信,李作成眼泪四溢。李作成当场打开村里的广播,哽咽着读起信来:

“乡亲们:你们一定以为我是复仇来的,是的,对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确曾经是充满了深深的痛恨。可是,你们无法理解一个在异国他乡漂泊的游子的心思,对这片土地,我有着复杂的感情。可我知道,当初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太穷了。我随身带着一把母亲坟头的泥土,一次无意中检测出土里竟有高含量的稀有金属,这种稀有金属市场售价很高。于是,我打算在我病死之前,回家乡帮大家开发出来,发家致富。但你们的态度,一度让我想放弃这个设想。后来,我想明白了,要改变现状,先得改变大家的落后观念——落后的殡葬观念。所以,我选择在别的村投资建了公墓区,只要你们愿意迁墓建工厂,公墓区一定会遵从我的话给大家最低的折扣……”

信写得平实,甚至有些杂乱,可西坑村的村民们听了,都羞愧地低下了脑袋。他们一时无法理解李永忠的所思所想,但已经从内心接纳了他。他们纷纷涌到村部,请求李作成带领他们去为李永忠送葬。李作成满含热泪地扬起一张50万元的支票,大声喊道:“是的,我们一道去把李永忠迎回来,风风光光地为他办一场葬礼!”

村民们自发地从家里搬来丧礼必备的一应物什,吹起唢呐,向公墓区走去……

猜你喜欢

  • 南宋抗金名将张浚简介 张浚是怎么死的?

    张浚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后人。小编在这里还要特别指出一下本文所讲的是张浚而不是张俊。张浚和张俊这两个人都是南宋时期非常著名的将领,因为两个人的人名非常的相近,所以很多人都会将两个人混为一谈,或者说是将二者搞错。许

  • 金代名臣张浩简介 如何评价张浩这个人?

    女真文化是借鉴于契丹、汉文化而开启的,而让女真人最先接触到这类文化的,是一些在辽国为官的汉文化程度很深的渤海人。张浩就是这些官员之中的一员,产品呢他曾祖父开始就在辽国任职,传播了许多汉文化。张姓是渤海大姓中十分显贵的一家,是辽东望族。从曾祖

  • 曾布是谁?曾布的人物结局

    人物档案姓名:曾布别名:曾子宣别称:南丰七曾谥号:文肃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大宋出生地:江西南丰出生时间:公元1036年去世时间:公元1107年职业:宰相人物成就:新政的执行者和维护者曾布是北宋朝著名大臣,为宋徽宗时期右相,著名文学

  • 章惇为什么会结局惨淡?章惇是其父和谁乱伦

    改革,指的是改变旧事物、旧制度,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出局部或者根本性的调整。对于一国而言,改革是丢弃腐朽的制度,焕发国家新生的一种手段。但是伴随着改革的,不止是国家实力的增加,同时也会引发各种问题和动荡。秦朝实力得到显著增加,统一

  • 如何评价章惇?章惇的历史成就?

    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我们,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学习政治课,关于马克思列宁等人的哲学知识,一直都是学习的重点。在马哲中,辩证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点,教导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这个思想可以说适用于任何问题,特别是在评价一个人,比如说历史人物的时

  • 章惇为什么会被列进奸臣传?章惇的故事

    章惇生于公元1035年,去世于公元110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是新旧党争的重要角色。初入仕途不顺,后因为王安石赏识,成为变法的有力支持者。也因此得到宋神宗起用,从此青云直上。当然因为新旧党争的原因,章惇的为官之路是呈波浪状的,上下

  • 章惇到底是奸臣还是良相?章惇和苏轼的关系

    人物档案姓名:章惇别名:章子厚、章申公字:子厚号:大涤翁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浦城出生时间:1035年去世时间:1105年官职:左仆射、上柱国、观文殿大学士爵位:豫章郡开国公申国公魏国公追赠:太师、魏国公主要作品:《章子厚

  • 宰相章惇简介 章惇是怎么死的?

    章惇是宋朝宰相,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与王安石一样是新派人士,为人刚正严谨,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不过和大多数新党人士差不多,章惇的结局一样并不好。景佑二年,章惇在浦城一个官宦世家出生,其父为银青光禄大夫章俞。生长在这样一个世家,章惇自然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