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别了乌镇

别了乌镇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0:33  热度:10℃

乌镇车站不大,但候车的座位还是有的。由于午餐有点咸,我们得多多地补充水分,我就对妻子说:“你多喝几口水,喝完了我去灌满。”待妻子回复说喝好了,我就拿着杯子朝免费供水处汲水去了。

等我灌好了水折返回来,就见有个耄耋老汉在与我的妻子攀谈。那老汉一边说话一边撕咬着自带的干粮,因此他的口齿略显不清:“还是自带自便当啊!否则,上饭馆贵的要死!”

可不是么!将近11点的时候我和妻子都饿了,纵目扫视,乌镇东栅朝南的大马路两边哩哩啦啦的餐馆不在少数,吆喝就餐客人的招呼声也是不绝于耳:“进来啊!便宜的!保准吃饱肚皮!”、“进来看一看吧!不吃也没关系的!”、“地道特色农家菜!物美价廉啊!”

这其间倒是有一家不事咋呼的餐馆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店招好像叫做状元楼什么的反正名头显赫,门面显得正规且气派。进了店门,就有一位老板模样的老妇操着上海口音轻声细气地引领我们落座,同时递上一份菜谱。“怎么这么贵啊!”我很吃惊,因为这小镇上的餐饮价格竟然比我们苏州的还要高得离谱。“你们要是难以承受,结账时我可以把菜价后面的尾数统统去掉!”女老板就差没有跪式服务了,她的其他招式简直就如我在日本领教过的那种周到得让你无话可说的地步。

买单的时候女老板没过来,而是老板的女儿来了。那小姑娘一副全不知情的样子,还是58元、38元、18元地结算着菜价。“我们看见这油炸臭豆腐你们就是从隔壁小吃铺端过来的!”妻子何等精细:“进来之前,我看见隔壁招牌上标明的臭豆腐每份5元。”

听到这里有了争执,虽然动静不大,老板娘还是神不知鬼不觉中闪身过来了:“轻点声、轻点声……”看似她在说女儿、实则也在压抑我们:“臭豆腐5元,另外两个菜都去除尾数8元,你们就付90元好了。”好像是莫大的优惠啊!实际上50元加30元再加5元共计只需85元,莫非我们的两小碗米饭价值等同于臭豆腐、也要5元?

“你是老干部吧?”那位据说是来自上海的老汉问我。

“我退休了,也领取到老年证了,”我实话实说:“退休之前是企业干部。您老好眼力!但我在您老面前怎敢卖老?!”

“我以前在上海就是从事组织工作的,”老汉面有得意之色:“我一眼就能看出对方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我看人更加精准,啥人可以培养、提拔,我一看一个准!”

“那您是独自一人过来的?”我好奇。

“老伯哎!您老知道我俩是怎么玩的吧?”我力图为老汉息怒,我把我俩在乌镇的游历说给老爷子听。

“那就依你而行,我们直接去南栅!”我向车夫表态,妻子也认可。

“那样啊,我还可以载着你们全程游览南栅,我同时做你们导游。”车夫劲头盎然:“玩毕南栅后,我再把你俩送进东栅约600米不用买票的观光处。”

还能够不用买票就部分进入东栅?有这等好事何乐不为!“可是车钱得收100元了!”车夫在这里正式要约了:“如果嫌贵,待结束整个行程后你们看着给吧!”

南栅确实是值得一游的,除了与北栅一样的旧宅集群之外,南栅小巷中还有一大批经营特色食品和特产物品的铺面,有臭豆腐、青团子等民间小吃;有免费品喝的地产米酒、烧酒;有蓝印花布等土制棉织品;还有古桥;更有几处尚存的古宅,每人缴纳1块钱就能深入观瞻,有的古宅里还有子孙桶等现已难得一见的民俗器物展示……

待车夫说此行到达终点了,我提出异议:“虽然不虚此行,但毕竟费时还不足一个小时,100元不值!”

“那么,你能够承受什么价位?”车夫一探虚实。

“60元碰顶了!”我毫不犹豫。

“包括起步价10元在内?”车夫。

“嗯哪!”我。

“成交了!”车夫。

1点50分,分别开往上海和湖州的车子几乎在同一时间验票放旅客进站了。那位上海的老汉肯定从此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夫妇俩还会充当回头客吗?

猜你喜欢

  • 自己要走的路

    那一夜,她与他谈了很久。这是一场关于30岁与20岁的谈话,也是一场两种人生的谈话。30岁的是她,在一家电视台做记者,两年前转入幕后制作,生活过得相当闲适,当然,也无比优越,近两百平米的大房子,先生是大学教授,儿子活泼可爱,换谁,都会觉得人生

  • 幸福的味道

    有一个人,他生前善良且热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后,升上天堂,做了天使,他当了天使后仍时常到凡间帮助人,希望感受到幸福的味道。一日,天使遇见一个农夫,农夫烦恼地对天使说:我家的水牛刚死了,没它帮忙耕田,那我怎能下田作业呢?”于是天使赐

  • 给予与赞许

    春天,一棵植物从地面长了出来。它伸展出它的叶子,四处观看,为其生命感到欢欣鼓舞。要长大!”植物说,要漂亮,要让那些看到我的人都眼睛发亮,这才是生活。它的给予者应该给予赞许!”不久,植物长出花蕾并开了花,鲜花很可爱,发

  • 人生的链锁

    一座泥像看着过往的人们十分羡慕,于是他向佛陀请求:请让我变成人吧!”你要想变成人可以,但你必须先跟我试走一下人生之路。假如你承受不了人生的痛苦,我马上就把你还原。”佛陀说完,手臂一挥,泥像真的变成了一个青年。于是,青

  • 麦穗的挫折

    过去上帝还住在地球上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农夫找到上帝,对他说:我的神啊,是你创造了世界,但是你毕竟不是农夫,我得教你点东西。”上帝借着胡子的遮掩,偷偷笑了,说:那你就告诉我吧。”给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按照我所说的

  • 背篓里的处世哲学

    杨伯家的一只竹背篓据说有250余年历史了。背篓呈黯黄色,底部用水竹根盘卷起来,纹路挺艺术,左上角有一根黄麻带子,将一处破洞巧妙补绑。杨伯说,那根带子是他爷爷的爷爷套上去的,算了一下,大概也有120多年了。竹背篓在乡里因为经常背粮食、柴禾、牲

  • 气 度

    兽中突然发生了一场争论,比谁每胎生得多。许多野兽都兴致勃勃地大夸自己的繁殖数量或繁殖速度。它们认为这事关荣辱,谁生得最多最快谁的势力就最大,谁就可以居领袖地位。经过激烈的争辩和小心翼翼的验证,老鼠获得了胜利,它急切地率领野兽跑到那只始终超然

  • 丢掉过去

    在遥远的古代印度,有一个国王,他的国家广大而强盛。他得到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就收为王妃,两人相亲相爱,琴瑟和谐。然而好景不长,天夺人爱,他的宠妃得了绝症,全国最好的医生也束手无策,最终宠妃还是香消玉殒。悲痛欲绝的国王为爱妃举行了盛大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