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尘封77年的爱情

尘封77年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11-21 00:22:09  热度:8℃

一见钟情

电话里,张淑英老人的声音清脆,一口重庆口音的普通话中,依稀还有浓浓的虾油味。

1935年春天,经人介绍,母亲陪她到福州西湖与一个年轻军官相亲。去之前,她不太乐意,因为以前见过的军官都比较凶。可初次与这位年轻军官见面,她立刻就被对方打动了。

“1米75左右的个子,长得高大却很温柔。”老人说,“他问我会不会写字。我回答会的。没想到,他真拿出纸笔来,我便写了‘洋头口’3个字,他看了赞不绝口。”

这位年轻的军官便是来自重庆荣昌、黄埔军校六期的毕业生钟崇鑫。

订婚一个月后,两人在福州举办了婚礼,宾客有10来桌,细心的新郎官还特意为新娘子弄到了西式、白色的长头纱,“姐妹们都羡慕我好有福气,找到了一个如意郎君”。

新婚宴尔

老人的原名叫张秀珍,“他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便给我改成了‘张淑英’”。

1935年,农历八月,钟崇鑫随部调往南京,张淑英也随之前往。

从结婚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按照福州的习俗,叫我‘阿妹’。”张淑英说,“他把每个月的军饷都交给我,还鼓励我多学文化知识,而且还不让我洗衣服。”不过,他不喜欢妻子化妆和穿颜色艳丽的旗袍,“他总是说,‘阿妹不化妆就很美’。”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钟崇鑫随部调往上海奔赴抗日战场。两人在常熟汽车站见了最后一面。“分别时,他突然从背后跑上来抱住了我。”老人回忆,“他流泪了,说,阿妹,我一定会回来的。”

“他说现在他请不到假,没办法回来看我。他还叫我不要担心,照顾好自己。”张淑英说。这通电话过后,她和婆婆随着西迁的百姓,一路从武汉到了丈夫的老家重庆。

“我相信,只要他活着,他一定会回来找我的。”张淑英说。

用一生等待

来到重庆后,张淑英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傻了,整天呆坐在一个地方,“一年又一年,我每天夜里都要惊醒很多次,却总是梦不到他。”

每年,她都会写信去问钟崇鑫的消息,但是都没有回应。直到1944年,在街上,她突然遇见了钟崇鑫的战友方维鑫。方维鑫帮忙联系军长后,收到了一封回信:“兄阵亡,无法函告,军座经常想起钟兄英明才干,至今耿耿于怀。”

读完信后,张淑英感到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苦苦等待7年的竟然是这么一个噩耗。第二年,婆婆也病逝了,她只好回去找父母和弟弟。

抚恤令收到了,但张淑英还想知道一件事:在1937年的那个寒冷的冬天,丈夫是怎样殉国的?

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父母和弟弟去了台湾,张淑英却选择留下,“他是重庆人,我这辈子都要守在这里。”

终于找到你

1949年,经人介绍,张淑英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李自清,生育了两儿一女。“自清对我很好,但崇鑫是我的初恋,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他,他已经刻在我的脑子里了。我知道他阵亡后,就一直想知道他的灵位放在哪里。可为了现在的家庭,我一直不敢说出这段往事,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

张淑英说,直到1988年,她才将这个心愿告诉孩子们。

可他的灵位在哪里呢?

2014年9月中旬,苦苦寻找了钟崇鑫灵位多年的张淑英一家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拨通了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芳菲的电话。没想到,当晚10时许,台湾志愿者便在台北忠烈祠找到了钟崇鑫的牌位。

“我这辈子只痛哭过3次,上辈子欠他的,都是为他哭的。”

新婚宴尔她送他上前线,7年后得知他战死,她一路哭着回家。70年后拿着与爱人的合照,又流泪了,她说是记事以来第二次流泪。93岁的她来到他的灵前,这是她一生中第三次流泪。

从此再不分别

让张淑英感动的是,志愿者还将老人和钟崇鑫的照片合成一张合影送给她。

老人在飞机上,就像一个少女快要见到情郎,一直睁大眼睛望着窗外,嘴唇边始终挂着浅浅的微笑。这样的情感,她心中的美好或是遗憾,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吧。一起陪同前往的志愿者芳菲也被打动了。

在台湾7天的时间里,张淑英3次祭拜钟崇鑫。抵达台北的当天,老人就来到忠烈祠,他的灵位在第一排右起第四个,“崇鑫啊,我来看你了,我终于找到你了,从此我们再也不分别。”张淑英说。

第二天,老人又去了忠烈祠,“能多看他一会儿是一会儿吧”。

猜你喜欢

  • 索命蛇画

    宁远城新任知县蔡子西这天早晨接到报案,说是手下捕快头目之一的丁二葵不知何故突然暴死在中。蔡知县于是带了仵作等一干人众匆匆赶到死者宅第,见自己的副手孙县丞已然提前到达,并且正在维持着秩序,免得看热闹的人破坏了案发现场。蔡知县向孙县丞简单问了一

  • 天下第一脚

    一、落 聘明嘉靖年间的一天,安福县街头刘府张贴告示:高薪招聘有铁腿功的师傅。刚从武功山学艺归来奔丧的韩卫,因给父亲办丧事花完了仅有的几两银子,还欠了财主一笔债,若到期还不清,妹子就要给财主抵债,于是便大胆前去应聘。出来迎接他的刘昌笑容满面,

  • 江公招婿

    从前,江边住着一个三口之家。主人姓江,妻子唐氏,女儿叫秀英。他们会种田,能捕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时间过得很快,这天,有人上门来提亲时,江公夫妇才意识到女儿秀英已长大了。这晚,江公和唐氏躺在床上谈起了女儿的婚事。唐氏不舍得唯一的女儿出嫁,说

  • 蛇郎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个老爹爹和他的两个女儿。老爹爹靠砍柴为生,而两个女儿就在家里纺织做点家务活,虽然日子过的很清贫,但是三个人还是幸福的生活着。一天,老爹爹上山砍柴,在一处悬崖边他发现了很多很好的柴禾,但是由于地势险要,至今没

  • 举人经商

    巧卖干柴清朝嘉庆年间,皖北有个举子叫于树青。这年他进京赶考却名落孙山,最后连返乡的盘缠也凑不齐了,无奈之下只好寄居在齐化门旁的葫芦庙里,每天为僧人们抄写经书换碗饭吃。一个初春傍晚,有个游方僧,自称法号道空,想到庙里投宿。可葫芦庙本就僧多粥少

  • 唐寅坐画戏店婆

    明朝的大书画家唐寅唐伯虎,风流倜傥,一生爱游山玩水。这一天,他游到了黄山,看到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美不胜收,处处皆画,就动了画黄山的念头,于是决定好好看看这黄山。他就在山脚下找了一家客店住了下来,一住就是一月有余。这一个多月他也把雄

  • 公鸡下蛋

    从前有个国王,身边有个坏巫师和一个好宰相。巫师总想找机会害死宰相。有一天巫师陪国王打猎,借机对国王说:“臣听说在这片森林里有一种野公鸡会下蛋,而且那蛋可以延年益寿!”国王听了就命巫师把这种鸡找来。巫师却故作神秘地说:“陛下,这种鸡只有全天下

  • 一眼人和两眼人

    有一个岛上住着个懒汉叫赛崎,从早到晚都祈祷能不劳而获。一天,他听说邻岛住着些只长了一只眼睛的人,就马上决定拐一个回来,到各处展览赚钱。赛崎说做就做,赶紧赶上一艘船,来到了邻岛。刚一上岸就看到个一眼人向他走来。他赶紧假惺惺赞道:“天哪,盼了这